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妙惟肖、一模一样——014
皇宋通宝九叠篆书小平铅质母钱和铜、银钱币
前面展示了两枚“宋元通宝”大钱,说明这种国号钱不单单铸有小平钱,折三、折五乃至折十大钱也都有铸。下面再展示一种宋代的国号钱——“皇宋通宝”九叠篆书钱币。“皇宋通宝”九叠篆书钱币谱录所载只有小平钱,过去由于较为罕见,更由于以九叠篆书入钱文唯此一种,此钱成为泉友们追寻的对象,市场价值不菲。近年由于北方出土了大量宋代钱币,九叠篆书“皇宋通宝”钱也偶有露面,其珍稀程度亦应大打折扣。
其实九叠篆并不是一种实用的书体,古代在篆书的基础上发展成这样一种书体,主要用于官印。其作用我想一是威严神秘用以唬人,二是笔画屈曲波折难以伪仿。可是用其书写钱文并不适用。因为钱币是用于流通的,钱文能够非常容易地被使用者识读才是最适用的。这样使用者根据钱文可以判断钱币的新旧真伪,钱币的宣传教化作用也更容易体现。所以笔者认为,以九叠篆书书写钱文铸行的“皇宋通宝”钱还是为改元所铸纪念币性质。《宋史·食货志》载:“……至是改元‘宝元’,文当曰‘宝元元宝’,仁宗特命以‘皇宋通宝’为文,庆历以后,复冠以年号如旧。”这样看,由于“宝元”年号与“元宝”钱文重复,所以改元时铸行了“皇宋通宝”,“皇宋通宝”一直铸行到庆历年间,才又恢复铸行年号钱。而九叠篆书“皇宋通宝”不会铸行那么长时间,可能只是改元当时所铸钱币。其传世不多,当与铸量小,发行面窄有关。
九叠篆书“皇宋通宝”除了小平钱外,笔者还集有折五型和折十型大钱,这两种脱谱钱币也应皆为改元铸币。今天先介绍三枚小平钱,其一为铅质母钱,另外两枚为铜、银同版同模钱币。

铅质母钱,直径25.0mm,穿宽6.1mm,厚1.2mm,重3.97g


铜钱,直径24.8mm,穿宽6.1mm,厚1.2mm,重3.13g


银钱,直径24.4mm,穿宽6.2mm,厚1.5mm,重4.24g


铅质母钱和铜、银同版同模钱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