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介绍的几种“咸丰重宝”都是第三等级以下的镇库大钱,下面再介绍一种第六等级的镇库大钱,该钱硕大无朋,直径达到397.0毫米。同样也是外郭特别宽阔、穿郭纤细、穿孔狭小的样式。面背文字一如前面介绍的外郭铸十二生肖纹大钱,面文“咸丰重宝”四字严整凝重,“咸”、“重”两字偏小,背文“大清镇库”四字依然是雄浑遒劲的字体。所不同者,这枚钱币除文字外,面背地张上还加铸了暗八仙阴刻纹饰:钱面右上为莲花、右下为道情筒、左下为扇子、左上为宝剑;钱背右上为阴阳板、右下为灯笼、左下为笛子、左上为葫芦。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对龙戏珠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唐朝“乾封泉宝”祭祀大钱,清朝顺治、道光年间铸币也有沿用。上下两组纹饰皆为两条昂首挺胸飞舞盘旋的巨龙扑向火焰缭绕的宝珠。龙头犄角倒竖,龙目圆瞠,龙口大张,龙须飞扬极具动感。龙身幻化作屈曲盘旋的植物藤蔓状,孳生的枝叶恰似挥舞腾挪的四肢脚爪,硕大的火焰状龙尾向后随风飘逸。在狭窄的钱币外郭上,以最简笔触,刻画出最为生动传神的单龙戏珠形象,可谓匠心独运。巨龙现身乃祥瑞之兆,预示着腾飞、太平、吉祥、幸运等美好前景。龙更代表了皇帝的形象,是皇权的象征。
唐琳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397.0毫米,穿宽58.0毫米,外郭宽77.0毫米,厚10.0毫米,重8600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大清镇库”外郭十二生肖纹大钱,直径115.0毫米、厚9.0毫米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大清镇库”外郭漫天祥云纹大钱,直径96.6毫米,穿宽13.8毫米,外郭宽17.0毫米,厚8.6毫米,重417.0克
笔者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云龙火焰纹大钱,直径94.1毫米,穿宽13.9毫米,外郭宽17.9毫米,厚9.6毫米,重457.8克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云龙火焰纹大钱,直径71毫米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大清镇库”外郭云龙火焰纹大钱,直径196.1毫米,穿宽24.0毫米,外郭宽34.9毫米,厚8.6毫米,重1712.0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大清镇库”宽内外郭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5.0毫米,外郭宽10.0毫米,厚8.0毫米,重404.8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96.3毫米,穿宽10.7毫米,外郭宽17.5毫米,厚8.7毫米,重425.7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窄缘细郭大钱,直径95.8毫米,穿宽16.4毫米,外郭宽9.6毫米,厚8.5毫米,重353.4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天下太平”窄缘细郭大钱,直径114.0毫米,穿宽19.4毫米,外郭宽11.3m毫米,厚8.5毫米,重487.0克
笔者集藏的“咸丰通宝”背“天下太平”寛缘圆穿大钱,直径70.9毫米,穿径7.4毫米,外郭宽12.1毫米,厚6.0毫米,重157.5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飞龙逐凤图方郭圆穿大钱,直径96.0毫米,外郭宽8.0毫米,厚8.0毫米,重429.7克
笔者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飞龙逐凤图方郭圆穿大钱,直径145.0毫米,穿孔径16.1毫米,外郭宽13.4毫米,厚8.5毫米,重920.0克
神泉圣宝泉友集藏的“咸丰重宝”背龙飞凤舞图外郭无纹饰大钱,直径195.0毫米,穿宽33.6毫米,外郭宽18.0毫米,厚9.8毫米,重1830.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外郭对龙戏珠纹大钱,直径196.0毫米,穿宽18.5毫米,外郭宽33.3毫米,厚9.5毫米,重2008.7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69.8毫米,穿宽9.2毫米,外郭宽9.4毫米,厚8.6毫米,重218.5克

李忠宝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115.0毫米,穿宽16.0毫米,厚8.8毫米,重552.5克

雁山泉声泉友集藏的“咸丰通宝”背龙飞凤舞图寛缘细郭狭穿大钱,直径141.0毫米,穿宽22.0毫米,外郭宽16.0毫米,厚8.3毫米,重83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