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济南的老城门

(2019-04-09 09:52:28)
标签:

365

旧事

历史

文化

分类: 各地史料
济南的老城门
济南的老城门
    泉城,因泉生济南而得名。然而,确切地说,应该是湖生济南,因为有了大明湖才有了济南这座城市。在最初,济南城是依湖而建的,现在环绕大明湖四周的护城河就是明证。

护城河完全是绕着大明湖而流淌的,河上有四座城门,它们是当时的人们进出济南城的必经之路。根据大明湖特殊的地势,济南城的四门不对,这在中外建城史上都是不多见的现象,为时人所津津乐道。

老城门在明代时曾有过重修,但四座城门不对称的情况并没有改变,东曰济川门而偏北,南曰历山门而偏东,与东济川门遥相呼应的泺源门又有些偏南,而与历山门对应的汇波门是唯一居中的老城门。济川门应该就是现在东关大街西口老东门的位置,而历山门和泺源门已无迹可寻,只有汇波门的遗迹犹存,大明湖公园汇波楼下便是。

这四座城门历经几百年的风雨,为保护济南城起到了重要作用。到清光绪帝时,因久无战事,城禁逐渐松弛,进进出出的行人很多。而由于四门不对称,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于是,又在内城老城门右侧再开了四个便门,按四方八卦依次给东南西北四门命名为巽利门、坤顺门、乾健门、艮吉门。

据史料记载,济南内城墙是在明洪武初年(1368年)将原来的土城加固,以砖石重修的。当时只有四个城门:东有齐川门(俗称老东门,今东门桥附近)、西有泺源门(俗称西门,今西门桥附近)、南有舜田门(俗称南门,今南门桥附近)、北有汇波门(今大明湖公园汇波桥),皆筑有城楼及瓮城,城周长十二里四十八丈,高三丈二尺,阔五丈。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济南开埠,商业迅速发展,为方便交通,济南内城又新开四门:东北为艮吉门(今大明湖东门东北附近):东为巽利门(俗称新东门,今运署街东,兴华桥西附近)、西南为坤顺门(今趵突泉公园东门坤顺桥附近)、西为乾健门(今大明湖公园西南门附近)

济南外城墙是在清咸丰十年(1861年),捻军北上时,清政府耗银7000两,紧急在济南城外挑壕修筑的土圩城。同治四至六年(18651867年),又将土墙改筑为石圩子墙。重修后的石圩周长二十余里,高一丈二尺,阔一丈,开七门并筑炮台14座,从而使济南成为兵书上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古代城防体系最发达的坚城。

随着济南不断发展,至济南战役前,外城共有十一道城门,各城门依次为东北海晏门(又称菜市圩子门,今海晏门街北首)、东永靖门(又称东圩子门,位于今东关大街与花园庄路十字路口处)、东南永固门(又称东舍坊圩子门,位于今泺源大街与和平路间)、东南中山门(今文化西路和历山路交接路口)、南岱安门(又称南圩子门,今朝山街与文化西路交接路口)、新建门(今山东大学医学院校友门对面)、西南永绥门(又称杆石桥圩子门,位于今泺源大街与顺河街交接路口)、正西麟祥门(又名林祥门,今共青团路西首)、普利门(今普利街东首处)、永镇门(又称迎仙桥圩子门,位于今顺河街与北坦大街交接口英贤桥处)、西北济安门(又称小北门,今大明湖公园西南门北济安街附近)。

经历代修葺,济南内城墙高达1214米,厚1012米。每隔70米到100米有一个向外突出四米的炮台(俗称马面),护城河宽五、六米至二、三十米。

  1904年初,德国修筑的胶济铁路即将竣工。当时的山东巡抚衙门考虑到随着铁路的开通,西方势力必将借铁路向山东内地渗透,中德之间一场激烈的利权争夺不可避免。

190451日,北洋大臣兼直隶总督袁世凯、山东巡抚周馥上奏外务部,拟请在山东内地自开商埠。外务部秘密致函山东巡抚,同意山东自行开埠。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济南商埠发展成以火车站为半径轴心,以经二路为东西主线,以纬二路和纬四路为南北支架,街道四通八达、商店鳞次栉比的新区。从此,济南从传统的政治中心成为山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我国的交通枢纽,开始向现代城市转变。

商埠围墙是用土夯起来的:挖外壕时把土翻向里边,一圈外壕挖出来,一圈土围墙也就夯起来了。外壕有八米宽,四米深,圩子墙宽1.5米,高3米。在横贯主要街道的壕沟上架设了便桥,通称为卡子门

在当时的老济南城有一条繁华的西门内大街,它西起泺源门东至新东门青龙桥,即现在的泉城路,它以山东府署为中心,所以又叫济南府大街,在这周围人们习惯地称之为城里。可见,当时的济南城就是以这条街为中心方圆几里的地方。南门大街则是济南城内南北主干道,明代称南门内大街,民国初年一分为二,南段称南门里街,北段因西临舜井,故称舜井街。直到现在,西门、南门、舜井街的称呼还在沿用,只是此门已非彼门。

1904年,圩城西侧开辟商埠,为方便商贾出入,便在西圩墙上增开了普利门和麟祥门。在人民商场东侧还有普利门的旧址,只是麟祥门的位置是不是在林祥街附近就不得而知了。据推测林祥应是麟祥的讹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