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契丹、雄踞周边——辽天祚帝耶律延禧铸“大辽天庆”大钱01
“大辽天庆”背上月下日外郭莲花卷草纹大钱
辽天祚帝的前两个年号都铸有两种名称的祭祀大钱。乾统年间所铸为“乾统元宝”和“乾统通宝”,两种钱币都按祖制铸制,各种钱背样式俱全。天庆年间所铸为“天庆元宝”和“大辽天庆”,前者按祖制铸制,涵盖各种钱背样式。但笔者和众多泉友汇集起来的“大辽天庆”钱只见背上月下日纹、背穿上仰月纹和背铸阴刻纹饰等钱背样式,未见背四月孕四星纹和背阳文龙凤呈祥纹两种样式。可是却增加了背四星和背上下“十万”右左日月纹两种。看来天祚帝对铸制祭祀大钱的规制既有遵循也有创新。泉友们汇集起来的祭祀大钱也有缺项的可能。
首先介绍一种最小等级的“大辽天庆”祭祀大钱。是钱直径71.3毫米,宽缘细郭狭穿。面文“大辽天庆”楷书旋读,看得出来书家还是力求字体端庄工整,可是此钱钱文在辽代祭祀大钱中已属较为率意张扬的了。相同书风的辽代普通钱币也见多种版别,字体更加放浪不羁。铸制祭祀大钱是庄重严肃的事情,所以辽代祭祀大钱与行用钱书法风格都有较大差别。但有的契丹人可能也根本写不出端庄秀丽的字体,书家也许就是皇帝本人。这枚钱币钱背穿上铸凸起的仰月纹,穿下铸凸起的空心日纹标记。面背外郭上皆铸六组阴刻莲花卷草纹。这种纹样较早曾见于五代前期桀燕刘守光所铸“应天元宝”祭祀大钱,十国前蜀“咸康元宝”祭祀大钱也曾使用,更早应该源于大唐。纹饰核心为一心形纹样,周围八瓣莲瓣向四面展开,重重叠叠烂漫绽放。两侧花枝藤蔓相对缠绕延伸,新枝新蔓不断孳生。外郭上六组花纹连续不断,烘托出繁茂旺盛的气氛。藤蔓孳生延伸,还寄托了子孙繁盛,事业长盛不衰等寓意。
直径71.3毫米,穿宽10.8毫米,外郭宽10.6毫米,厚5.7毫米,重136.2克
笔者集藏的“大辽天庆”背上月下日外郭莲花卷草纹大钱,直径71.3毫米
“大辽天庆”折十型光背大钱,直径41.4毫米
爱上泉之恋泉友集藏的“天庆元宝”背四蝙蝠纹外郭十五蝙蝠纹大钱,直径72.0毫米

笔者集藏的“天庆元宝”背穿上仰月外郭龙穿云水纹大钱,直径95.5毫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