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是引起心力衰竭最主要的病因之一,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病人出现心力衰竭时,常常表现出疲劳、气喘、心悸、咳嗽、咯血等症状,平卧时容易出现气急,坐起后即好转,在活动量不大时就会引起呼吸困难,严重的患者可在睡梦中惊醒。高血压作为导致心力衰竭的一种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也倍受重视,高血压影响心力衰竭最重要的靶器官损害为左室肥厚。
http://s8/middle/6f6de58ax9ea365558117&690
高血压引起心脏舒张功能障碍,导致血流动力学异常,出现血液循环不良的临床表现。根据
Framingham报告,高血压在心力衰竭疾病中占75%,我国为60%~88.5%,为血压正常者6倍。研究发现,血压升高20mmHg,慢性心力衰竭的危险就增加56%。心力衰竭发生后,5年死亡率为50%以上。充血性心力衰竭往往由各种疾病引起心肌收缩能力减弱,从而使心脏的血液输出量减少,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中慢性病高血压可引起心脏病而产生心力衰竭的表现。心力衰竭是高血压病的常见并发症,若高血压没有治疗,发展成为心力衰竭的可能性就比较大。据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40%~50%的心力衰竭起因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导致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而左心室肥厚和心肌梗死引起心脏功能不全,导致心力衰竭,有人对5
314例高血压病人随访十多年,其中392例高血压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因此,高血压在心力衰竭病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根据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研究,积极控制高血压可使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下降55%,同时死亡率也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常常有心脏负荷加重和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最终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和心肌间质纤维化,引起心肌重构,出现左心室肥厚。因此,有人提出高血压是心脏受损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加重和加速心脏疾病的发展因素,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致死因素。高血压病所致心力衰竭对我国人民的健康已经或正在构成严重威胁。长期的血压升高诱发或促进了心脏重构的发生发展,表现为心脏的肥厚或扩张,伴或不伴有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高血压的病人约40%死于心力衰竭。预防高血压向心力衰竭进展要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及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
积极的降压达标,可以使心衰的危险降低52%。因此,积极治疗高血压患者,控制整个人群的血压水平,对减少高血压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