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梦稿本、脂批本、程高本的时序
(2018-10-27 12:14:25)
一、 问题的起源
在迄今所收藏的《红楼梦》手抄本中,拥有120回的梦稿本(又称杨藏本),以下简称梦本,是最特殊的一本。林冠夫在《红楼梦版本论》(见【1】)中写道:
由于这个本子的旁改文字与程高本大致相同,故从清代中
晚叶以来,直至近现代,很长一段时间内,版本研究者对
此本定名为《红楼梦稿》,就是认为那些旁改文字系出于
高鹗之手,本子乃高鹗修订程高本时使用的手稿本。
可见,认为梦本是程伟元、高鹗的手定稿,由来已久。在下文中,将程伟元、高鹗排印的程甲本、程乙本统称为程本。
在近几十年中,又有人认为,含有脂砚斋批语的手抄本,简称脂本,是在程本之后的抄本。于是,梦本、脂本、程本三者到底有怎样的先后次序,成为红学中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在所有收藏的手抄本中,其抄写的文字可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正文,也称底文,指在规范格式下抄写的文字,是最先写出的文字。第二种是修改文字,也称旁改文字,是正文抄写后,在规范格式外书写的文字,如写在正文行间的空白处,回前、回后,或眉端等处。第三种是纸条文字,是用纸条额外增补的文字,黏附在抄本中。第四种是小号夹批文字,是指在正文断开之间写下的小号文字,有单行夹批,也有双行夹批。当然,不一定每个抄本都拥有全部四种文字。
毫无疑问,各个抄本中的文字,既记录了《红楼梦》稿本中的相关内容,也含有抄本属性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抄本中的抄写形式,主要蕴含了抄本属性的信息,而且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在迄今所收藏的抄本中,梦本还拥有多条独有的特征,现叙述如下。
第一条,梦本中约有6万字的修改文字,占正文的8%以上。然而,在其他抄本中,修改文字最多的不足0.8%,较多的抄本不足0.4%,这样低的比例,多属于修改抄错的文字(见【2】)。可见,在梦本中的修改,绝大部分属于对文本的修改。
第二条,梦本中正文相邻两行之间的距离,能容纳一行文字,这是其他抄本所不具有的。不言而喻, 此本是供再修改用的(见【2】)。
第三条,梦本中存在脂批的雏形,理由如下。一是数量少,仅在前7回中出现了20条,第9回中1条;二是形式单一,都以夹批形式出现,而且出现了其他脂本中未见的单行夹批;三是有9条批语在起始处额外加写一个“批”字,这也是其他脂本中没有的(见【3】)。
第四条,梦本中的修改文字,可能被多人所写,如抄手修改之笔,作者改笔,批书人之笔,等等。最有价值的是后两种,但是很难辨别。于是,按修改文字连续过百字的改文,称为长改文,统计结果共有25条,在前80回中有13条,在后40回中有12条(见附录)。其中最长的一条在第77回,有570多字。从字迹、编排看,这些长改文属于同一手笔(见【2】)。
这些长改文在其他抄本中出现的情况如下(见【2】):
1,在郑藏、卞藏、靖藏等本中,缺少相应回目,自然都不出现。
2,在甲戌、己卯、庚辰、蒙府、列藏、戚序、甲辰等7本中,凡是不缺少相应回目的,都出现了第28回、第33回中的长改文,以及第75回中长条改文的一大半,其他长改文都未出现。
3,在如今收藏的舒序本前40回中,第29回和第33回,未出现梦本中长改文,而第28回却出现了。值得注意的是,在舒序本中有舒元炜的序,说明这是为遗失(27回)回目所完成的补抄,并有落款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在所有收藏的抄本中,这是唯一有年代记录的抄本!
4,在程乙本中25条长改文都出现了。
第五条.在梦本第77回的长改文中,包含了柳五儿母女为晴雯送包袱的情节,这与正文中柳五儿“短命死了”的情节相悖。不言而喻,这只能是作书人或出书人所为,而且必须有前后呼应的修改。的确如此!经仔细考察,对王夫人称“幸而那丫头短命死了”、袭人称“叫宋妈”给晴雯送包袱、在晚间“果遣宋妈送去”等三处都做了相应的修改,使之与第109回的“侯芳魂五儿承错爱”遥相呼应,密切沟通(细节见【2】)。由此可见,这三处的修改文字,虽然都不属于长改文,确可判断与写出第77回中的长改文是同一人,换言之,他对第77回、第109回、以及如上三处的有关情节融会贯通,而且做出精心设计的改笔!
第六条.综上所述,梦本更近乎草稿本,其中有过半数的回目含有超过10%的修改文字,不适合于阅读。因此,梦本既不可能是照抄(类似如今的复印)它本而得,也不可能被他人照抄。然而,其他抄本都有可读性,因而有传抄本可供出售。
《红楼梦》是有近80万字的巨著,无论从所收集到的抄本来看,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还是从作者的语气看,如“增删五次”,总会有初稿。虽然无法判断初稿成稿的时间,但是,在本文讨论中,只需要将此本看作起点而已。换言之,它是所有手抄本的祖本,故简称作“祖本”。从“祖本”到程本(1791年),可以称为本文要讨论的三稿本时序的主框架。
利用迄今所拥有的红学中的大数据信息,尽量丰富各稿本或抄本在主框架中的相对位置,这要分两步完成:第一步,寻找有文字依据的稿本或抄本的相对位置,即本节要讨论的内容;第二步,探讨缺少文字依据的稿本可能出现的相对位置,将在下一节进行。
从“祖本”到程本之间,大约不少于50年,其间,作者曹雪芹在1762年(或1763年)去世。在此50年间,《红楼梦》可能还有再修改本,以及各种传抄本。如今收藏的抄本就是印证,而且提供了诸抄本相互关系的信息。
目前收集到的抄本都不是“祖本”。以梦本为例,它的底文是被四位抄手所抄,自然需要母本,可见梦本不是最早的稿本。对其他抄本也不难论述,从略。
在这些抄本中,如前一节“第四条”中所指出的,有两点非常重要,其一,舒序本的补抄是在1789年完成的,从而其原抄更早; 其二,在梦本中的前40回,只有三条长改文(在第28、29、33回中),在舒序本第28回中出现了梦本中的长改文字,这与其他脂本相同,而在第33回却未出现,这与其他脂本不同!由此可见,舒序本的原抄部分与补抄部分所用的母本不同,含第28回的那部分与其他脂本同宗,含第33回的那部分,则与其他脂本不同宗(与【4】类似)。进而可见,在“祖本”与1789年之间,出现了脂批本的母本,不妨简称为脂母本,含有与脂批本相同的长改文字。不言而喻,所谓脂本或脂批本都是含脂砚斋批语的统称,在讨论本文三个版本的次序时,理应指的是脂母本,而不是针对个别抄本。
至此,从上述的主框架,得到了稿本时序的基本框架:
“祖本”→脂母本→舒补抄(1789年)→程本(1791年)→
在此顺便指出,“程前脂后”说与如此框架是相悖的。
至于梦本在基本框架中的位置问题,首先,由于缺少文字依据,不能用上述的论述方法做出判断。其次,基于对柳五儿生与死的描写,只有梦本中的修改文字与程本相吻合,其他抄本都相悖,这只能说明,梦本与程本有同宗联系,却不能立即判断谁先谁后。此外,脂母本虽然有两条加半条的文字,与梦本中相应回目中的长改文字相同,但是也不能立即判断谁先谁后。因此,梦本在基本框架中的位置,可能有多种情况需要讨论。这将在下一节中进行。
四、几种可能性的分析
继前一节结尾所述,梦本出现在基本框架中,有多种可能情况需要考虑。不难理解,是否出现在1789年与1791年之间,并无讨论价值。于是只需考虑三种情况:第一种,梦本出现在程本之后;第二种,在脂母本与程本之间;第三种,在“祖本”与脂母本之间。
先讨论第一种情况。由于梦本不属于传抄本,讨论它就等价于讨论收藏的梦本。那么,在有了程高本以后,谁还会组织人抄出120回的《红楼梦》,还加写了约6万字的“修改文字”?为什么这样做?抄本的母本与修改文字,如何选取?尽管有如此多的疑问,仍有不少名家持“程前梦后”之说。而且有不少论著供参考(如见【1】)。不过,在解答以上疑问时,缺少史料性的文字依据,多属于论述可能性如何。延续本文的讨论,对此情况提出以下几点见解。
其一,“程前梦后”是可能的。在程本面世后,确有非议者,如果有“好事者”拥有较重要的抄本,可能引起与程本对比的兴趣。于是,以抄本为底本,再将与程本的相异文字,以修改文字添加在其上,形成了梦本。这既有收藏价值,又可能供印出优于程本的《红楼梦》作为稿本。
其二,若“程前梦后”为真,那么,在“祖本”与程本之间被发现的抄本中,只有“柳五儿短命”的描述,于是自然要问,程本中的“五儿复活”源自何人之笔?当然,程、高二人之笔的可能性存在。但是,根据第二节中第五条的记述,在梦本中,为了使得在后40回中“五儿复活”,在前80回中出现了四处精心修改文字,都是极其必要的!如果梦本出现在程本之后,那么这些改笔只能抄自程本,遗憾的是,在程乙本中,这四处修改文字,有两处与梦本相同,却有两处出现了本质性的失误,造成前后文的矛盾(参见【2】)。如此看来,对“五儿复活”修改不是源自程、高二人,因为,自己精心设计的四处改笔,却有两处出现本质性的错误!于是只能认为,在程本的序言中,程、高二人所言是真的,即,后40回也有收集来的残稿。那么,这残稿应当不属于《红楼梦》的原作者,至少在现有收藏的抄本中,得不到佐证。除非不承认“程前梦后”。换言之,“程前梦后”说会导致后40回的作者是“无名氏”说。
其三,即使“无名氏”说也为真,那么,在1789年补抄而成的舒序本中,为什么在第28回中出现了梦本中的长改文字?或许可辩解说,1789年很接近1791年,而且曹雪芹去世(1762年)也有40多年了,舒序本补抄时的母本,很可能含有“无名氏”的修改文字。然而,麻烦还在于,如今收藏的脂本,不仅拥有梦本第28回的长改文字,还拥有第33回中的长改文,以及第75回中长改文的一大半,难道这些脂本都是以有“无名氏”改笔的稿本为母本吗?当然不能断然否定其可能性,因为(正反两方都)没有铁证。但是,如果肯定其可能性为真,则意味着,在脂母本与如今收藏的脂本之间,出现了带“无名氏”改笔的脂母本的抄本,其中包括了长改文,其时间自然在曹雪芹去世之后,而且,脂母本中没有长改文出现。 对于如此多的推演设想,即使不用甲戌本、庚辰本的纪年来反驳,其可信度也甚微,难以服人。
再讨论第二种情况。在此情况下又分两种不同情况:在曹雪芹去世前与在去世后出现梦本。如果属于后者,仿照前文的讨论,梦本不可能是“好事者”所为,只能是“无名氏”的稿本,故而同样存在着硬伤。如果属于前者,那么,梦本只能是作者(或合作者)的再修改稿。但是,既然是在脂母本之后、曹雪芹去世之前,其作者或合作者都不会使梦本中存在脂批的雏形。况且,第28回和第33回中的长改文字都已出现在脂母本正文中,在其后的修改稿中怎么又出现在改写文字中呢?总之,此情况也存在着难以解释的疑问。
最后讨论第三种情况,即,在“祖本”与脂母本之间出现的梦本。换言之,梦本比脂本更接近“祖本”,自然应当是作者的再修改稿。而且容易看到,第二节列出的梦本所具有的特征,都与再修改的草稿本吻合,无需赘述(见【2】)。不过,其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脂母本之前,梦本中出现脂批的雏形,是很自然的事。当然,对于此种情况是否为真,也存在疑问:为什么在脂本中,只出现梦本前80回中13条长改文的两条加半条?
对于这个疑问,不难回答。因为,虽然梦本是对“祖本”的修改本,但仍然是草稿本,而且,在其后的脂母本又有修改,已成为可读本,或者说,近乎于定稿本。在此修改过程中,对梦本中的修改文字加以取舍,是正常现象。况且,在此取舍中,呈现出鲜明有别的取向,即,以梦本中的修改文字读其稿本,柳五儿活在全书中,而在脂本中则维持梦本中底文的描写,五儿在第77回中短命死去了。看来好像不可思议,其实不然。从前面叙述可见,《红楼梦》一书有“祖本”、再修改本(如梦本)、脂母本(有抄本收藏),按撰稿程序而论,作者还应当给出全书的定稿本。然而,至今未见有此样的定稿本,哪怕是传抄本。这只能是极大的遗憾,非前文不可思议。尽管如此,迫于广大读者对全书的渴求,程伟元和高鹗是在收集残存抄本(含有梦本的残本)的基础上,修补编撰成书,如他们在书的序中所言。于是,沿着上述对于第三种情况的分析,程本的全书原创应当属于曹雪芹(含其合作者)。
综上所述,梦本是最接近“祖本”的再修改本的可能性极大,在上述的推理中,有较多来自抄本文字信息。相比之下,对于第一、二两种情况而言,多属于对可能性存在的推演,缺少文字信息的支撑。
五、相关的话题
继前文的讨论,可能还会问,脂本为什么只有80回?按理说,只有作者能回答此问题,遗憾的是,迄今没有发现这样的回答。于是,讨论此问题,也因缺少文字信息,而以设想为主,这里作为相关话题,絮话几点见解。
其实,对此问题已有不少探讨,并有不同见解。其中与本文有关联的要算“二书合并”说。所谓“二书合并”说,其中“二书”是指:曹頫的《石头记》和曹雪芹的《风月宝鉴》;“合并”是指被曹雪芹合编成《红楼梦》(参见【2】)。由于合编可能是复杂的,以至于在初稿形成时,在稿纸中无再下笔之处,不得不誊抄成另稿后再修改。此稿便是本文所称的“祖稿”,再修改的稿本便是梦本。但是,由于曹雪芹早逝,未完成定稿。
在梦本成稿后,曹頫虽然引用了其中的某些修改,有的还写批语称赞(见【5】),却放弃对柳五儿的修改,可见他仍衷情于《石头记》。他不仅改写《石头记》贴近定稿本,而且一再添加批语,使之呈现如今看到的脂批抄本。
至于为何脂本只有80回,据笔者所知,有研究者认为,《石头记》80回后还有部分书稿,其内容与梦本有别,而且也不足40回(见【2】)。究其根源,可能因为全稿本容易被文字狱发狂者瞩目,不得不放弃80回后的文稿。如果此说为真,曹頫衷情于《石头记》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愿意把深置于《石头记》中的碍语被彻底埋没,在放弃80回后的书稿时,便在脂本中用批语的形式,提醒或点拨读者(见【2】【6】),书中有深意存焉。
参考文献
【1】林冠夫,《红楼梦版本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年,第115页,
第124页,第154页,第158页,第162页。
【2】安鸿志,《数理话红楼》,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112-115页,
第124-129页, 第146-158页, 第197-226页。
【3】安鸿志的博文:寻找脂砚斋批语的源头, (2018-01-11)。
【4】夏薇,《关于〈红楼梦〉舒元炜序本底本构成的新发现》,《红楼梦学刊》,2008 年03期。
【5】 曹雪芹,《脂砚斋甲戌本抄阅重评石头记》,影印本,沈阳出版社,2005年,
第482-483页。
【6】黄一农,索隐文学与《红楼梦》中之碍语,中国文化,第四十八期,2018年。
附 录
杨藏本中的25条长改文所在回目与影印本中的页码
第28回第331页,第29回第334页,第33回第379页,
第64回第751页,第65回第756页,第65回第757页,
第68回第791页,第74回第847页,第74回第850页,
第75回第860页,第77回第883页,第77回第885页,
第77回第886页,第81回第919页,第81回第920页,
第81回第923页,第81回第923页,第82回第932页,
第82回第934页,第83回第939页,第84回第948页,
第84回第951页,第85回第959页,第85回第960页,
第106回第1179页
***************************************************
原来宝玉会过雨村回来,听见金钏儿含羞自尽,心中早已五内摧伤,进来又被王夫人数说教训了一番,也无可回说。看见宝钗进来,方得便走出,茫然不知何往,背着手,低着头,一面感叹,一面慢慢的信步走至厅上。刚转过屏门,不想对面来了一人正往里走,可巧撞了个满怀。只听
那人喝一声:“站住!”宝玉唬了一跳,抬头一看】,不是别人,却是他父亲。
(其中个别字可能小有差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