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主中原、一统江山——元成宗铁穆耳铸“元贞通宝”大钱07
蒙文“元贞通宝”背月星外郭莲花寿桃纹大钱
自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颁行“蒙古新字”始,至元年号以及后来成宗的元贞、大德年号,武宗的至大年号都在铸制汉文钱币的同时铸制了八思巴文钱币。这些年号的祭祀大钱也是汉文钱币和八思巴文钱币兼铸。但从仁宗的皇庆年号开始,再未见八思巴文钱币。这是因为元朝统治的疆域主要是汉族地区,民众也主要是汉人,汉人并不认识八思巴文。对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八思巴文更是天书。所以铸制八思巴文钱币起不到宣示皇权的政治作用,这种钱币的存在事实上并没有多大意义。
前面已经介绍介绍了多种汉文“元贞通宝”祭祀大钱,下面再接着介绍八思巴文的“元贞通宝”祭祀大钱。首先介绍这枚钱币是最小等级的祭祀大钱,直径72.0毫米。寛缘细郭、穿孔适中。面文“元贞通宝”为四个对读的八思巴文,书法犹如汉字九叠篆书,笔画粗细匀称,字体端庄严整。钱背穿上铸仰月纹、穿下铸星纹阳文标记。钱币面背外郭上所铸阴刻纹饰为五组莲花寿桃纹,这种纹样在此前介绍的汉文“元贞通宝”祭祀大钱上已经出现过,两种文字的大钱也有可能铸于同时。每组纹饰都由盛开的莲花和绿叶衬托的寿桃组成,不但渲染了繁华茂盛的氛围,更赋予了子孙繁盛、幸福长寿等美好寓意。
翠海金湾泉友集藏的八思巴文“元贞通宝”背上月下星外郭莲花寿桃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7毫米,外郭宽12.0毫米,厚5.9毫米,重152.2克
团长泉友集藏的“元贞通宝”背上月下空心日外郭莲花寿桃纹大钱,直径72.0毫米,穿宽12.0毫米,厚5.0毫米,重111.8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