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铸“皇庆元宝”大钱
“皇庆元宝”祭祀大钱集锦
“皇庆”是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第一个年号,为时只有两年(1312年—1313年)。皇庆年间所遗“皇庆元宝”小平钱大多钱形较小,或为寺观供养钱。背穿上铸斜月乃元朝特有的钱背标记,是为皇家改元铸币。与行用钱相对应,亦见“皇庆元宝”祭祀大钱。从皇庆年号开始,元朝不再铸制八思巴文钱币。
由于皇庆年号历时较短,目前泉友收集到的“皇庆元宝”祭祀大钱品种和数量都不多。从钱背样式看,均为加铸阳文标记的祭祀天地的大钱,有背穿上斜月、背穿上仰月和上月下星等几种。钱背铸阴刻纹饰或光背的祭祖大钱尚未得见。从外郭纹饰看,也只有出水菱荷纹、群牧聚福纹和吉祥结卷草纹三种。群牧聚福纹在前朝铸制的八思巴文“大元通宝”祭祀大钱上就已经出现,“皇庆元宝”祭祀大钱再次使用,足见出身于游牧民族的蒙元统治者对畜牧业的依恋和重视。其中两种外郭同铸群牧聚福纹的最小等级“皇庆元宝”大钱,只有钱背穿上标记斜月和仰月之差,但钱文书法明显存在差异。说明历代统治者为了表现对祭祀活动虔诚,祭祀大钱的版别不管多么相近,都要重新书写钱文,重新设计制作,并不存在借版改版的做法。这也从根本上否定了现代人所作电脑程控机械刻花制假的主观臆断。外郭群牧聚福纹和外郭吉祥结卷草纹都存在同时铸制的大小两等系列铸币。其中较大的背穿上仰月外郭群牧聚福纹“皇庆元宝”是用翻砂法铸制的青铜材质钱币,这种钱币是正式采用失蜡法铸制鍮石材质祭祀大钱前期形成的样钱。
笔者集藏的“皇庆元宝”背穿上斜月外郭出水菱荷纹大钱,直径96.1毫米,穿宽15.3毫米,外郭宽14.6毫米,厚8.2毫米,重368.1克
涅祁之重圜泉友集藏的“皇庆元宝”背穿上斜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直径72毫米
“皇庆元宝”背穿上斜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钱文书法
“皇庆元宝”背穿上仰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钱文书法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皇庆元宝”背穿上仰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直径72.3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11.6毫米,厚5.4毫米,重124.9克

天马泉友集藏的“皇庆元宝”背穿上仰月外郭群牧聚福纹大钱,青铜质,直径93.6毫米,穿宽10.7毫米,外郭宽15.5毫米,厚8.4毫米,重359.5克
泉之恋泉友集藏的“皇庆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吉祥结卷草纹大钱,直径72.2毫米,穿宽11.0毫米,外郭宽11.5毫米,厚5.7毫米,重130.9克

泉泽之光泉友集藏的“皇庆元宝”背上月下星外郭吉祥结卷草纹大钱,直径96.0毫米,穿宽15.0毫米,外郭宽15.0毫米,厚9.4毫米,重427.53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