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苏无锡荡口古镇历史古镇刑警视觉李学忠文化图片 |
分类: 刑警视觉·本人原创 |
·1·
·2·
荡口古镇位于江苏省无锡东南鹅湖镇境内,西邻鸿山越国贵族墓群和泰伯墓,东与苏州、常熟接壤。古名丁舍,相传是东汉孝子丁兰故里,因位于鹅肫荡口而得名。秀丽的鹅湖孕育了荡口这个历史名镇,镇内居民以华氏居多,其祖先华贞固熟读诸子百家,著有《虑得集》行世,族内子孙代代相传。因此,这里孝义之风盛行,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名人辈出,经济社会发展快速,成为江南粮赋第一乡。这里河道纵横、湖荡密布,小桥流水、环境幽雅。荡口古镇历经了数年的保护开发,古镇上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按照国家5A级旅游景区精心打造成了一个集旅游、休闲、观光、度假为一体的江南水乡古镇。
荡口历史遗存众多,有四个(13处)省级文保单位,一个市级文保单位,一个控保单位,50处历史建筑。2004年被公布为江苏省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被确定为无锡市五个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之一,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荡口,古称丁舍和丁村,因位于无锡东南的鹅湖和南青荡而得名。是目前无锡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如今义盛河两岸,保留着成片的古建筑群,有北仓河老街、华氏始祖的老义庄、楠木厅、华蘅芳故居、三公祠、珍贵历史遗迹有思泉亭、步弓刻石、植福祠戏楼等。
2004年,荡口镇与毗邻的甘露镇合并为鹅湖镇。

·4·
荡口历来是鱼米之乡。全镇现有耕地2.57万亩,水面1万多亩,除鹅湖外,还有南青荡、苏舍荡、蔡湾荡、白米荡、嘉菱荡等多个湖荡。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自古盛产稻米、桑麻、银鱼、菱芡等农副产品,近年来葡萄、水蜜桃、鲢鳙鱼等成为无锡市名牌产品,“甘露青鱼”更是声名鹊起,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荡口工业化、城市化快速推进,城镇建成区面积由不足2平方公里扩大到4平方公里以上。全镇现有工业企业500多家,涉及彩印、轻工、机械、服装等多个行业,彩印业尤为发达,被誉为“彩印之乡”。一个以鹅湖为核心景观的现代化旅游居住区正在规划建设中,规划面积近22平方公里。荡口将建设成为富有江南古镇和水乡特色的现代化新市镇。

·5·
为了此次无锡的采风拍摄顺利,也为了每到像荡口古镇这样的目的地住的好、吃得香,临来荡口古镇前专门上网在百度旅游APP上搜索并做了一下功课,像什么“知味胡同”、“古镇小歇”、“1980怀旧主题咖啡”、“金家烧饼”、“游子老鸭粉丝馆”等等都是荡口古镇上实惠好吃的特色美食。古镇里住的地方有“水云居”、“廊桥驿站”、“河畔雅居客栈”、“沐风居客栈”等等都是基本在60元—180元左右即干净又环境优美的下榻好去处。下图为古镇上的老人们在自家店里制作传统的糯米馅团子。

·8·

·9·
·12·
·18·
荡口古镇的金家烧饼非常有名。
荡口古镇规划总面积为85.19公顷,其中核心区范围北到华蘅芳故居,东至胜利街尽头,南至荡口实验小学,西到义盛桥北仓河西侧,面积8.56公顷。保护控制区49.91公顷,风貌协调区26.72公顷。古镇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保护性修复一期建设面积为28公顷。荡口古镇的历史文化资源不可多得,其中,省级文保单位:华氏建筑群(华蘅芳故居、华世芳故居、华氏老义庄、襄义庄、华氏始迁祖祠、果育鸿模小学旧址、学海中学旧址、绎之楼);三公祠;植福庵戏楼。市级文保单位:中共中山中学旧址、蔡鸿生洋房、北仓河石驳岸及码头、华君武故居、王莘故居、华察墓前神道石马。3、控保单位:徐氏义庄;胥义庄;黄石弄、进步街、胜利街、团结街、生产街等民居。荡口在进行保护性修复后,将成为自然资源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的中国文化名镇,成为具有千年历史的江南特色小镇。
·27·
荡口古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家家枕水而居,户户开门见水,与水结缘,以水为本,亲水是其一大文化特色。自古以来,在荡口人的生产和生活中,水须臾不离左右,成为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江南水乡 · 余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