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2023-12-19 21:23:50)
标签:

爱文学的工程院士

跟着父亲学平仄

分类: 亲情

20231219日星期二

继续摘抄父亲编号27的笔记。

这本笔记特别厚,内容真是多。上篇谈到2006年间母亲反复住院,家人都疲惫不堪,为此在告别2006年的时候,父亲摘抄了李叔同充满伤感的诗词,囊括了一年中的忐忑、惊吓、焦虑、惶恐、不安,种种情绪。

转眼到了2007年,母亲的身体历经各种风险病痛逐渐平稳,爸爸依然忙碌,赴北京等地不断参加各种会议,等等。我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每天录入一点,不知不觉录入到2007430日的日记。

这是啥?老爸在琢磨啥?平平仄仄平?这么多,很繁复,要摘录么?摘录有意义么?摘录了谁会有兴趣?有,应该有一个,侄孙子彧,这个小学究对什么都感兴趣,估计又会来很多个为什么。拿我就耐心摘录吧。

2007-04-30

图片1:父亲的藏书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查辞海四声。平上去入。古入声有-6-p,-u(-t),-g(-k)三个塞音韵尾,普通话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4个音调是古代四声转变而来。

声调:也叫字调。由一个音节内部的声音变化构成如“妈”“麻”“马”“骂”四个字发音高低升降不同就是声调的不同。(似平上去入)。

阳声:韵母以鼻音in(m) ng(g), 为韵尾如 坚(jian,光(guang)。

阴声:“不附”神韵韵尾是之音或没有韵尾的韵母,叫阴声,如培(pei)路(lu

仄声:  上、去、入,三声的总称

词曲概论:

五言仄起--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言平平--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言平起--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其要点是上句“平”对下句“仄”。

图片2:父亲的手迹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爸爸的书柜里有各种版本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诗词。喜欢诗词的人,一定会对韵律有研究,否则读起来就难以朗朗上口。爸爸能在百忙之中查辞海弄四声,字迹端正清晰,当日心情一定不错。

汉语有一个与世界上普遍使用的拼音文字显著不同的特点,就是使用单音节字,字与字之间搭配组成词,由词再组成句,由句再组成文。

古汉语有四个声调,即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其中平声属于“平”,上声、去声和入声皆属于“仄”。平声平坦,仄声短促,有高低变化。所谓“平声平调莫低昂,上声高呼猛力强。去声低回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这样,平仄交错,就可以使声音发生多样变化,听起来波澜起伏,铿锵悦耳。

图片3:父亲的书柜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每句五字称五绝,每句七字称七绝。无论是律诗、排律或绝句,都必须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其中平仄最为重要。平仄在律诗中使用的规律是:在一句之中交错使用,在一联的出句和对句中相对,在上下联之间则相粘,如杜甫的《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因此,对中国文学来说,最基本的成分就是字。要想文章流畅、声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首先就要考究字以及字与字之间的声律,这在可以歌唱的诗词中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诗词的语言要有乐感:诵唱时金声玉振,听读时抑扬悦耳、声调悠扬,这才是诗词的佳境。

图片4:父亲对红学也很有研究哦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父亲少年时喜欢国文,不知不觉就喜欢了一辈子。谨以《文人科学家 记导弹驱逐舰总设计师潘镜芙()》中的一段话,结束我的鹦鹉学舌:出生于浙江湖州的这位科学家,一生中有两样意味迥异的钟情之物:一为驱逐舰,一为文学。在他上海的家里,客厅、餐厅和卧室的3个书柜,大部分珍藏的是文学和历史书籍。看了他的藏书,如果不知底细,也许你还以为潘老是一位专攻文史的学者。

鹦鹉学舌,跟着老爸学平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