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胡同--校场口胡同、达智桥胡同

(2022-12-30 17:48:14)
标签:

365

历史

文化

分类: 胶东历史事件

北京胡同--校场口胡同达智桥胡同

我对校场口的印象应该是2000年初失业的那段时期开始的,那会儿刚刚踏入美术圈儿,每天 除了跟家里闭门创作外,更多的时间就是游荡在宣武区的胡同中。校场口胡同东起宣武门外大街,西到老墙根街,明代这里称将军教场,属宣北坊,因此处设立操练比武之场所而得名将军校场口。清代这里归镶蓝旗管辖,设教场于此。据《清史稿》称:“旗营校阅之时, 自七月开操,至次年四月,该校场于九门之外,将军都统、副都统掌校阅骑射枪炮之事,第其优劣,以为赏罚”。它表明,宣武门外校场,乃九门校场之一。清光绪年间,此处除有操场、校场 之外,还有高大的观礼检阅台,地域、规模很大。 大约在光绪末年,废八股,废旧式弓箭比试及科举制度,校场遂废。此地逐渐成了居民住宅区。1965年改成校场口胡同。

校场头条南起校场口胡同,北到达智桥胡同(见下),中间横穿芝麻街,这里原有云南、山东、三原、永州等多处会馆。据现代革命史上记载,云南会馆曾是云南党组织创建过程中最早的基地。聂耳及范士融、姚宗贤、张炽、王复生、王德三等烈士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另外谷牧曾经在山东会馆从事过革命活动。

校场二条位于头条西边,南起校场口胡同,北到芝麻街。二条也有许多会馆,如漳州、贵 州、正阳、蒲城、长安、泾阳、温州、广西等会馆。近代史上这里留下了许多名人的足迹,如清末著名学者李慈铭、广西杰出的词人王鹏运,反袁斗士章太炎等。毛泽东在1910年长沙东山高等 学堂就读时的老师张有晋先生生前在此居住。

校场三条南起校场口胡同,北到达智桥胡同,中间横穿芝麻街。三条最著名的就是正门开在 达智桥胡同的杨椒山祠的院落。

校场四条南起校场口胡同,北到达智桥胡同,中间横穿芝麻街。

校场五条南起校场口胡同和老墙根街的交汇处,北到达智桥胡同与金井胡同的交汇处。途径芝麻街、校场小八条、大六条和小六条。五条在校场口各条中是最宽的一条,曾有正阳、蒲城、 温州、陕西等会馆,目前宣武区广内医院也设立在此。

校场小五条北起校场口胡同,南到广安后巷。

校场大六条东起校场五条,西到广安胡同与储库营胡同西段相对应,宽度仅次于五条。

校场小六条位于大六条南边,与之平行。东起校场五条,西到康乐里东墙,现因拆迁扩路仅 到广安胡同。六条中间路南有小七条直通小八条。

校场小七条北起小六条,南到小八条,从两条胡同中间贯穿,小七条里还有个权盛里。

校场八条因拓建广安胡同被拆毁严重,部分院落大门开在了广安胡同马路。

校场小八条北起校场大六条,东至校场五条,西连校场八条。

校场小九条北起小八条,南到老墙根街。南口狭较小。


达智桥胡同

明朝时北京宣武门城昔时有凉水河西河两条河沟交汇于此,有桥跨河。这里蒙古军队驻扎有人称桥为"鞑子"1912年后桥名谐音雅化达智桥”,也有称“炸子桥显然也在避开"鞑子"之贬意。这一带坊巷以桥名街,形成一条200来米长,4达智桥胡同四周还有金井胡同、校场口、上斜街等胡同。

清代的汉籍官员在北京内城没有赐第,汉员一律住在外城,汉员主要聚集地在宣武门外,即所谓"宣南"达智桥胡同有明代忠烈杨继盛故居,名为"松筠庵"清末,康有为起草上皇帝书要求变法维新,数千名举人聚于请愿书上签字。还有明刹朝庆寺道光年间河南显宦袁甲三创嵩云草堂”,后又改为河南会馆河南中学(又称嵩云中学)设于此。这里有义盛居饭馆专营南味菜肴一些南省京官多饮宴于此官宦士流云集于此昔日曾是车水马龙,冠盖云集之处。也是名士聚集地梁启超曾于此发表爱国维新讲话打动许多人的心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乳山方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