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太祖朝年号钱看金代钱币规制的形成
(2012-01-04 16:12:37)
标签:
收国通宝收国重宝天辅元宝天辅重宝钱币研究 |
分类: 一孔之见 |
“收国”钱:
第一套“天辅”钱:
通过比较我们很容易就会发现以下问题:首先从书法看,“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尽管年号不同,但其钱文书法特征是一致的。特别是两套钱币共同使用的钱文“重”字和“宝”字,几乎完全一样。因此可以认定这两套钱币为一手所书。而第一套“天辅”钱和第二套“天辅”钱尽管同为“天辅”年号,但书法特征明显不同,肯定不会是同一人所书。第二套“天辅”钱中大小钱币书法特征一致,应为另一人所书。其次从形体看,“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形制相同,而第二套“天辅”钱与之明显不同。主要差别在于第二套“天辅”钱较小。“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中的小平钱直径一般都超过 24mm,“重宝”大钱直径均超过42mm;而第二套“天辅”钱中的“天辅元宝”小平钱直径只有22.8mm,大钱最大者也只有39.0mm。“天辅元宝”大钱形体厚重,外郭浑圆,显现出质朴、浑厚、粗犷的气势,而“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精整大气又不失隽秀,两者风格也有不同。
纵观金代钱币,各朝年号钱中各等级钱币无论有无多寡,小平钱和折十型大钱都是必铸的。小平钱直径均在24mm以上,名称用“通宝”和“元宝”;而折十型大钱直径一般在42mm-44mm左右,只有重宝和通宝两种钱文。其钱币文字一律采用工整隽秀的楷书,个别小钱虽有篆书,也多为楷书钱币的对钱。金代钱币轮郭字文深峻,边郭棱角分明,铸造异常精整。特别是近二十枚折十型大钱一以贯之,风格豪放、铸造精致、美轮美奂,真可谓中华钱币之最。我认为金代钱币的这些共同特点,即是在金代铸钱定制的约束下形成的。本文所列“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均符合金代定制钱币的基本特征,当是金代制定铸钱成法之后的产物。而第二套“天辅”钱除了前面所述与另两套钱币的差别外,大钱还使用了“元宝”钱文,显然不是按上述定制铸行的,与此后各朝钱币的形制也大不相同。
那么,本文所列第二套“天辅”钱究竟由何人铸于何时?与金代的钱币定制以及太祖朝另外两套年号钱又是什么关系呢?根据史料和钱币实物分析,我认为这套钱币当由阿骨打铸于改元“天辅”之初,而金代各朝所遵循的钱币定制当建立于建元“天辅”之后,本文所列“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都应补铸于建立铸钱规制之后。理由有四:一是假设阿骨打建国即确立钱币规制,并先后铸行了甚为精美的“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他本人就不会再铸相形见绌的第二套“天辅”钱,他人更不敢另辟蹊径擅铸钱币。第二套“天辅”钱则成了无源之水。二是实际情况是使用“收国”年号只有短短两年时间,期间阿骨打要为新生政权的存在而奋斗,不会有时间和精力顾及典章制度的建立。甚至建元“收国”时很可能根本并未铸钱。虽说铸钱对统治者来说至关重要,但军事实践肯定比政治象征更为急迫。三是第二套“天辅”钱直径较小,风格较为粗放,铸工也不及金代其他钱币精美,符合建国之初战乱未平、经济困难,规制待立、技术未精的实际条件。四是改元“天辅”年号后又经历了七年时间,由于已经铸行了本文所称第二套“天辅”钱,更由于阿骨打仍然忙于开疆辟土的战争,因而详议钱币规制、铸行新钱取代旧钱的可能性也很小。所以我认为在太祖阿骨打大小两等钱币的基础上初步完善金代铸钱规制的应该是太宗完颜晟,是他率先铸行了超过42mm的“天会通宝”大钱,同时还铸行了精美的“天会通宝”折三型(31mm左右)钱。更为重要的是,“天会”朝已经确定了金代钱币的基本样式。时至天会元年(1123年),辽天祚帝弃国出逃,北辽也已灭亡,辽的大小城池相继为金所有,金应该已接管了辽的铸钱机构,为其精工铸钱提供了条件。
如此看来,“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会不会是太宗补铸呢?我认为太宗具备补铸的条件,但如果从史实和钱币实物分析,金熙宗完颜亶补铸的可能性更大。因为太宗完颜晟和阿骨打是兄弟关系,乃兄已经铸有钱币,继位的弟弟也没有必要另搞一套。再则太宗即位后天下还没有安定,百政待理,也不一定能顾及此事。而金熙宗完颜亶是阿骨打的嫡长孙,他即位时天下已经太平,有必要通过各种方式宣扬祖父的丰功伟绩,同时也彰显自己的正统身份,以图长治久安。补铸钱币,就是他纪念其祖父的一种方式。再则,金熙宗即位后沿用“天会”年号三年,此间他有充分的时间议定建新年号、完善钱币制度、铸行新钱补铸旧钱等项问题。从遗留的钱币实物看,熙宗铸行了“天眷元宝”楷书、篆书小平对钱,两种写法的“天眷通宝”楷书折三型钱,“天眷重宝”楷书折五型钱和折十型大钱,钱币体系已经非常完备。据此,可以认为是金熙宗在先皇铸币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完善和改进了金代的铸币规制,使之成为以后各朝遵循的基本模式。以上只是推理,如果要拿出更直接的证据,那就是熙宗的“天眷元宝”小平钱和“天眷重宝”折十型大钱等钱币不但与本文所列“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形制相同,而且书法特征也完全一致,可以认定为一手所书。而太宗的“天会”钱,虽然与上述钱币形制相同,但书法特征不类。因而可以认定是金熙宗完颜亶在铸行“天眷”钱时,补铸了“收国”钱和第一套“天辅”钱。至于这些钱币为谁所书,则无从考证了。史载金熙宗即位前曾受学于汉人文士韩昉,能用汉文赋诗作字。这些钱文或许会由他御笔亲书,抑或由其老师书写。但这只能都是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