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2012-03-11 18:24:10)
标签:

五代

幽州

燕国

铸币

应天元宝

分类: 隋唐五代十国钱币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应天元宝”也是刘守光据幽州于后梁乾化元年(911)称大燕皇帝建元“应天”时的铸币。该钱青铜质,钱文“应天元宝”旋读,书体楷书近行,背穿上一简体“万”字,俗称“一力万”。这枚钱币过去谱录有载。《中国钱币大辞典》认为“极罕见”,华光普《中国古钱大集》则标注为“一级、无定价”,并认为“是品属铸样性质,并未流通”。实际谁也不是当事人,史书又无记载,是否铸样、流没流通恐怕也难以说得清楚。过去“极罕见”却是真话,现在偶有所出,也仍属可遇不可求之物。此钱早前超集宝贝泉友曾发一枚银质的,昨日阿骨打保机泉友又发同版银、铜钱各一枚。两友钱币着实令人羡慕。此版钱笔者仅有一枚铜质者,和阿骨打保机泉友比实觉寒酸。但不揣固陋也传上网,以便互相印证,供泉友鉴赏研究。

    另外,笔者还藏有一枚另一版别的“应天元宝”。此钱过去诸谱未见,和谱载钱币的区别在于:直径比谱载钱币略小,相差2mm左右;轮郭比谱载钱币略窄;文字风格和谱载钱币相同,但具体笔画有异,也就是说可以看出是同一人笔迹,但不是一次所书。关于两钱的书法差别,笔者不想详加描述,泉友可看图片细细揣摩。笔者这枚钱币出于北方干坑,虽为生坑钱币,但锈蚀不重,钱体青铜古旧,古铜色包浆完好自然,地张锈色渐深,属入骨硬锈。此钱也可称背“两横万”应天元宝。

    除了背“万”钱币外,新近笔者又得一枚应天元宝背“百”,更是新见品种,后面有专文述及。亦将钱图补发于此。

    下面将笔者所藏三枚钱币上传,以飨泉友。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应天元宝(铜),直径38.9mm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背“一力万”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应天元宝(铜),直径36.9mm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背“二横万”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应天元宝(铜),直径32.9mm

 

五代遗珍(十)——应天元宝

背“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