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云涌,群雄逐鹿——元末徐寿辉天完政权铸“天启通宝”大钱
“天启通宝”祭祀大钱集锦
“天启通宝”是元末徐寿辉领导的红巾军起义建立的天完政权铸币。
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1)八月,徐寿辉在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利用白莲教聚众起义,也以红巾军为名号。十月,攻占蕲水(今湖北省浠水县)。徐寿辉被拥立为帝,国号天完(一说大宋)。此后以“摧富益贫”为口号聚集部众先后攻占今湖北、江西、安徽、福建、浙江、江苏、湖南等大片地区,众至百万。天完政权先后以蕲水、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等地为国都,建有“治平”、“太平”、“天启”、“天定”四个年号。至正二十年(1360年)徐寿辉被部将陈友谅杀害于采石(今安徽马鞍山西南),天完政权终结。
天完政权的前两个年号“治平”、“太平”未见有铸币遗留。“天启”年号(1358年—1359年)遗留有楷、篆两体的“天启通宝”小平、折二、折三三等行用钱,均为对读钱币。与行用钱相对应,亦见楷、篆两体的祭祀大钱。与历朝祭祀大钱一样,祭祀天地和祭祀祖宗的两类祭祀大钱不但钱文字体刻意形成了差别,钱背也分别以阳文标记和阴刻纹饰或光背相区别。楷书祭祀天地的大钱面文书风沉稳刚健,而祭祀祖宗的大钱书风生动洒脱,具体书写细节也多有不同。所见两种楷书祭祀天地的大钱钱背都在穿上加铸了仰月纹阳文标记,而楷书祭祀祖宗的大钱钱背都在地张上加铸了对蝠四桃阴刻纹饰。三种楷书祭祀祖宗的大钱为同时铸制的不同等级系列钱币,其形制、钱文、钱面钱背和外郭上的阴刻纹饰等要素特征都相同。篆书祭祀天地的大钱面文书风端庄刚健,虽为篆书,但凡是折笔处皆书写成直棱直角;而篆书祭祀祖宗的大钱面文书风凝练生动,折笔处皆写成圆角。所见一种篆书祭祀天地的大钱钱背同样也在穿上加铸了仰月纹阳文标记,而篆书祭祀祖宗的大钱只见一种光背钱。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楷书背穿上仰月外郭荷花荷叶纹大钱,直径72.5毫米,穿宽10.8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7毫米,重134.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楷书背穿上仰月外郭变形云龙纹大钱,直径96.4毫米,穿宽14.6毫米,外郭宽15.5毫米,厚8.9毫米,重406.0克
北泉轩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楷书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八方集福纹大钱,直径71.5毫米,厚4.8毫米,重124.48克

笔者集藏的“天启通宝”楷书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八方集福纹大钱,直径96.5毫米,穿宽16.2毫米,外郭宽15.2毫米,厚8.5毫米,重388.2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楷书背对蝠四桃纹外郭八方集福纹大钱,直径195.0毫米,穿宽33.4毫米,厚9.0毫米,重1560.0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篆书背穿上仰月外郭如意聚福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4.7毫米,外郭宽15.5毫米,厚8.9毫米,重394.0克
团长泉友集藏的“天启通宝”篆书窄缘细郭广穿光背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6.0毫米,厚6.0毫米,重116.07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