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大明、百业复兴——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铸币08
“永乐通宝”背上下“福百”面背外郭异纹大钱
前面介绍了一种钱背纪值“九钱”的“永乐通宝”祭祀大钱,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纪地兼纪值的大钱。其亦为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寛缘细郭、穿孔较小。面文“永乐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与前面介绍钱币一体同风皆为凝练隽秀的字体。钱背穿上纪“福”字、穿下纪“百”字。“福”为纪地,代表福建行省;“百”为纪值,所谓当百也是虚值,表示价值不菲。明太祖洪武年间每平复一地设置新的行省,即将省名铸于祭祀大钱上祭告天地祖宗,有记录其开疆辟土建立丰功伟绩的实际意义。永乐年间再铸这种钱背样式的祭祀大钱只是遵循先王遗制,已经失去现实意义,也不可能再将所有省名一一铸于钱背。所以这种钱背样式永乐之后未见继续沿用。这枚大钱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也不一样:面郭所铸为五组携雏凤鸟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辽朝“乾统通宝”祭祀大钱。纹样主体为一只昂首挺胸的凤鸟,长长的尾羽向下翻卷,整体呈流线型,不作细节刻画。凤鸟背部又落一只雏凤,也是昂首挺胸,凤冠后扬,尾羽纷飞。凤鸟尾部再落一只雏凤,凤冠后扬作回首张望状。凤鸟腹部有一飞鱼展翅飞起,周遭云雾缭绕,表现凤鸟穿飞于云水之间。凤鸟代表皇后的形象,是皇权的象征。将凤鸟纹铸于钱币面郭,这枚大钱或铸于永乐初年立皇后之时。钱币背郭所铸为缠枝牡丹纹,这种纹样在前面解说“永乐通宝”背“九钱”大钱时已经介绍过。牡丹花国色天香是繁华富贵的象征,延伸不断的藤蔓则有子孙繁盛帝业永续传承之寓意。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上“福”下“百”面郭携雏凤鸟纹背郭缠枝牡丹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3毫米,外郭宽11.6毫米,厚5.7毫米,重145.9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穿右“九钱”面郭缠枝牡丹纹背郭牺牲献祭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3毫米,外郭宽11.8毫米,厚5.7毫米,重145.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穿上月孕星外郭葫芦花叶纹大钱,直径73.0毫米,穿宽9.2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6毫米,重144.0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穿上骏马图外郭菊花茂叶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1.7毫米,外郭宽12.4毫米,厚5.7毫米,重145.5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上“文”及嘉禾纹外郭漫天祥云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5.0毫米,外郭宽15.9毫米,厚8.7毫米,重437.4克

沧阳贵友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穿上“定”外郭漫天祥云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0毫米,重138.8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龙凤朝阳外郭双凤炫宝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3.0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6.0毫米,重155.3克

岳强泉友集藏的“永乐通宝”背飞龙抢珠外郭菊花茂叶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6.0毫米,厚9.0毫米,重432.46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