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贝的阅读和培养
(2017-01-12 12:55:32)一、宝宝阅读习惯的培养。
早期阅读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听看说”的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使他们慢慢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研究表明,具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孩子今后可以避免出现上学以后每个字都能念,但是一句话或一段文字的内容他却无法连贯起来加以理解的现象。
0~3岁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宝宝2~3个月的时候,进入视觉、听觉发育的关键期,所以早期阅读就可以尝试着开始了。
从宝宝出生到6个月大时,每天为宝宝朗读。专家指出:培养儿童良好阅读能力的惟一重要途径就是为儿童朗读,而且要从宝宝一出生起就这样做。这个阶段的目的不是让宝宝听懂所读的内容,而是让宝宝熟悉父母的声音,习惯看到书,产生对书的兴趣。
2~3个月
培养宝宝的追视能力
2个月以前的宝宝视觉分辨能力和视觉敏感度比较差,这时他可能会对颜色对比强烈、条纹状的图形感兴趣,我们可以选择黑白靶心、棋盘图形给宝宝看。看的方法是:宝宝仰卧位或斜靠位,图片在宝宝正前方,距眼睛25厘米。在宝宝注意的时候可以水平或垂直移动,扩大宝宝的视角,也可逐渐加快速度,让宝宝对图形感兴趣。
3个月的宝宝视觉分辨能力增强,所以喜欢一些颜色鲜艳的东西,可以让宝宝看一些单色单字的图片。另外可以用宝宝喜爱的玩具在宝宝眼前20厘米处缓慢移动,经常练习,观察宝宝的视线是否跟随运动;带宝宝到户外,观看活动的物体,譬如,奔跑的小狗、滚动的皮球、行驶的汽车等等,由此可以训练宝宝头颈运动和视觉协调,为早期阅读做准备。
4~8个月
训练宝宝专心注视的能力
家里的各种物品用具都可以成为宝宝的“阅读”对象。譬如,大部分宝宝会对家里的电灯产生兴趣。你可以熄灭灯,说“灯”,再打开灯,说“灯”,让宝宝慢慢习惯于“声音和物体相联系”。
8个月以后(也有更早的孩子),及时发现早期阅读的迹象
一般宝宝这个时候开始,会逐渐显现出对阅读发生兴趣的迹象:喜欢抢爸爸妈妈手中的报纸或者书,经常拿着报纸或书本摆弄(可能是拿倒的,可能是抚摩拍打,甚至又撕又摔),时常模仿大人读书看报。出现上述表现,宝宝的书面阅读才真正开始。
8~14个月,开始培养宝宝的阅读兴趣
推荐图书有1、布制图书和塑料图书。不仅可避免被宝宝撕坏,还可以定时清洗消毒,是这个月龄宝宝的理想选择。
15~24个月
着手培养宝宝的阅读习惯
24~36个月
培养宝宝主动阅读的习惯
每天除了给宝宝讲故事,还可以增加宝宝自由翻书、自己阅读的时间。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对已经讲过的故事有一个重复学习的机会,另一个方面可以培养宝宝的自信和自主意识,让他体验到自己读书的快乐和成就感。到了后期,还可以鼓励宝宝自己编故事。
特意提示父母,为宝宝朗读是一种艺术。平淡的声音和表情不容易保持婴幼儿的注意力。相反,朗读者声情并茂,该加重语气时加重语气,这样容易牢牢地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对读书的兴趣。
二、顺利渡过“撕纸敏感期”。
三、孩子静不下来看书怎么办?
四、正确认识孩子阅读的重复性。
孩子对于喜欢的图画书总是百听不厌,即使孩子对某一本书的重复要求达到了让爸妈痛不欲生的地步,也不要对孩子说:“刚刚才读过”,要不厌其烦地为孩子朗读。即使是同样的故事,每次朗读的语调不尽相同,而看图画的角度也不一样。在重复听讲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深入了解故事的奥秘,进而引发对其他书本或文字的兴趣。也有人会说:为啥不换一本呢?因为重复阅读对于低幼孩子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主要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安全感。0-3岁的孩子什么最重要?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孩子才会有能力去关注自己内在的发展,而不必把焦点转向取悦、获取外在事物上。重复阅读可以给孩子安全感,当我们读到第一句话,孩子就会知道下一句是什么,这种熟悉让孩子觉得安全、稳定。
成就感。因为重复,孩子可以基本掌握书中的语言,甚至可以在父母不经意的情况下讲出来,而这其实就已经是自主阅读的第一步:熟悉语言。当孩子处在学习语言最敏感的时候,重复阅读就像生活日常用语一样,可以提供一个让孩子模拟的机会,而且在高品质的书籍中学到的语言一般都是比较柔和、美妙的。
所以,我认为在孩子没有要求换书的情况下,即便读的想吐,爸爸妈妈们还是相互坚持下,继续重复重复再重复吧。
五、阅读需不需要读原文?
绘本原文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完整性,脱离原文的解说无疑打破了这份流畅。如果说两岁以内我们可以挑出他感兴趣的一句话或者一幅图来讲,那么两岁以后的故事绘本,这样割裂式的解说,破坏了孩子对故事的完整理解和安全感,而且我们也不能把一个故事讲一半就放下,这也破坏了孩子在听故事过程中的逻辑性和专注力。实在需要解说,可以在读完原文之后进行。
六、书籍的选择。
孩子的图书种类繁多,家长也乐于为孩子购买。在许多家庭,图书和玩具一样成为了孩子的“宠物”。但是,许多家长在给孩子买书时目的性不强也很迷茫。在不少人看来,孩子爱看书是好事,但对什么样的孩子、多大年龄看什么书并不一定十分了解,买书时也不多加考虑。总结育儿专家说的:一是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和个性特征选择书。比如2岁-3岁阶段,是认知的敏感期和对情绪体验的开始。二是选择宝宝感兴趣的书。这样才会让宝宝和书结下不解之缘。不适当的书,就如同不好吃的食物,不会引起孩子的兴趣,因此选书时一定要考虑到宝宝发育特点,根据不同的发育敏感期为宝宝选择相应的图书。
七、2-3岁孩子应具备的认知内容:
身体构造:眼睛、鼻子、嘴巴等;
常见的水果与食物:苹果、香蕉、西瓜、饼干、青菜、玉米等;
日常生活常用的物品:毛巾、筷子、碗、牙刷、杯子等;常见动物:狗、猫、牛、马、猪等;
交通工具:汽车、飞机、船、火车、公交车、自行车等;
大自然:太阳、下雨、树、花、月亮;时间:白天、晚上
生活规范:排队、洗手、打招呼、不可以打人、不可以乱丢垃圾、玩具玩好要收拾、道歉、把物品归位
孩子们的阅读,最终是为了读生活,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一个孩子在绘本中的感受越多,在生活中的感觉就更敏锐,更容易体会到自我的存在;他在绘本中的体验越多,在生活中的观察就会越详细,世界在他眼中就越精彩;他在绘本中了解的词汇越多,他对这个世界的描述就更准确,对自己和世界的关系就更清晰。他对自己周围生活的表达和描述,很多语言和词汇都是从我们口中得到的,而当我们语言词汇并不是那么丰富时,借用图书就是给我们最好的一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