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24,人大附早培都在看的TED演讲,到底哪些值得孩子看?
标签:
教育 |
上半年十一24的点招考试,语文和英语给的5+3=8个素材里,几乎全部来自于TED演讲,同时十一学校内部也是会给孩子布置TED相关的课后练习:
人大附早培的孩子也会定期举行“英你精彩”英语公开课,有很多早培的孩子也会选择TED演讲,关于人工智能,关于学术诚信等,结合时事发表自己的观点。
TED是什么?为什么越来越多六小强的学校选择TED作为课上课后的补充资料?
TED代表的是Technology,
所以TED的宗旨是:Ideas Worth Spreading. 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观点。
“曾经,知识经济中的人说,你要保护如黄金般的知识,这是你唯一的价值。但是,当全球都联系在一起时,游戏规则改变了,每个人都互相关联,一切都会快速发展。当知识传播出去后,会以最快速度到达全球各地,得到反馈,得以传播,而它的潜在价值是无形的。”——TED大会创始人克里斯·安德森
通过TED的学习会让孩子用英语深度思考问题,也可以接触世界最前沿的话题,也能在众多的TED话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部分,同时通过看TED演讲,学习演讲技巧,学习演讲中的地道表达。
但是上万个TED中,怎么挑选适合小学生的TED演讲呢?在这里,跟大家推荐几个TED演讲,大家记得收藏。下篇文章,我会跟大家分享TED的正确使用方法。
TED-ED
网址:https://www.ted.com/talks?sort=newest&duration=0-6
最适合孩子的TED演讲系列,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选择。每个视频的时长都在5分钟左右,更重要的是基本都是动画形式,非常适合刚开始接触TED, 或者小低小中年级的孩子,话题也比较有意思,大多是科普历史知识,或者是生活常识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小秘密。
比如:“How is the power divided in the United States Government”—美国政府的权力是如何分配的?
以动画的形式非常清晰直接有趣的讲解了美国政治制度,同时可以学习相关的专用名词短语,说实话,这难道不比单纯看原版阅读有趣的多嘛(排除看视频影响视力这一因素)。比如,在这两张图中,就能积累两个词汇表达:
1.be ruled by:被xx统治;rule 这个词除了做“尺子“名词之外,还可以做动词“统治,衡量”,也其实也是从它的名词意思引申来的。
2.system of checks and balances: 三权分立制度;check 表示制约,balance 表示平衡,也就是互相制约和平衡。
所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既了解了美国历史,同时还能积累专用表达,关键是这样的形式补充孩子的学科知识,孩子也不会反感,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TED-ED在选择上,还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内容和用词在难度上比较适合孩子,但是TED-ED大多都是科普知识的动画,不是正式的演讲。接下来,我将给大家重点推荐以演讲为载体的TED,这些TED非常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
1.
https://www.ted.com/talks/tim_urban_inside_the_mind_of_a_master_procrastinator
拖延症这个常见心理问题,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应该都能被其困扰过。
作为孩子:作业总是拖到上学前一天开始做;考试总是到了前一天晚上才开始复习;等到老师开始催了,孩子才开始着急;在国外读书的孩子最怕听到的单词就是DDL(deadline)截止日期。
作为大人:项目的前一天才开始疯狂熬夜加班;课外班缴费总是等到催缴的最后一刻。
演讲者Tim Urban 用诙谐的语言,贴切的比喻和贴近生活的故事为我们剖析这些问题:拖延者内心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你想解决拖延症吗?
2.
https://www.ted.com/talks/susan_cain_the_power_of_introverts/up-next
这个世界只有外向性格的人才会备受瞩目吗?在学校,老师似乎总是更喜欢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外向的孩子,在家里,爸妈总是说“你上课要积极举手呀,怎么总是不说话?”。内向性格的人被打上了“沉默”“没想法”“不好相处”的标签,被人认为没有主见。
一直以来,大家都更喜欢外向的小孩,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多交朋友才是正确的处事原则,在内向人眼里,内向是个贬义词,是人生的阻碍。所以内向的人在积极努力的改变自己原有性格,努力成为那个外向的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像自己。
而这样的看法真的是真的吗?当你聆听苏珊凯恩的演讲时,你会发现内向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这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推荐所有被打上内向标签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观看。
2.
https://www.ted.com/talks/susan_cain_the_power_of_introverts/up-next
这个世界只有外向性格的人才会备受瞩目吗?在学校,老师似乎总是更喜欢更愿意表达自己的外向的孩子,在家里,爸妈总是说“你上课要积极举手呀,怎么总是不说话?”。内向性格的人被打上了“沉默”“没想法”“不好相处”的标签,被人认为没有主见。
一直以来,大家都更喜欢外向的小孩,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多交朋友才是正确的处事原则,在内向人眼里,内向是个贬义词,是人生的阻碍。所以内向的人在积极努力的改变自己原有性格,努力成为那个外向的人,却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不像自己。
而这样的看法真的是真的吗?当你聆听苏珊凯恩的演讲时,你会发现内向的人给这个世界带来了惊人的天赋和能力,这是值得鼓励和庆祝的。推荐所有被打上内向标签的孩子和孩子的父母观看。
3.
https://www.ted.com/talks/andy_puddicombe_all_it_takes_is_10_mindful_minutes/up-next?language=zh-cn
在这个信息爆炸,快速发展的时代,微信,抖音,王者荣耀,“吃鸡”游戏,无孔不入的APP在侵占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第一类目的就是:让用户消磨时间。
而第二类产品是:让用户提升效率。
所以,我们有多久没有沉下心来放松自己了。上一次你10分钟什么都不做是什么时候?处在一个没有短信,交谈,短视频,游戏甚至思考的状况下,我们的大脑每天要处理的信息太多了,从成千上万条信息中挑选有用的,还要保证自己不沉溺其中,我们的精力和时间就这样被悄悄偷走了。
心灵专注专家Andy Puddicombe告诉我们,只需这么做:每天清爽大脑(心灵)10分钟,只需专注和感悟“现在”,不需要沐浴焚香或者奇怪的打坐。就能让自己获得前所未有的放松和冷静。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不要吝啬,给自己专注的10分钟,even small change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4.
https://www.ted.com/talks/adora_svitak/up-next?language=en
“你还是个孩子,等你长大就懂了。”
“跟你说也说不明白,小孩子懂什么呀!”
“大人说话呢,小孩子一边去。”
我们的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的思想是:我们是孩子,我们什么都不懂,大人永远是权威,永远比我们懂得多。
美国华裔,1997年出生的邹奇奇,2008年被美国媒体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孩子”,她站在孩子的立场上告诉大家:大人总是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孩子,却忽略了孩子的智慧;常常低估孩子的能力,却不知道孩子们是喜欢挑战的。
“像我这样的小孩,每次我们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或者展现出有别于普通公民的惯常行为时,我们总被说成是幼稚。”世界需要“童稚”的思维方式,因为它拥有着大胆,狂野以及乐天的特性,小孩的异想天开值得人们期待,但是大人需要乐意向孩子学习。
5.
https://www.ted.com/talks/judson_brewer_a_simple_way_to_break_a_bad_habit
世界上没有笨小孩,只有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除非天生智力缺陷,每个孩子出生的智商起点差别并不会太大,那为什么一个班,一个学校一定会有年纪第一和倒数第一,原因很简单,不一样的学习习惯会改变一个孩子。
以我们托福分数考到100分以上的孩子为例,这些孩子的共同特点并不是多聪明,而是他们从来没有缺席过一节课,甚至从不迟到。老师布置的练习也总是能够按时完成,他们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在课堂的效率发挥到极致,所以课后不需要再去过多的额外练习。
而学习习惯不好的孩子,课堂上的重点内容没有抓住,课后孩子妈妈就很着急,还会各种质疑是不是老师的问题或者嫌弃课后练习布置的太少。
所以,如何告别不好的习惯,Judson Brewer教给我们如何使用正念,让我们贴近和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头脑,用好奇心感受身体发生的变化。让我们,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从心理开始,改变坏习惯。
以上就是今天推荐的TED演讲,大家可以先收藏链接,让孩子先提前看一遍(注意,第一遍不要开字幕),这周我会再写一篇如何正确使用TED学习英语的文章,大家记得关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