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附,省实,广雅,执信数据大PK----学校、班级、老师对比

(2012-06-04 11:15:10)
标签:

广州

小升初

泡泡小升初

新东方

学校对比

教育

分类: POP小升初备考支招

华附,省实,广雅,执信(部分数据来源网络,仅可供参考)

  1.四校都是好学校,不然就不会有广州市内的TOP4之说(广州仅有的4所省重点)。当然2、6中也不错(广州A组学校为上述的6家);
  2。四校比较(没有绝对,只有相对):
  A。学校环境:广雅最好,华附最差;
  B。办学硬件:省实最好,华附最差;
  C。师资水平:华附、执信平均比广雅、省实稍好;
  D。生源:平均水平华附最好(奥校、创新班、招生数量少、录取分数高),其他三校相当(省实创新班和自费生量大相抵)
  E。尖子生数量:依次华附(奥校、创新班)、省实(创新班)、执信稍好于广雅;
  F。一本线:依次为华附、执信、广雅、省实(07-10年平均数);
  G。进八大名校(清华、北大、复旦、上交、浙大、南大、中科大、RD)人数:华附、省实、执信、广雅;广雅进中大最多,戏称广州ZD附中。
  H。生源平均经济水平:省实\执信\华附和广雅相当;
  I。国际化:华附\省实\执信\广雅;(国际化需要学生实力和财力)
  J.岭南文化:广雅最正宗,华附\省实不地道;
  K.历史回顾:知识分子子女进华附,当官子弟进执信\省实,西关女孩进广雅;
  L.单课优势:理科去华附,英语选执信,平均和谐去广雅和省实;
  3.上述判断不一定准确,但说明一点,四校各有千秋,选择那一家都不错,学生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学生最合适的就是最应该去的.具体在选择上建议:
  观点:理工科进华附,文科可选执信,无法确定进另外两校;当gongwuyuan进省实,当教授\科学家进华附,自己以后创业进广雅,无法确定进执信;女孩在广雅较开心,男孩在执信较阳光;在校期间不想谈恋爱考虑华附,其他的没有区别.

 

在广州市小升初,除了华附奥校的2个奥数班,估计最好就是进二中本部的2个火箭班,还有广雅实验重点班了。
  2011年中考,华附奥校:741.4;二中本部11班:733.4分,12班:729.4分;广雅实验8班:734。
2011年中考超过750分的人数:广雅32,二中应元34,育才实验29,省实37

 

二中住宿不用担心。是广州住宿学校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在广州市那个区上小学可以直升华师大附中学校,或直升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市2中、市6中。或直升广雅中学、执信中学、市2中、市6中。

  想都不用想,现在6间名校市教育局都禁止办初中,想电脑派位都不行。

  只有2中和广雅是有初中的,不过是民办初中,学费挺贵的,不要看好像是个挂名私立初中样子,这两间初中都是全广州市数1数2的,其中广雅实验中学(即广雅初中)连续5年全市第一~

  华附有个初中省奥班,召集全广东出类拔萃的小学奥数生(没拿过省级以上奖励的都不用妄想了),姑且当它是华附初中。这个班比广雅实验还厉害。

  这6间都是广州市6A中学啊~挺不错。假如能考进2中或广雅实验学校的话,那中考考回本校几率有3分之2左右吧,挺大的。要进这两所学校要通过5月份左右全市一个民办初中统一的考试,广州市最厉害的初中想广雅、2中(其实2中初中名叫应元中学)、育才、培英那些全都参加这次统一考试来招生。

  从历届成绩看,7中尖子多些,而16中平均分要高些。

 2中:我所知,二中本部是公校,应元和苏元都是民校;前两者在应元路,校区是分开的;后者在萝岗区,为全寄宿制。苏元的录取线低于应元

  如果硬要找个可以量化的标准的话,执信本部,省实和二中倒是刚刚有一次全越秀(包括二沙育才)的语数英统考,上学期期末吧。扣除相对主观一点的英语口语分不算,三科总分最高在执信。数学平均分,执信全区最高。三科总分的平均分,执信一二班的平均分比省实奥班高,执信全级平均分与二中奥班基本一样,其中英语还是执信级平均分更高

  2中应元中考平均分夺冠2011年中考

  今年中考,民校再次喜获丰收。广州二中应元学校以总平均分722.1分,荣获广州市第一名。其中,750分以上18人,99.6%的学生达到提前批公费线。而二中苏元实验学校今年也迎来首届初三毕业生,总平均分690.87分,93%的学生超提前批线。据了解,除二中应元和二中苏元外,广州市第二中学的中考高分人数格外突出,全校有52人达到750分以上,而今年广州市12万考生中,750分以上的人数仅为510人,二中的高分人数占据十分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