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2015-11-04 18:30:00)
标签:

文化

历史

钱币

收藏

图片

分类: 辽代非年号钱

认知辽钱,探索契丹——巡宝系列钱币(15)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前面曾介绍过一枚“大辽神册”背契丹小字“双百”及皇帝押记和日纹大钱,笔者认为这种钱币应为二百贴等级的巡宝钱,并认为此钱开了用现成大钱改版铸制大额巡宝钱的先河。那么此后是否还有见改版铸制的大额巡宝钱呢?下面我们就介绍一种用“千秋万岁”背俯月纹大钱改版铸制的二千贴等级的巡宝钱。是钱中缘细郭,穿孔较小,形制粗犷质朴。面文“千秋万岁”顺时针旋读,书法隶楷相参,雄浑豪壮。另于四字间隙地张处从右上开始逆时针旋读加铸“千千巡宝”四个楷书阳文小字。钱背穿上为俯月孕星纹,穿下为日纹,穿右穿左横书行楷体“大遼”二字。辽代已有多种千贴等级的巡宝钱,“千千巡宝”双千并出,已不是千贴等级的巡宝钱,而是二千贴等级的巡宝钱。笔者所藏为青铜质钱币,红斑绿锈尽显沧桑古韵。搜诸网络,改版之前的原版钱币钱图寥寥无几,改版后的巡宝钱更是难得一见。从泉海密探泉友展示的原版钱图可见,改版前钱面只有“千秋万岁”四字,钱背穿上亦只有一巨大的俯月纹。使用泉友钱图,于此深表谢意!

    辽初用现成大钱改版铸制二百贴巡宝钱已属打破常规,这枚两千贴大钱又是何人何时改版铸制的呢?我们可以从钱背的文字和标记来寻找一些端倪。首先从钱背文字“大辽”着眼,判定此钱只能铸于947年—983年和1066年—1125年两段时间。因为学界公论,公元916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国,国号契丹;太宗大同元年(947年),改国号为大辽宗统和元年(983年),又改称契丹道宗咸雍二年(1066年),复号大辽。再从钱背日月纹饰看,月纹在上日纹在下,说明此钱铸于皇太后执政期间。终辽之世只有三位皇太后实际掌控过当朝的军国大事,一是应天皇太后述律平,一是承天皇太后萧绰,一是法天皇太后萧耨斤。而应天皇太后述律平和法天皇太后萧耨斤当政之时皆在国号称契丹的时段,只有承天皇太后萧绰执政时间与国号称大辽时搭界。乾亨四年(982年)九月辽景宗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即位。直至翌年六月方才改元“统和”,改国号为“契丹”亦应为改元当时或其后之事。由于当时圣宗年仅十一岁,其母承天皇太后萧绰摄政直至统和二十七年(1009年)才还政与圣宗。也就是说,圣宗母子执政前期尚有九个月时间仍称“大辽”并使用乾亨年号。钱背穿上月孕星纹,意为皇子在太后庇护之下,亦符合当时实际。圣宗虽说年幼,但已经正式登基,所以穿下又加铸了日纹。那么,圣宗母子执政之初为什么要打破常规改版铸制大额巡宝钱呢?《辽史·后妃列传》记述了萧绰当时面临的政治形势:“景宗崩,尊为皇太后,摄国政。后泣曰:‘母寡子弱,族属雄强,边防未靖,奈何?’耶律斜轸、韩德让进曰:‘信任臣等,何虑之有?’”笔者认为,依托权臣参决大政只是萧绰的一手策略,另一手策略就是施以恩惠,笼络部族。这样看再次打破常规改版铸制大额巡宝钱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种以“千秋万岁”背俯月大钱改版铸制的二千贴等级的钱币即为当时最大额度的巡宝钱。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铜钱,直径61.2mm,穿11.9mm,厚4.5mm,重量71.46g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
    泉海密探泉友集藏的“千秋万岁”背俯月铜鎏金大钱。“千秋万岁千千巡宝”背“大辽”及日月星纹大钱即是以这种钱币为模型改版铸制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