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正确构建职场的自我认知—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2022-06-29 17:38:32)
标签:

机会成本

职场自我认知

舒伯特的职业价值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

职场断舍离

分类: 职场点滴

2022629日星期三

    应工作团队之邀,承担数字团建中“自我认知”内容构建。这概念太广泛了,既然是企业与团队数字诊断的场景应用,就一定与在职人士的自我认知、职场定位、机会与机会的把握相关,在经济低谷时期个人的正确判断尤为重要。节选相关文章构成此文。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认知) 

根据《生涯规划师》教材对于理想工作的定义,可以从这四个方面来解析:

1.      性格--是不是我喜欢的工作环境;

2.      兴趣--是不是我喜欢的事情;

3.      能力--是不是我能做好的事情;

4.      价值--是不是满足了我的需求。

理想工作,是在我感到舒适的环境,找到我感兴趣的,并且我可以把它做好,获得我想要的回报的工作。也就是符合你性格,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工作,就是你自己的理想工作。现实是,没有绝对理想的工作。

如何达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一、性格:

性格是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因为它带有先天的成分(基因决定了你一部分的性格),不太容易被改变。TAS测试,代表的是你的职业倾向和工作效能,什么样的工作环境和职能会让你更舒服,更容易发挥。

二、兴趣:

(一)兴趣分三个层次:

1.      感官兴趣:通过感官的刺激产生的兴趣,它很短暂、不受自己控制、不稳定。

2.      自觉兴趣:比感官兴趣多了一个主动认知的动作,相对稳定,持久,可控。

3.      志趣:感官兴趣+主动认知+价值激励,通过主动认知,获得成果。非常稳定,可持续性强。

(二)“兴趣变成工作”的三步曲: 

Step 1: 发现兴趣  你有一次看到做市场的朋友发了一张很有意思的工作照,被吸引住,觉得他的工作很有意思。

Step 2: 找到资源  例如:你觉得做市场很有意思,你主动找朋友去了解他的日常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自己也开始去搜索相关知识,大量学习,公司有类似的市场活动,主动参与。

Step3: 兑换价值  公司内部有转岗,你主动申请了市场专员职位,因为你的学习能力和积极态度,通过了转岗申请。

三、能力

(一)能力如何定义:

如果我们夸一个人很有能力, 到底在说什么能力?

哪些擅长,哪些不擅长,你都清楚吗?

能力是否只有擅长和不擅长之分?

(二)能力的自我辨识:

当我们整理衣柜,需要盘点好每件衣服,才能放到合适的位置。我们的能力,也是需要做盘点的。通过能力管理四象限图,找到或界定自己的能力范围。

1.      优势区(擅长喜欢),打造个人品牌;

2.      退路区(擅长不喜欢),换个方式发挥所长;

3.      潜能区(喜欢不擅长 ),激发学习意向,并且愿意投入资源;

4.      盲区(不喜欢不擅长),授权给他人。

图:能力管理四象限

如何正确构建职场的自我认知—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明确方向)

我们面试候选人时,会经常问以下两个问题:其一,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你会最看重是什么?其二,在过往的工作中,你经历过让你最开心/满意/有成就感的事情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可以让候选人思考他们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最关注的因素或需求,就是职业价值观。找到了我们的职业价值观,我们就不会盲目被种草跟风,而且在工作中获得持续的动力。

舒伯职业价值观,列出了人在找工作时的15种价值观。

图:舒伯特的职业价值观

如何正确构建职场的自我认知—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这些职业价值观,其实就是职业选择中的需求。如果放在马斯洛需求层次里,将会是下图这样的模型。

图: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与职业价值观的对接

如何正确构建职场的自我认知—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能否成就目标中的自我(机会&机会成本)

想象比知识更重要。知识仅限于我们目前知道的,理解的东西,而想象可以包含整个世界,包含一切有待了解和发现的东西。”——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我们鼓励大家充分了解自己,但也不要过于被自己所限制。找到想要的方向,开始计划,执行,不断根据变化修正方向。没有100%的完美,但只要我们方向是对的,职场上我们才会不断得到成就感,获得越来越高的满意度。

机会与机会成本

得到一样东西,其代价并不仅仅是你为之付出的努力,而是你为之放弃的其他选择所带来的最大收益,经济学上也称之为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核心就在于机会这两个字。

信息化时代,你会发现比以前多了很多机会,但机会多一定是件好事吗?

机会成本是人的成本

命运早就暗中给每一个机会标上了价格——机会成本。

事物没有成本,行为才有成本。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机会成本只是一个理论值,实际生活中很难判断,需要把你能做的所有事之间进行比较。

所以有一个更可行的替代方案,把新机会与你已经拥有的东西进行比较,理由是,你已经成功得到的东西,大概率是你未来可能会拥有的东西。

新机会的机会成本的三原则:

第一条原则:增加的维护成本是否大于收益。

好东西应该是你现在就用得起的东西,否则,加上它未来的维护成本,机会成本将大得惊人。

在团队讨论中,我们常常因为一个新想法而兴奋不已,进入群体极化的思维陷阱中,对未来的维护成本选择性失明。所以,在面对风险和收益同样巨大的机会面前,我们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未来可承受的最大成本,以免让自己死在黎明之前

第二条原则:是否与原有的核心能力发生冲突

追求一个看似稀缺却不适合你的机会,它实际上是在为你的人生制造负担,代表你看不见的未来的机会成本。

再好的东西,也不能与你原有的核心功能冲突,这在企业拓展新业务的决策中,尤为关键。

第三条原则:是否与整体发生冲突

运行机制越复杂的东西,越是高度依赖体系而不是好东西的堆砌,对你的未来帮助最大的机会,一定是与过去的体系协调的东西。

放弃的明智

机会成本的要义在于放弃的明智——这并不矛盾,坚持的同时必然会有放弃。

:如果你无法承担一个机会背后的代价,从一开始 ,你就不应该让它进入你的视野。所谓,就是断绝自己不需要或负担不起的东西;

:舍弃家里浪费你的管理精力的破烂

:就是脱离对物品的执念,还自己一个自由。

人生的机会看似很多,能够改变命运往往就在这三次机会:高考已经用掉一次,第二次是在28-32岁的第一次职业倦怠期,通常会让你产生跳槽和换行业的想法。第三次是在40岁以后的职业瓶颈期或职业巅峰期,你会思考人生价值这些终极问题,会有第二次人生的冲动。

能否把握这些稍纵即逝的机会,并不取决于你当时的选择,而是你之前的选择——是否放弃那些不是机会的机会,以简单的心态、轻松的姿态,全力以赴,把握真正的机会。

 

如何正确构建职场的自我认知—抓住机会成就自我!

备注:上述观点节选于网络《职场发展之自我认知: 明确方向,避免随波逐流。》作者Uniway Team UniwayRecruitment 2020-09-08 18:00

《什么才是真正的好机会?》世界经理人 2022-06-27 09:00 发表于广东,作者人神共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