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2010-12-07 21:16:08)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荷初露—教育故事、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第二课时 教学实录

海港区和美实验小学  孙晓悦

 

预设教学目标:

1、理解提示语中的关键词,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宽容,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并借助情境对话表达自己的感受。

预设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理清文章脉络。

1、同学们,咱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认识了两位新朋友,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相机板书《陶罐和铁罐》)

2、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这则寓言故事中的两个场景,1-9自然段是在国王的御厨里,10-17自然段是在荒凉的场地上。(课件)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一个场景。

二、研读感悟

(一)学习1-9自然段,借助提示语理解、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师:谁愿意声音洪亮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读完后,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铁罐很骄傲,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他。
师:你们真是会读书的好孩子,有没有什么疑问呢?

生:(奚落是什么意思?)
师:了不起,会读书的孩子都会提问题。(拿出卡片“奚落”),读一读。通过你的预习,你知道了有哪些词语的意思和“奚落”接近呢?

生答(嘲笑、数落、讽刺)
师:对,找近义词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奚落”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2、学习2-9自然段。

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2-9自然段,课文中有很精彩的描写。(课件)

你有什么发现?(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但不指名说)。认真看一看,这些都是铁罐与陶罐之间的--------(对话)

请看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A 、师生共学第一次对话:
出示:
①“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答。

师: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铁罐这时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傲慢的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看到句子中的提示了。

师:对,这就是对话提示语中的关键词,有了它的帮助,我们就能读好这段对话了。

师:听了铁罐傲慢的奚落,陶罐是怎样对待的?(“不敢,铁罐兄弟。”陶罐谦虚地回答。)这个时候陶罐是怎样的态度?

指名分角色朗读。
师:谁想加上表情和动作来读?

师:谁再来?这次表演读时只读对话,不读提示语。
再指生读。
师:真棒,同学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好。能告诉老师,我们刚才是用什么方法读的吗?对,接下来,我们用这种方法继续学习第二段对话。请看学习要求:谁来读?(指一生)
1.学习要求:
   第一步:勾出对话提示语中形容神态或心情的词语;

   第二步:同桌之间互相配合,分角色有感情朗读。
   第三步:加上表情和动作,同桌合作表演读,可以不读提示语,只读对话。

好,开始吧!
同桌练习,教师巡视。
2. 展示:
(1)出示第二组对话:

师:谁来找一找这组对话提示语中的关键词?
生1: “轻蔑”、“争辩”

师:(出示卡片)读一读。轻蔑是什么意思呢?

生:看不起。

师:是啊。看这个蔑字,上面有个草字头,中间是个------扁目,就像一个人眯着眼,从眼角看别人,把人都看轻了。

师:谁能做个轻蔑的样子?

师:真像。谁愿意带着表情来读铁罐的话呢?(指一生)

师:这句话中,铁罐奚落陶罐的一个关键词是什么?

生:懦弱。

师:(出示卡片)读一读。懦弱是什么意思?

生答:软弱,不坚强。

师:对,我们还是看“懦”这个字,左边是“竖心”旁,表示心里的感受,右边是需要的需,联起来的意思就是懦弱的人心里需要-------勇气。同学们,以后我们理解词语的时候,就可以从字入手,理解字的意思的时候,我们还可以看看这个字的构成,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试着去猜一猜。

师:想一想,陶罐懦弱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师:多么谦虚而不懦弱的陶罐啊!谁还愿意表演读这段对话?

指生表演读。

师:我们来看下一组对话。

(2)一起出示后面的3、4组对话。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师:“谁来说说,你在这些对话提示语中找到的关键词有哪些?”

生:恼怒。

师:大家看,后面的对话提示语很简单,就是陶罐说,铁罐说,你能试着给这些提示语中加一个表示心情或神态的关键词吗?(出示课件)

“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      )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      )     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会铁罐。

师:谁先来给陶罐的提示语中加一个词语?

师:你加的是什么?能读一读吗?
师:还有不同填法的吗? 请你读一读。

师:“我们可以给铁罐的提示语中加什么词? ”“从一开始的‘奚落’,到“轻蔑”,再到‘恼怒’,现在已不单单是‘恼怒’的问题了,填什么词合适?”

生:怒气冲天;怒火中烧;大发雷霆……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描写人物特别生气的词,一起来读读。出示:

火冒三丈   暴跳如雷   恼羞成怒

大发雷霆   怒气冲天   怒发冲冠

师:谁来读一下铁罐说的这句话?

课件

师:现在我们来分角色读一下这段对话,谁来读陶罐?谁来读铁罐?

生表演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陶罐和铁罐之间的所有对话来读一遍吧!所有的女生来读陶罐的话,所有的男生来读铁罐的话,希望大家通过诵读,把感受表达出来好吗?如果你能加上表情和动作就更好了。

师简单评价:“都这么棒,真是难分伯仲啊!”

师:大家看这段对话,铁罐说了这么多话,我们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了,就是铁罐在对陶罐进行——奚落”(课件展示)(板书“奚落”)

师:同学们,读到这里我们对“奚落”的理解就更深刻了,这就是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铁罐为什么奚落陶罐呢?生答。

师:真能干!铁罐认为自己很坚固(板书坚固),这是它的长处,而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这是它的短处。铁罐仗着自己的长处去奚落别人的短处,(标示箭头)面对铁罐的奚落,陶罐却表现得谦虚,宽容又不懦弱。
(三)学习课文 10 — 17 自然段,领会寓意。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个罐子后来怎样了呢? 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个故事场景,默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看看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板书:“变化”)

师:陶罐最后怎样了呢?
师: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无价之宝。 (板书)
师:铁罐呢?
师:也用一个四字词来形容,就是——
生:无影无踪。 (板书)
师: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铁罐为什么会无影无踪呢?

师:你真会提问题!其他同学有这个疑问吗?谁能解答一下?

生:

师:(出示课件)

师: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而陶罐还在想着铁罐,它对人们说了什么?

生:

师:虽然时间在飞逝,但是陶罐那颗谦虚、宽容的心却依然没有变化。

师:同学们看,(指板书)课文前面都是在讲铁罐——“奚落”陶罐,后面说的是他们俩的——“变化”,多有趣,我们用两个词语就可以概括全文的内容,我们可以把语文书读得很薄很薄。

三、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我们读了课文,也说了这么多,你们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2、同学们说的真好,老师也准备了一些名言警句,送给你们,一起读一读,好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左眼看别人的优点,右眼看自己的缺点。

如果我看得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四、作业:拓展想象:

陶罐在博物馆里还常常想起铁罐,一天,它梦见与铁罐相遇了,想一想,他们见面后会说些什么呢?

 

板书:                                         奚落

       

陶  罐   和    铁 

                                       易 碎          坚 固

                                     

  无价之宝      无影无踪

                                                变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