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国盈泉
北国盈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359
  • 关注人气:63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2012-12-24 20:29:01)
标签:

青铜

铜鎏金

绍兴

续兴

分类: 辽金时期其他政权钱币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耶律夷列是德宗耶律大石的儿子,为西辽第三任君主。 耶律大石于康国十年(1143年)去世,由于儿子耶律夷列年幼,遗命由感天皇后萧塔不烟权理国事七年之后(1150年)感天皇后退位,耶律夷列亲政,改元绍兴。绍兴年间,强盛的国力令西辽在中亚地区继续保持独一无二的宗主国地位。耶律夷列于绍兴十三年(1163年)去世,庙号仁宗。

    绍兴年间,铸币有绍兴元宝小平钱遗留后世。博主收集到的有铜鎏金、银、青铜三种材质的钱币。但有辽一代各年号均有铸行的折三型钱,“延庆”、“康国”、“咸清”年号均有铸行的厚重大钱在“绍兴”年间所遗钱币中均未曾得见。

    值得关注的是,2012年第一期《中国钱币》曾发表一篇李铁生翻译两位俄罗斯学者的文章《吉尔吉斯发现的“续兴元宝”与西辽年号考》,文中披露了一枚折二型和三枚小平“续兴元宝”,其中三枚小平钱为两种版式。该文得出的结论是:“1 迄今为止,续兴元宝是首次发现并可确定为西辽王朝耶律夷列铸制的铜钱。2 辽史中的绍兴年号应更改为续兴年号。”文章中披露的钱币过去确是未曾见过,可文章的两条结论却大谬不然。第一,首次发现并可确定为西辽王朝耶律夷列铸制的铜钱并不是“续兴元宝”,而是“绍兴元宝”。笔者所集“绍兴元宝”几年前就已收入囊中,裴元博先生等泉家早已对这种钱币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问题出在我们国家文博界由一批国家豢养的专家把持着话语权,这些人脱离实际、观念陈旧,好唯上、只唯书、喜唯洋、不唯实。藏家发现了钱币新品种,无处公开亮相,更得不到认可。“万马齐喑究可哀”,我们的钱币只能等待洋人用生硬的外国话来指手画脚。实际上近年新出的众多辽金钱币,还有其他历朝钱币新品种无不面临这样的命运。第二,说“辽史中的绍兴年号应更改为续兴年号”是洋人不解契丹事。辽代实行北南面官制度,契丹语和汉语都是官方语言。但契丹语年号翻译成汉语却不都是直译的,有的是意译,更有的甚至就是一种官方规定。比如,“景福”的契丹小字本意是“长寿”,“清宁”的契丹小字本意是“天眷顾”;也有意义相同或相近者,如“太平”的契丹小字本意就是“太平”,而“寿昌”的契丹小字本意为“大寿”。“寿昌”年号原本汉译为“寿隆”,后来可能为了避辽圣宗耶律隆绪名讳又改为“寿昌”。所以辽钱中“寿隆通宝”、“寿隆元宝”,“寿昌元宝”、“寿昌通宝”都有实物留存。“绍兴”和“续兴”之间的关系很可能也是这种情况,并不存在前者需要更正成后者的问题。查《古代汉语词典》:“绍”为接续、承继之意;“续”亦为继承、延续之意,二者没有大的语义差别,应为同义词。因而其在契丹语中应为同一词语,只是在汉译过程中由于考虑到之前所译不够准确或有某种不妥,又再次作了修正。由于史书记载耶律夷列的年号为“绍兴”,而遗留的“绍兴”钱币实物又多于“续兴”钱,有可能汉译“续兴”年号在前,而“绍兴”则是最终确定的汉文年号。这些,还有待更多的资料和遗存实物来进一步证实。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绍兴元宝(青铜),直径23.9mm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绍兴元宝(银),直径23.9mm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绍兴元宝(铜鎏金),直径23.6mm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青铜、银、铜鎏金三种材质的绍兴元宝同模小平钱


西辽铸币(十)——绍兴元宝小平钱
青铜、银、铜鎏金三种材质的绍兴元宝同模小平钱(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