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2022-12-30 19:58:56)
标签:

收藏

古钱币

失蜡法铸币

祭祀大钱

隆庆通宝

分类: 聚珍汇萃

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穆宗朱载垕“隆庆”年间铸币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1567年1月23日)明世宗朱厚熜驾崩,其三子裕王朱载垕即位,是为明穆宗,改元“隆庆”。隆庆年号共历时六年(1567年—1572年)。隆庆年间遗留有楷书对读的“隆庆通宝”小平钱,但与之相对应的祭祀大钱目前所见无多,大概还未浮出水面
     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明朝开国之时曾为自己初登皇位铸制过一种“洪武通宝”背飞龙抢珠图外郭葫芦花叶纹祭祀大钱,这也成为明朝后世遵循的祭祀大钱特有样式之一。明穆宗隆庆年间同样也铸制了这种样式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不但钱背使用了与“洪武通宝”一样的飞龙抢珠图样,而且面背外郭上也使用了与“洪武通宝”大钱一样的九组葫芦花叶纹,就连钱币形制也采用了与“洪武通宝”相同的狭穿样式。这种刻意模仿不仅再次张扬了图纹的象征意义,同时也表达了对先祖的追念之情和继承先辈遗志的志向。    
    另见一种“隆庆通宝”合背大钱,一面外郭铸十福来聚纹,另一面外郭铸颠倒蕉叶纹。这种两面外郭上阴刻纹饰不一样的祭祀大钱历朝偶有所见,但到明朝出现较多。其实是为了增加钱币本身所携带的信息量,扩大了其象征意义的内涵。所见明朝祭祀大钱,嘉靖年号之前没有合背钱。我们虽不能确定嘉靖年间最先铸制了合背钱,但综合各年号整体铸币情况,基本可以认定明朝前期祭祀大钱不采用合背钱样式。继明世宗朱厚熜铸“嘉靖通宝”合背祭祀大钱之后,其子明穆宗朱载垕也铸制了“隆庆通宝”合背祭祀大钱。其实祭祀大钱与行用钱都是相对应的,查阅钱谱,嘉靖和隆庆两个年号也都铸有小平合背钱。
    除了上述寛缘细郭形制、外郭上加铸阴刻纹饰的“隆庆通宝”合背大钱之外,还见到一种窄缘细郭、广穿形制的通体都不加铸阴刻纹饰的合背祭祀大钱。两面钱文虽然同为楷书对读的“隆庆通宝”四字,但书法与前面介绍的两种钱币有所差别。前者书风端庄秀美,笔画较为刚健;而这枚钱币书风更趋凝练生动,笔画较比圆润。具体写法也有差异,如“通”字走之旁前者折笔幅度较小,而这枚钱币笔画转折较大;“宝”字下面“贝”部写法也有明显差异。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背飞龙抢珠图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3.0毫米,穿宽9.2毫米,外郭宽12.8毫米,厚5.6毫米,重156.0克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洪武通宝”背飞龙抢珠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2.8毫米,穿宽11.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5毫米,重147.0克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隆庆通宝”外郭十福来聚纹和颠倒花叶纹合背大钱,直径72.1毫米,穿宽11.7毫米,外郭宽12.5毫米,厚5.6毫米,重148.2克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笔者集藏的“隆庆通宝”窄缘细郭广穿合背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7.1毫米,外郭宽6.6毫米,厚6.1毫米,重144.4克

所见无多的“隆庆通宝”祭祀大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