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大蒙古国昭慈皇后乃马真摄政后铸币11
“窗国通宝”背四朵祥云外郭宝相花卷草纹大钱
前面介绍的多种“窗国通宝”祭祀大钱外郭上的阴刻纹饰各不相同,钱背分别铸穿上星、穿上月、四月孕四星、月孕星及三星等几种阳文标记。下面再介绍一种钱背标记不同的大钱。是为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1.7毫米。寛缘细郭、中穿形制。面文“窗国通宝”四字楷书对读,书法也是质朴遒劲的字体,笔画有所减省。钱背围绕穿孔铸四朵祥云纹标记。这种钱背样式源于唐朝,大蒙古国进入元朝后不再采用。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四组宝相花卷草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十国前蜀所铸“永平元宝”祭祀大钱。每组纹饰居中为由多种如意纹、曲线纹、珍宝纹组成的宝相花,花瓣层层叠叠竞相绽放;两侧为卷曲的藤蔓枝叶,新枝孳生不断向两侧延伸。实际上这种纹饰还隐含着双尾龙的形象,居中的宝相花分明是双角上扬,双目圆睁,阔口微张的龙头,两侧藤蔓枝叶一似舞爪盘旋的龙身。宝相花是我国的一种重要传统装饰纹样,也是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产物。所谓宝相是佛教徒对佛像的尊称,宝相花则是圣洁、端庄、美丽的理想花形。它是集中了莲花、牡丹、菊花等花卉的自然形象特征,从中概括出花朵、花苞、叶片的完美变形,经过艺术加工组合而成的图案纹样。将这种花纹铸于祭祀大钱上,不但体现了对天地祖先的至恭至敬,还蕴含了尊崇佛教、皇权至上、子孙繁盛等多重意义。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四朵祥云外郭宝相花卷草纹大钱,直径71.7毫米,穿宽13.2毫米,外郭宽12.2毫米,厚5.7毫米,重134.4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月孕星及三星外郭漫天降福纹大钱,直径71.8毫米,穿宽12.7毫米,外郭宽11.9毫米,厚5.7毫米,重139.3克
泉为乐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月孕星及三星外郭龙凤莲花卷草纹大钱,直径72毫米,穿宽14.0毫米,外郭宽11.0毫米,厚5.0毫米,重130.5克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月孕星及三星外郭对飞藤蔓纹大钱,直径71.9毫米,穿宽12.7毫米,外郭宽12.2毫米,厚5.6毫米,重139.2克

晋泉台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对飞藤蔓纹大钱,直径72.6毫米,穿宽13.1毫米,外郭宽12.4毫米,厚5.9毫米,重150.0克
岳强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万福万寿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8.0毫米,厚8.8毫米,重414.35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四月孕四星外郭神树建木纹大钱,直径72.3毫米,穿宽11.5毫米,外郭宽11.7毫米,厚5.5毫米,重130.6克
团长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直径115.0毫米,穿宽19.0毫米,厚8.2毫米,重511.64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穿上仰月外郭莲花藤蔓纹大钱,直径96.2毫米,穿宽15.7毫米,外郭宽15.5毫米,厚9.0毫米,重403.8克
古泉园丁泉友集藏的“窗国通宝”背穿上星外郭飞龙对舞纹大钱,直径96毫米
笔者集藏的“窗国通宝”背穿上星寛缘细郭大钱,直径72.5毫米,穿宽14.4毫米,外郭宽9.5毫米,厚5.3毫米,重122.5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