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辽钱、探索契丹——非年号通行铸币(23)
丹贴巡宝基本版光背小平钱
笔者将这种钱币称为“丹贴巡宝”,钱文读序为右旋读。而丁福葆《古钱大辞典》将这种钱币称为“丹巡贴宝”,是为对读。该词典引用当时的钱币收藏家郑家相先生评语曰:“丹巡贴宝平钱,对读,古泉汇列无考品,孰知亦契丹钱也。‘丹’为契丹国号,‘巡贴’乃契丹之称钱,如近日发现之‘百贴之宝’、‘巡贴千宝’是。惟此为小平,‘百贴之宝’为当百,‘巡贴千宝’为当千,与此适成大小之制也。”当时由于所见实物有限,能认识到这种程度已属不易。而今“丹贴巡宝”所见已经不惟小平钱,亦见折三钱和折十大钱。所以将其视为单纯的小平钱已属错误,因而与“百贴之宝”、“巡贴千宝”适成大小之制的论断亦不能成立。除了这几种钱币之外,还见有“五贴泉宝”、“巡掷拾贴”、“百贴巡宝”、“千贴巡宝”、“巡贴直万”等大大小小的方孔钱,另见有“万贴抚宝”钱牌。对这一系列钱币,目前收集辽钱的泉友基本可以取得共识,即是为辽代皇帝四时巡守捺钵为地方军民排忧解困所用的赏赐钱。所以郑家相“‘巡贴’乃契丹之称钱”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说“巡宝”是契丹所称皇帝巡守中的赏赐钱。但涉及这一系列钱币既无文献记载又无更直接的实物证据,仍然有许多问题难以解释清楚。比如“贴”为何意?笔者理解,“貼”是一种价值单位。因为“贴”字从“贝”,“贝”旁字多与价值相关。“贴”字本身也包含有“贴补”、“补益”之意。那么不管“一贴”价值多少,“五贴”、“十贴”、“百贴”等等就都好解释了。如此,“丹贴”就是契丹国的财物凭证,“巡宝”就是与财物凭证相对应的货币化金属钱币。所以郑家相所谓的对读“丹巡贴宝”则应右旋读为“丹贴巡宝”、其右旋读的“巡贴千宝”就应左旋读作“巡宝千贴”了。千古之迷,还有待进一步解析。
下面先介绍一种“丹贴巡宝”小平钱。该钱中缘细郭,光背无文,穿孔略大,铸制规整。钱文隶书旋读,书法亦为辽风辽韵,字体圆润遒劲,质朴生动,笔画清晰完整。和其他版式的“丹贴巡宝”相比,这版钱币所见略多,所以将其称之为“丹贴巡宝”基本版光背小平钱。笔者所集有铅质母钱和青铜、银、铜鎏金等材质的同版同模钱币。
铅质母钱,直径25.0mm,穿宽6.4mm,厚1.7mm,重量5.02g
铜钱,直径24.9mm,穿宽6.3mm,厚1.5mm,重量3.68g
银钱,直径24.7mm,穿宽6.5mm,厚1.7mm,重量4.84g
铜鎏金钱,直径24.2mm,穿宽6.2mm,厚1.6mm,重量3.76g
“丹贴巡宝”基本版光背小平铅质母钱和青铜、银、铜鎏金材质同版同模钱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