《一个暖心的柚子》被选作【2018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阅读题。感谢!
(2018-04-15 13:29:35)
标签:
一个暖心的柚子2018海南省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阅读题感谢 |
分类: 阅读与阅读题 |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5分)
一个暖心的柚子
王举芳
1 去水果店,想买一些桔子和红枣。冬日的傍晚,街上行人稀少,风阵阵凉意,催赶着人们回家的脚步。
2 水果店里顾客不多,我与老板娘已十分相熟,便示意她先招呼别的顾客。
3 走进来一个小男孩,七八岁的样子,他看着那些水果,摸摸桔子,摸摸苹果,眼神还在搜索着,似乎眼前的水果都不是他想要的。
4 “小朋友,你想要什么水果啊?”老板娘问。
5 “我,我想买柚子,有点苦的那种,这里有吗?”
6 “有,你要几个啊?”
7 “一个,一个就行。”
8 老板娘挑了一个柚子,放到秤上一称,说:“八元钱。”说着拿了塑料袋,装好柚子递给男孩。
9 男孩手放在口袋里,却迟疑着不肯接柚子。
10 “怎么,你嫌这个柚子不好吗?”
11 “不是,可是我,我只有六元钱……”男孩不好意思地低下头。
12 “没事儿,你先拿着柚子回家,明天把缺的钱补上也行。”老板娘说。
13 “可是,我害怕会很久还不上您的钱。”男孩犹豫着。
14 “那那两元钱我不要了,你拿着柚子回家吧。”
15 “可是我妈妈说不能欠人家的钱。”男孩一本正经地说。
16 “那你说怎么办啊?”老板娘看着男孩,男孩又把头低下了。
17 “你忘了啊,今天咱家的柚子特价,剥皮了再卖,不是说好了吗?”老板说着,拿出塑料袋里的柚子,用小刀仔细划开柚子的皮,一块一块揭下,顿时,满屋子都是柚子的清香。
一会儿,柚子剥好了,老板把柚子用食品专用袋装好,放到秤上称说:五元五角,男孩立时眼睛亮亮的,快速掏出口袋里的钱递给老板,老板找了他五角钱,他接了钱,拿着柚子飞速地走出了水果店,我看见他走路一蹦一跳的,充满了快乐。
18 “谁说咱家柚子剥皮卖了啊?”老板娘不解,我也有些疑惑。
19 “我知道这个男孩,他家就住在对面的小區里,听说他妈妈得了重病,花光了家里的钱,病还没治好,前几天我听说他妈妈可能撑不了多少时日了。这孩子很懂事,为了省钱给妈妈治病,经常舍不得吃午饭,这6元钱,说不定就是他省下的餐费呢……”老板的话还没说我,我和老板娘的眼里已是泪光点点。
20 人世间总是有太多的病痛和磨难,但也有更多的爱和温情,就像这一个剥了皮的柚子,我相信带给男孩的,一定是一生的芬芳。
21 买了桔子和红枣,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徜徉着感动和祝福。一个剥了皮的柚子,包含着悲悯,解人意的心,把暖意无限传播。
1.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将A和B补充完整。(2分)
小男孩来水果店买柚子→
A
→得知原因后,“我”和老板娘被感动
A.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的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他接了钱,拿着柚子飞速地走出了水果店,我看见他走路一蹦一跳的,充满了快乐。
3.说说文章最后两段文字有何作用。(3分)
4.本文结尾由男老板揭示小男孩的家境有什么用意?说说你的理解。(3分)
5.根据文意,说说文题“一个暖心的柚子”的含义。(3分)
八、1.(2分)小男孩一个买了柚子要八块钱却只有六块钱
【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及线索的梳理能力。解答此题,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将题干已给提示内容,定位到文中对应段落,题干第一个提示信息“小男孩来水果店买柚子”,可定位到文章第~段,最后一个提示信息“得知原因后,‘我’和老板娘被感动”,可定位到文章第19 ~22段。由此可知,两处横线对应的答案在文章第~ 18 段,再将第~18 段进行分层,即可概括出“买柚子——钱不够——老板帮助——老板揭示原因,‘我’和老板娘被感动”,再根据这个提示将内容补充完整即可。
2.(4分)(1)运用心理描写,写出了男孩因口袋里钱不够时的内心无比犹豫的心理。(答出描写手法给1分,答出“钱不够”给1分或“内心犹豫”给1分,共2分)(2)运用副词和动作描写,写出小男孩买到柚子后的快乐心情。
【解析】此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分析词语的作用要结合具体的语境。(1)题“迟疑”不肯接柚子,为何“迟疑”?根据第 11 段小男孩说的“不是,可是我,我只有六元钱……”一句,可知是因为钱不够而犹豫。(2)题可结合文中的第 17 段“放到秤上称说:五元五角”,可知是小男孩的钱够买到柚子了,再结合句中的“飞速”“一蹦一跳”“快乐”可知,小男孩因为买到柚子时开心、快乐的心情。
3.(3分)采用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点明主旨,升华主题;总结全文,照应题目。
【解析】此题考查段落作用。作答时,可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方面分析。一般来说,内容方面,结尾两段讲了这个柚子带给小男孩的温暖,升华到人世间爱和温情的传递,作者采用议论兼抒情的表达方式,既点明了主旨,又升华了主题。结构方面,结尾两段总结全文,以一颗柚子带给小男孩的温暖照应题目。
4.(3分)设置悬念,使得文章情节曲折,内容紧凑。
【解析】此题考查表现手法。解答此题,要弄清楚这段文字在文中的作用,在事件的末尾,老师揭示了小男孩家境贫困,母亲患病,因此他剥去柚子皮卖给小男孩,既不让小男孩为难,也说明了他的行为合情合理。这样设置情节,即为设置悬念,使得文章情节曲折,富有波澜,留有悬念,增强可读性。
5.(3分)“一个暖心的柚子”既是文章的线索,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以此为标题,醒目新颖,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解析】分析题目的含义时,要结合标题中的关键词,即“暖心”二字,再结合文中内容,特别是老板将剥去皮的柚子卖给小男孩这一情节,可知是老板的爱心给予了男孩的温暖。从结构上来看,全文是围绕“柚子”来写的,所以是线索;柚子是“暖心”的,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中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