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宝弟学用辅助筷,奶奶看到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

标签:
宝宝学用辅助筷坚韧不拔的个性啵乐乐辅助筷精细动作手眼协调 |
分类: 亲情 |
2022年3月17日星期四
前几日孙宝妈妈发来一个视频,乃弟弟用辅助筷子夹半粒不规则的大蒜。
视频里弟弟歪着头,用爷爷在韩国买的啵乐乐辅助筷在餐盘里夹菜。拨过来翻过去就是夹不到,就用胖乎乎的小手抓起了这半粒菜蔬(粗看时奶奶真没有琢磨出来是啥菜菜),蛮以为马上就要将它送入口中了,却不料弟弟将中半粒大蒜放在了手掌心里,继续几手几脚(意指很不协调的姿势)用筷子努力夹起来,一不小心大蒜掉到了餐桌上,弟弟并不着急与发怒,而是先将翻了几个筋斗的大蒜头稳住,然后用胖乎乎的左手去拿住了筷子,再将右手三个插在指孔里面的指头抽了出来,一个个再努力塞塞稳。
这个时候他似乎感觉到妈妈在对面拍他的视频,就抬头看看右侧的爸爸,那晶晶亮的大眼睛似乎在问爸爸:没有嫌我笨吧?没有出镜的爸爸伸出自己的手指,轻柔地抚摸他粉嘟嘟的脸颊,没有任何言语,不鼓励也不催促,只是宠溺地捏捏。
弟弟似乎受到了鼓励,右手拿着筷子,左手抓住蒜粒,不断用筷子捕捉这狡猾的东东,一时间还是没有抓住,嘴巴里不禁发出了一声“咦”,看视频的奶奶以为他这下要不耐烦了,但是,没有!弟弟只是将这半颗蒜粒重新拿到了手掌中,继续用筷子捕捉,紧张的时候还禁不住张大了自己的小嘴,但没有发出任何声音。
弟弟继续抓,只是猛劲改成了巧劲,再拨弄了几下,又抽空瞅瞅爸爸,见没人催促又继续努力,只是不自觉间左手逐渐升高,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兰花翻飞,与在辅助筷指孔中的大拇指、食指尽力协调,终于将半颗不规则的蒜粒塞进了嘴巴,轻轻地发出“啊呜”的满足感,咀嚼来之不易的食物。
然后,又开始向新的目标举起了手中的辅助筷。
新手爸爸妈妈们知道吗?宝宝在10个月大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拿勺子练习吃饭了。不过用筷子还是十分困难的。两根不起眼的棍子,能把人折磨得发疯。再喜欢中餐的外国人遇到筷子都得跪,更别说小宝贝了!但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坚持筷子文化,让宝宝好好“修炼”,而且训练孩子用筷子吃饭还有不少意料之外的好处。
宝宝用筷子的三大好处
1、强化手部的精细动作
用筷子时,“夹”的这个小小动作,看起来简单,但却需要5根手指的配合活动。另外,还牵动手指、手掌、手腕、手臂、肩膀等20多个关节和肌肉的运动,算是个大工程了。只有用力恰当、动作协调才能办到。
刚开始解锁这个动作的时候,难度系数真的不小。就算不会的成人都很难驾驭,看看努力练习用筷子的外国人就懂了。
2、提升手眼协调力
要顺利夹起食物,缺了手和眼的默契配合也不行。用筷子的时候,也是手眼协调力的爆发时期。
3、帮助宝宝大脑发育
用筷子时,手部关节和肌肉的动作会刺激到大脑皮层,从而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
如果宝宝吃一顿饭要花半小时,那每天的三餐就有1个半小时是在帮助宝宝的大脑发育,这对宝宝是很好的训练了。
孙宝弟这段学辅助筷的视频,爷爷奶奶和太太看了无数遍,他不急不躁,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终获成功。“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一句中国古老谚语,意指从孩子3-7岁的行为表现和待人处事态度中可以预示TA以后的个性特点,这个时期形成的个性就是成人个性的雏形。以管窥豹见到弟弟性格中的坚韧不拔,非常欣喜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