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起大清、飘落西风——清穆宗载淳初拟祺祥年号铸币11
“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旋龙戏珠纹大钱
下面再介绍一种直径更大的“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大钱。是为第四等级的镇库大钱,直径145.0毫米。亦为翻砂法铸币,穿孔留有便于脱模的斜面,钱币上的阴刻纹饰不够精细清晰。该钱也是外郭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的样式。面背文字与前面介绍钱币相同,面文为宋楷体对读的“祺祥通宝”四字,背文仍为大清建国以来一直沿用的楷书对读的“大清镇库”四字。除文字外,钱币面背地张上还加铸了阴刻纹饰:钱面右上和左下是相对的蝙蝠,右下和左上是相对的枝叶衬托的寿桃;钱背地张上为四种暗八仙纹,右上为阴阳板、右下为灯笼、左下为笛子、左上为葫芦。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两组旋龙戏珠纹,这种纹样曾见于清朝“天命通宝”背“大清镇库”大钱。纹样为两条相对飞舞的巨龙,龙身蜿蜒起伏、四肢挥舞腾挪作腾云驾雾状。巨龙上半身大回环,龙首瞠目张口、须发飞扬,回头扑向火焰缭绕的宝珠。二龙戏珠是中华传统纹样之一,纹样中的火珠是从月亮演化而来的。凶猛的巨龙扑向火珠,渲染出一派热烈、震撼、太平、吉祥的氛围,同时也表现出巨龙奋发进取的精神和志在必得的决心。龙纹历来都是皇权的象征,代表了皇帝的形象。外郭上的巨龙声势威猛、震撼心胆,也充分体现出了皇权的神圣威严不可冒犯。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旋龙戏珠纹大钱,直径145.0毫米,厚9毫米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二生肖纹大钱,直径93.0毫米、穿宽16.0毫米、外郭宽17.0毫米、厚8.1毫米、重量393.0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缠枝迎春花纹大钱,直径去72.4毫米,穿宽10.9毫米,外郭宽13.3毫米,厚5.7毫米,重155.0克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祺祥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缠枝迎春花纹大钱,直径94.0毫米,厚9.1毫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