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粤东三凤”第一集【谱】

(2014-08-31 11:21:10)
标签:

中国象棋

体育

棋魂王子的博客

分类: 【象棋棋谱】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冯泽先负黄松轩【第一局】

   继旧泽和喃呒苏之后,在广州河南崛起了"五虎将",他们是:卢权、陈陶、柴九、大眼、大妹。卢权就是后来"四大天王"之一的卢辉的父亲,是搭棚行业中杰出的棋手,开创了以五七炮致胜的局法。陈陶是商家子弟,以棋艺知名时还很年轻,但为人深沉冷静,喜行暗着,因此得到"滋阴陶"称号。柴九,真名已佚,阿九是他的排行,擅长使用车炮。至于大眼和大妹,都是浑名,真姓名不传,大妹身材瘦小,棋风彪悍。他们是早期的"河南五虎",没有遗局传世,即今卢辉也无从追忆他父亲卢权的对局。当"河南五虎"称雄的时候,广州老城隍庙出现了以棋为业的冯泽。冯泽是广东新会人,曾操补鞋业,后以棋艺造诣日深,足以营生,即弃补鞋业而改为摆江湖棋档。冯泽身材短矮,脸容微黑,当时的江湖棋客生活困苦,收入很渺茫,夜里他蹲在油灯旁摆棋,昏暗中看似鸦片吸食者,棋人习称他做"烟屎泽",其实他从来不吸鸦片。冯泽擅长用"单提马",独创一种棋路,残局工力湛深,只要胜对方一卒之微,往往构成杀局。他用马极其灵活,有些棋客故意请他饶马,以为饶马后,他即无能为力,不料冯泽还擅长饶双马局,没有马仍一样雄悍。与冯泽齐名的李贵,或作李桂。李贵是广东四会人,与其弟李万(庆全)同业梳篦。他们兄弟都以棋艺知名,但李贵成名较早。他没有丢弃从业的手艺,只在业余到光孝等处作棋艺活动,次第击败了一般的对手,被称为"岭表棋王"。雄视光孝寺棋国的李贵,不久即为一个棋坛杰出人物所代替。这人初试锋芒的时候约三十多岁,身材高大,近视眼,衣着整洁,不似市井中人。他初时只是到光孝寺的棋坛作壁上观,终于下场显示身手。一经对局,如同宝剑新发于硎,所向披靡,他执先惯用当头炮,两马连环,盘河而出,辅以横直车,这种开局,大刀阔斧,是堂堂正正的阵容,而且攻势凌厉异常。如执后手,他即用屏风马、巡河炮,守如金汤,而且反弹力很能强。他一登棋坛,便执光孝寺的牛耳。这人姓黄,名永高,又名永谦,字松轩,庆东南海捕属(八旗)人。排行第七,同乡多称他"阿七",一般棋人则称他为"旗下七"或"棋王七"黄松轩出身于上层家庭,辛亥革命前后,家道中落,而他又不喜欢讲书,却十分爱好博弈。早年曾学买卖,但非其所长,而在博弈场中则操纵自如,无论象棋、猜枚、牌九或其他杂赌,他都纵横捭阖,具见雄才大略。据黄松轩的同乡说,黄的棋艺,得自清末解粮官戴良所传。这个所谓"解粮官",究竟是浑号还是职务名称,无从查考。戴良起码是小官僚,喜欢附庸风雅,尤其耽于象棋,对《橘中秘》、《梅花谱》的研究,已经骊珠在握,同辈中没有敌手。戴良发现黄松轩的博弈才能,视他如子侄,尽将自己的棋艺传授给他,于是黄松轩以擅长中炮局而鸣于时。黄松轩自从在光孝寺崭露头角,名声渐播,李贵已成为他的手下败将,能够和他相撷抗的只有冯泽。冯泽固然棋艺不凡,残局尤其老到,但他长期过着江湖棋客生活,为穷困折磨,只求糊口,而没有一争雄长的壮志,每逢劲敌,即显得怯场,加上不习惯博弈较大赌注,因此,他对于黄松轩,总是退避三舍。有些棋友愿意出赌注帮助冯泽,想他与黄松轩认真一决雌雄,但冯泽与黄松轩的对局,到底是负多胜少。这时"河南五虎"有的已经亡故,有的又因年老罢弈,只剩下陈陶,高下判然,不能与黄松轩争衡,广州的棋坛以黄松轩为盟生。一九二一年冬,广东高州年近九十的老棋王许容斋突然出击广州,专向黄松轩挑战。许容斋称霸高州已数十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听说广州有个黄松轩是棋坛风云人物,即在亲友陪同下,毅然前来,要和这个后生小子逐鹿棋国。黄松轩已知老将许容斋远征广州,向自己搦战,他不敢轻敌,先去找冯泽练兵。这时黄松轩风华正茂,锐不可挡,三数日间,与冯泽下了三局棋,都是冯先黄胜。下面为三个对局之一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黄松轩先胜许容斋【第二局】

冯不喜用中炮,此局用之而失败,不可强也。江枫。""按往日冯已常用中炮开局矣太始记。"这年残冬过后,到了次年上元节那天,黄松轩正在光孝寺盘桓。忽然有人向他打招呼:"七哥!久违了。"松轩愕然。那人四十岁左右,带高州口音,自称姓刘。说:"我已多次看到七哥的杀着了。"松轩说:"我真善忘。"刘说:"俗语有道:人认和尚容易,和尚认人却难。"寒喧过后,刘道出来意,请黄松轩到高州会馆与许容斋对弈。黄松轩表示同意,于是订定日期。黄松轩和这个姓刘的分手后,立即到城隍庙找冯泽。冯泽见他来得匆忙,问道:"七哥!有什么事?"松轩说:"收档吧,我请你饮茶。"两人到了福来居酒馆,坐定,开茶后,松轩把姓刘的替许容斋下战书的事情说了一遍,约冯泽一同前往。冯泽颇觉踌躇。松轩说:"不要胆怯,只管上场,输了算我的,赢了对分如何?"冯泽笑道:"那就太叨光了。"他们谈妥后,吃了烧卖、水饺,松轩即结茶账离座。他们果然依期上门。还有一个叫崔星槎的棋友,是松轩同乡,闻风赶来。到了高州会馆已是下午一时,姓刘的在会馆门前等候,一见便说:"七哥和泽叔同来,那最好不过了。"他们进入客厅,那里面已有好些人在座。姓刘的介绍许容斋与黄松轩见面。许容斋个子虽然高大,但背已微弯,霜雪满头,他的深度近视眼并不因年高而减轻,九十高龄的还是精神旺盛,很不简单。初次见面,彼此说了些仰慕的话,递过茶烟便转入正题,由姓刘的出主意,许容斋与黄松轩分先对弈两局。松轩建议许容斋与冯泽分先下两局,每局彩金大洋拾元,每日下一局,四天弈完。许容斋黄松轩先对一局,由姓刘的和崔星槎两人任棋证。这局由黄松轩先行,他毫不犹豫地走"炮二平五",驾起当头炮。许容斋后手提水烟筒,慢慢装上福建条丝烟,口中喃喃有声,反复说着"炮二平五.....",原来许容斋下棋有个习惯,口中必然要翻来复去的念着对方的着法,而自己却是迟迟不下子。松轩见对方是个慢郎中,便也卷生切烟解闷。他卷生切烟特别头大尾细,一口烟有别人卷的两倍大。他手上那口生切已差不多吸完了。才见许容斋轻声说:"好!我也炮2平5"。便成了斗炮局面。这局棋只走了二十九个回合,许容斋便败在黄松轩手下。由于许容斋行棋慢,终时已是掌灯时分。全局着法见下局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许容斋先负冯泽【第三局】

   斗炮无论顺、列手、皆得先者便宜。此黄研究有素之局也。由第十九着兵七进一后,许避车失马,步步受困,胜负早判。闻此局势亦黄研究破列炮之新法云。江枫评,太始记。"第二天,许容斋先行,以当头炮攻黄松轩的屏风马,结果仍为黄胜。第三天,冯泽上阵对许容斋,由许容斋先行,仍以当头炮揭开战幕,第四着冯泽便应以单提马。全局只下了七十六着,许容斋便为冯泽所击败。
  冯泽这局棋下得很好,中局以后妙着如珠,是他平生佳作之一。许容斋弈罢即提议第四局作罢,送出彩金,黄松轩与冯泽全胜而归。数日后,许容斋邀请黄松轩再战,下了一局和棋。不久便返回高州,在原籍逝世!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郭乃明先负黄松轩【第四局】

   黄松轩自从击败高州老棋王许容斋后,声誉更隆。这以后即较少在光孝寺的露天棋坛出现,多被棋客邀请到其他场合对弈。结交广泛,而对局下注也较大。除下棋外,其他的杂赌,如牌九、麻将,他也逢场作兴,而且多操胜券。冯泽则还是城隍庙摆棋档,向他请教的棋客显著增加,也有些不想纡尊降贵蹲在地上下棋的人,邀请他到适宜的场合对局。一九二三年,称雄广州的黄松轩,有向香港棋王郭乃明挑战的意图。郭乃明比黄松轩年长,已五十多岁,亦擅用当头炮。他在香港成名已经很久,辈份比冯泽还高。黄松轩有一个同乡马海洲,是经营旅馆业的,广州、香港的泰来客栈都有马家的股份。而马海洲又是具有二等水平的业余象棋爱好者,他知道黄松轩有出击香港的设想之后,极为赞成,并乐于为黄松轩下榻泰来客栈提供方便。黄松轩的同乡中如崔星槎、左焕章,以及在广州执业律师的棋友郭腾蛟等,也力促黄松轩成行。黄松轩到港以后,通过亲友的介绍,认识了郭乃明和曾展鸿。他和郭乃明面商,确定这场省、港棋王的私人竞赛在泰来客栈举行,分先下两局,彩金为港币五十元。执筹结果,第一局郭乃明得先。郭乃明在香港棋坛素享盛名,久称无敌。他见黄松轩比自己年轻,又是新进.颇为轻敌。开赛时,略为客套,便架起当头炮进攻。黄松轩以屏风马、进三卒迎战。在进入中局时,黄松轩力图反击,但郭乃明仍着着抢攻,经过十六个回合,郭乃明走了第三十三着车六平七之后,成为如图形势:盘面是郭乃明弃中马抢杀,车立险地,而七路炮威胁对方的三路象,势极凶悍,黑子解拆颇有困难。郭乃明这时面有得色,扫了黄松轩一眼,半笑道:"你还欠老到,输定了!"黄松轩正在卷生切烟,思索略定,听见郭乃明这等口气,突然放下了生切烟,随手在茶几上取过一张报纸,将整盘棋盖住,表示大家都无须再看,并用挑战的口吻对郭乃明道:"这盘棋你要赌多少,还要不要加注?"郭乃明愕然,转以为黄松轩意图吓诈,他反问黄松轩要赌多少。两人各不相下,最后决定加码,两局共赌五十元。议妥后,黄松轩口衔生切,揭开报纸,用8路炮打中马叫将,郭帅五平六,黄应以士5进4,郭用炮打象后,黄炮5退2,由于郭已先弃一马,此时七路车又在象口,占不到便宜。结果,黄松轩扫除了阴霾,挟多一马的优势,控制了局面,胜负之势头判然。曾展鸿等旁观者都为黄松轩的棋度叫好,对他的豪气大为欣赏
  《听松轩象戏谱》原注:此局郭攻势不弱,黄应法灵紧。卒三进一、象5进3、炮3平平五诸着在强兵压境之下,抢先反攻,方见胆识。三十一手炮五平七,三十三手车六平七,似佳而实不佳。四十八手车1平3,五十手车3进8,已占全胜。江枫评。"又郭享盛名久,黄新起年少,郭易视之。局甫半,郭有得色,谓黄弈尚欠老到,盖自谓必胜也。讵数着后,局面全翻,黄揶揄之。及弈次局,黄谓予先手中炮无人能敌。子先手尚负,此局难望胜矣。郭大气沮,果连败二局。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黄松轩先胜郭乃明【第五局】

  十三手进兵,十五手进炮,着法正好。二十一手士六进五,弃马取势。二十九手马五进三,三十一手马三进四,入局甚疾,虽失一马,占尽上风。四十一手车三平六,四十三手马三退四,先后次序甚整暇,可见制敌决胜,早有成竹矣。江枫评。"郭乃明在弈完次局后,颇为沮丧。在旁的曾展鸿见此情景,豪爽地代郭付出彩金。自此一战后,黄松轩的棋名更振,誉满香江,而郭乃明却从此不再在省、港、澳棋坛露面了。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李贵先和曾展鸿【第六局】

   曾展鸿这次会晤黄松轩,十分心折,两人的交谊迅速增长。曾展鸿的棋艺根柢很深厚,在当时已是享誉的名手。他原名曾启图,展鸿是他的别字,广东中山县人,年纪与黄松轩接近,是个商人。曾展鸿在一九二信年曾为他的《象戏撷英集》(注)稿本写过一篇自序,全文如下:"象棋吾所深爱有。"幼年得《橘中秘》学之,壮岁得《梅花谱》学之。四十年来,足迹所至,南北各省,中外各属,遍访高手,从而研究之,日求进益,孜孜不倦,棋艺能否得到精深,未敢自信也。而愈是劲敌,妙着愈难施,但觉平平无奇,如斯而已。去此日以前,与名手对局,从无留稿,盖胜负无所容心了。偶有录之,自今日始,意别有所在也。若日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之非,此求进益之一法也。因此不计工拙,但存真相,于局竟后,执笔记之,并志时日。戊辰(一九二八年)三月十七日,香山曾展鸿识。"从这篇序文可以知道曾展鸿长期从事钻研棋艺的过程及其心得。曾展鸿因经营商业,经常往来广州、香港间。他曾与李贵下过七局棋,头两局分先,后五局李贵长先,战绩是曾展鸿五胜二和,李贵竟无法取胜一局。下面所录为曾、李七局中的两局。可以窥见李贵和曾展鸿当时的棋艺水平!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李贵先负曾展鸿【第七局】

   此局彼此俱有误着,不可为法,惟亦有一、二警着,录之以存其真。盖混战抢杀,不暇思索,亦足见一时之机趣也。展鸿自评。"注:《象戏撷英集》全书一卷,曾展鸿编著。石光瑛录有手抄本一册,诸石藏!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冯泽先胜曾展鸿【第八局】

  第四回"粤东三凤" |一九二三年黄松轩结交了曾展鸿之后,广州棋坛即进入"粤东三凤"争鸣年代。"粤东三凤"即黄松轩、曾展鸿和钟珍。曾展鸿与李贵之战,大获全胜,使过去很少听到曾展鸿名字的人,十分震惊。曾展鸿继而邀约冯泽棋战,分先下了八局。结果是冯泽除了第一局获胜外,其余一和六负。曾展鸿能够以压倒优势击败冯泽的原因,说来比较复杂。原来曾展鸿待人谦恭慷慨,不在小利上孜孜计较,例如他代郭乃明付出彩金,这种以交谊为重的作风很博得棋人的好感。特别||是他对待贫寒的江湖棋客,经常是输了照给彩金,赢了则绝不肯收钱。他与冯绎本来就不是初识,招待茶饭,是很平常的事,冯泽意存感激,在对局上自然留点余地。而且,冯泽一向不习惯在大场面竞赛,遇到这种场面,反而觉得拘谨,往往不能发挥出最好的棋艺水平。因此,这八局赛的实战成绩,很难作为曾、冯两人棋艺高下的尺度。下面从曾、冯八局赛中选录两局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曾展鸿先胜冯泽【第九局】

   曾、冯赛后不久,有一天,曾展鸿见到黄松轩,不免谈到象棋。黄松轩一半赞誉,一半说笑,对他道:"殿鸿果然了得,听说你不让李贵开'开斋',又弄到阿泽仅以身免,过五关斩六将也不过如此!。曾展鸿谦逊说:"胜李贵因属偶然,赢阿泽更属意外。阿泽给点面子,让我无疑。不知道七哥什么时候才肯赐教?"原来他们自结交以来还没有较量过,黄松轩见他开口,立即应诺:"赐教不敢,领教才是真的。"曾展鸿却说:"七哥是广州棋坛第一人。"要求长先。这次下了两局。曾展鸿获得一胜一和的战绩!

 

广州棋坛六十年史:曾展鸿先和黄松轩【第十局】
这局棋双方无谨慎行事,无大错漏,所谓"擅用兵者,无赫赫之功",与此相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