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奶奶的名字到底是“钰芬”还是“珏芬”?

(2023-08-18 21:25:14)
标签:

爷爷奶奶的回忆

吴音的困扰

家族的传承

奶奶的名字

分类: 亲情

2023818日星期五

奶奶姓莊名珏(jue)芬,是我从小的认知,这是刻在骨子里的条件反射,写这几个字的时候,脑子里似乎还能听到爷爷呼唤奶奶:珏芬。

在校审《潘镜芙传 铸舰一生向深蓝》一书时,根据与701所档案中心晓丽的分工,作为潘镜芙的女儿,在父亲已无能力校阅文字的情况下,我代为对传记样本进行勘误。由于对父亲工作的不了解,我勘误的是第一章~第四章,第八章~第十章,重点是家庭人员姓名,家庭情况的补充,照片人物与注释的核对。

我秉承爸爸的习性做事认真,校阅爸爸的传记更是一丝不苟;为此特地做了一份勘误表,将所有校注情况做了记录。其中一眼而见就是祖母的姓名有误,特别写了这样一段文字给晓丽和作者王艳明教授,并请他们转告本书的责任编辑:

潘镜芙的母亲姓莊,名珏芬,莊珏芬。在样书中祖母的姓名为庄玉芬。现在多用简体字为因为父亲说话吴音比较多,可能误听为。在样书的P15,祖母写给父母亲信的复印件,落款就是珏芬。所以敬请将祖母姓名中所有的修改为。潘镜芙的小名,祖父祖母通常称呼他为阿诜sen”(吴音:阿新);弟妹们称呼大哥为诜噶(吴音:新噶)。

晓丽接到我的信息后也有点懵,因为采访录音里,听发音是“yu”。我当时有些不高兴,心想作为孙女我还能不清楚奶奶姓名是怎样写的么?回复就有些不礼貌了:“这里不要听,而是要家属确切的资讯。祖母的名字我是绝对不会搞错的。”现在想来真有些惭愧,晓丽,对不起哦。

昨天下午在夏季豪放的雷雨到华东医院,例行“日隔日”的家人探望。父亲一直酣睡,我舍不得叫醒他,坐了两个多小时后离开,又在雨中步行到静安寺,因晚上与学生有个约饭。由于到的时间尚早,就到久光百货去避雨,这个时候王教授的微信与电话来了。

微信先发来了两张照片:“钰”的检索、奶奶给爸爸妈妈的信。

电话中,王教授说他今天与传记的金责编,就我提出奶奶姓名中的“珏”商讨良久。采访的录音中,父亲提及奶奶的名字都是“莊yu芬”,且奶奶自己手写的名字明明白白是“钰”,但我提出是“珏”。现在书马上就要定稿了,潘院士母亲的名到底是“钰yu芬”还是“珏jue芬”?,必须要有个决定了。

奶奶的字体我们都是非常熟悉的,再次看信的复印件,我才注意到奶奶自己写的是钰芬!到底是哪个字,我也真是糊涂了。奶奶是爸爸非常尊敬的人,这可不能搞错。父亲兄妹四个,爸爸长久住院,大叔年初过世,只有问91岁的硕民叔叔和88岁的慧乐嬢嬢了。唯恐转述有误,我请王教授直接电话叔叔,自己则留语音给慧乐嬢嬢,这个疑难问题只有作为儿女的他们才能给出最确切的答案。王教授深以为然。

不久王教授就给我电话,说已经与硕民叔叔电话沟通,他讲奶奶的名最早是珏芬,大约在七十年代改为钰芬,为什么改他们也不清楚。既然奶奶手写的家信落款为钰芬,应该尊重这个事实,就用“钰芬”吧。

慧乐嬢嬢看到我的留言也回复:丽达,我妈妈那个珏是斜王旁的珏,不是金字旁的钰,这个是肯定的,我哥哥在录音采访中大概是弄错了,发音“钰芬”,实际上是斜王旁的“珏”才正确。慧乐嬢嬢还找出了莊氏与潘氏的家谱佐证,那里面奶奶的姓名都是莊珏芬。

七岁就从东北公主岭到苏州的朝晖堂妹也即刻回复了我:钰,有图章的。我回复她:好好OK。你这个就非常有说服力了。

我将慧乐嬢嬢与朝晖的回复都发给了王教授,并告知朝晖是我堂妹,七十年代起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了很多年,直至结婚才离开爷爷奶奶的。

王教授微信回复:我还真不知道有图章。又与我电话商讨,经汇总了硕民叔叔、慧乐嬢嬢、朝晖堂妹、金责编的意见,我俩又慎重讨论后,王教授对浙江大学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金老师说,传记中奶奶的名字,就用“钰”替换原来的“玉”。

我微信回复:堂妹说有图章的,但我不知现在图章是否还能找到。与嬢嬢说了金编辑和您的观点,她理解并同意的。她之前也是一头雾水,最后同意您和金责编的意见。

昨天子夜,硕民叔叔在苏州看到我微信里的留言后如此回复:“王教授来电话了,奶奶(名字中间的)应该是珏,上世纪七十年代就成了钰,后来一直用钰,墓碑上也用钰,想改也没有改。从家谱和爷爷的《往事漫忆》可看到。我也是不久前弄清楚的,你爸爸是知道的,你可以和王教授说。”

丽达:嗯嗯。以奶奶自己手写的信为依据,结合您的叙述,最后确定了用“钰”。

硕民叔叔:“我看了过去爷爷奶奶的记事本,我们1985年到苏州前就用钰,奶奶的身份证已经上交了,大概也是用钰字,怎么造成的也不清楚了。连奶奶自己写信也用钰字,可见已习惯了。你应该清楚是庄珏芬,而不是庄钰芬!错误是不认真造成的,是约定成俗,我就是犯了这个错误。王教授来电话时我没有这样说,是来不及考虑,情况就是这样!”

我半夜三更回复了“嗯嗯”,之后一直睡不着,心想以爷爷奶奶如此谨慎的个性,是不会粗心大意把名字写错的。至于为什么把“珏芬”改成“钰芬”,爸爸知道其中的缘故么?以爸爸一辈子与爷爷奶奶如出一辙的个性而言,不会把自己母亲的名字念错吧?

百思不得其解,今日给堂妹留言:朝晖,爷爷平日里是怎样称呼奶奶的?珏芬还是钰芬?

朝晖:这两个字发音是一样的呀!奶奶叫爷爷:老爹,爷爷叫奶奶就是奶奶,难得叫珏芬,在吴语是这个yu音,爷爷有时候还叫奶奶“莊同志”嘞!留字条的话,奶奶写“星”,爷爷写“钰”,好像有时候也写“珏”的哎。

丽达:普通话发音是不同的。珏jue,yu.

朝晖:爷爷奶奶又不说普通话的。主要是,吴语里,两个字发音一样。

丽达:  太对了!!!所以慧乐嬢嬢也弄糊涂了。看了你的文字,我是想笑又想哭。

朝晖:考虑到墓碑上,统一,用钰。

丽达:同意!现在与王教授、金责编就是这样决定的,奶奶的名字,书中由“玉芬”统一更改为“钰芬”。

为了我能辨析发音,朝晖特地用软糯的苏州话留语音给我,我日如此回复她的:

哎,我听到了。呐葛苏州闲话真是好听得嘞。叔叔昨天跟王教授讲,好像是70年代不晓得啥个原因,奶奶的珏由斜王旁改成金字旁,伊也弗清爽。奶奶的墓碑上的钰是金字旁的,伊拉认为可能是我爸爸搞错特了,就将错就错了。我认为爸爸对奶奶的感情是相当得深,肯定弗会搞错忒呃。同时呢,就像伊拉讲呃爸爸在所有访谈的录音中,都是莊钰芬从来没讲过莊珏芬。起初我认为可能是发音的错,现在看来弗是这么回事情。

吴音里珏和钰是一个发音的。王教授昨天跟我讲,伊跟责任编辑商量了交关辰光,第一呢是以奶奶自个手写的信钰芬为准,第二个就是奶奶自己写信的落款清清爽爽,第三这个钰是金包玉,寓意特别好的一个字,所以阿拉商量下来呢就再用这个“钰”字了。

我为什么特别慎重呢?因为传记是要代代传的,且我爸爸对奶奶的感情又特别深,真心不希望发生什么错误,或者能避免错误不去避免,会非常遗憾的。我总在想人留下的痕迹,受时代与各种各样局限,真实性很微弱的。我写一点过程,为家族留下点传承的印记。


奶奶的名字到底是“钰芬”还是“珏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