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丽达老潘
丽达老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0,429
  • 关注人气:2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2015-09-30 11:49:07)
标签:

邹城

孟庙

孔子

孟子

儒学

分类: 旅游
2015年9月15日  中午后阴天
今天的旅程是济南到徐州,共308.5公里,预计旅程4个小时,收费130元。
我们在喜来登吃了早饭后离开济南,又是自东向西地到进入高速的匝道。济南市区特别有趣,一根筋,或者就是山东人的直心直肚肠,那么长的一条路,我们开了将近一个小时,始终是沿着中轴线行驶,济南的主要街区尽收眼底。回想起昨日在天津到济南的时候,远远就看见济南有两个入口,一个是济南东,一个是济南西,当时也颇费思量,我们应该哪个匝道进入济南市到喜来登呢?思考后想凡事总归从东面开始,最多到市内再往西开。这会儿贯穿济南东西走了一圈以后,为昨日的选择而庆幸,否则真的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呢。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顺利进入高速,在曲阜服务区停留休息。这是一个很大的服务区,我说:孔子先生我又来看您咯。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离开曲阜,向济南进发。看见天空上的云彩十分异样。先生说孟子的故乡里这里不远。天上有两道非常强烈的光芒,我说这是孔孟显灵呢,看来我们要到孟子的故乡去一次。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说去就去,反正就咱们两个,走到哪里是哪里。于是高速公路邹城的匝道下来,进入城区的主干道开了很久。两边都有很新的楼宇,印象中还有红星美凯龙呢。但是街道上不见一人,颇为寂寥的感觉。沿着主干道开了二十来分钟以后才到了路标指示的拐角处,居然也有巴黎春天的百货店。哦哟,这个邹城很时髦的啦。把车停在景区门口,两个人先解决午饭问题。找到一家老知青饭店,点了两菜一汤,我是第一次知道山东人吃辣,而且辣得这样厉害啊!饭店门前马路上的大公鸡太可爱,雄赳赳那只是先生拍的,热闹闹得四笼是我拍的。他说凡事要抓重点,突出主题。对的,大公鸡就是我要拍摄的主体,那咱们家的最爱啊。油画、木雕、瓷器什么的,大公鸡精彩纷呈,因为俺掌柜就是属鸡的。呵呵。。。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吃饭以后来到景区,门票是30元一张,再用20元租借一个景点介绍播放器。到了才晓得孟庙正在大兴土木,山门什么的都在建造过程中,景区门口停车场明文告示不许收费。这广场上已经是尘土飞扬,几位农民模样的妇女还在用草扫把扫地,结果是更加飞扬的尘土。我说你们不要再扬尘了啊。她们红嘟嘟的脸羞羞地、憨憨地回答:领导说要扫地的,我们不扫不行的。好吧,好吧。不能难为这些农民姐妹们.

邹城市是山东省直辖县级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孟子的诞生地,素称孔孟桑梓之邦,文化发祥之地。邹城东倚沂蒙山区,西临鲁西平原,南襟徐淮要冲,北枕泰岱南脉与鲁都曲阜毗邻。邹城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有着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人杰地灵、英贤辈出,有三迁择邻、断机教子的世代贤母——孟母,有被赞为功不在禹下的儒学亚圣——孟子。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孟庙又称亚圣庙,在山东省邹城市城南,为历代祭祀孟子之所。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孟庙呈长方形,院落五进,殿宇64间,占地60余亩。亚圣殿位于南北中轴线上,为庙内主体建筑。据记载,历代重修,达38次之多。现存建筑为清康熙年间地震倾圮后重建。殿7间,高17米,横宽27米,进深20米,双层飞檐,歇山式,绿琉璃瓦覆顶。檐下八角石柱26根,中轴线两侧对称排列寝殿等,庙内共有碑碣石刻350余块,庙内古树苍郁,葱笼茂密,堪称奇观。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建筑风格:孟庙是一处长方形、具有五进院落的古建筑群,以主体建筑亚圣殿为中心,南北为一中轴线,左右作对称式排列,有些地方又因地制宜地进行了适当安置。逐院前进,起伏参差,布局严谨,错落有致,建筑雄伟,院院不同,格局迥异,充分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和古建筑的特点,是国内宋元至明清时期的古建筑代表作品。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建筑结构:孟庙正南门为棂星门。门内左右各一坊,左名继往圣,右名开来学。第一进院落的北壁正中为亚圣庙石坊。第二进院落的砖铺甬道两侧尽是古老的苍松翠柏,往北为泰山气象门。进入此门后,即为第三进院落。此院左右各有门通往庙外,左名知言门,右名养气门,是过去出于孟庙的主要通道。养气门外南侧建有亚圣木坊;门内南侧建有祭器库三楹。知言门内南侧建有省牲所三楹。此院北壁,三门并列。正中之门为承圣门,门之左侧建有康熙御碑亭;左为启贤门;右为致敬门承圣门内第4进院落即分为东、西、中三路。中为孟庙主体建筑亚圣殿,其后为寝殿,其前左右两侧建有东庑西庑各七楹,院中有天震井乾隆御碑亭。东路启贤门内为启圣殿,其后为孟母殿。从启贤门启圣殿甬路两侧,竖立着为数众多的历代碑刻,称之为孟庙碑林。西路致敬门内为一过道小院,东垣有一小门可通往中路亚圣殿院,北壁有一小门为斋戒门。这一小院四周墙壁上镶嵌着历代名人谒孟庙题咏等数十块小型碑刻。斋戒门内建有致严堂三楹。堂前有两株元代所植的参天银杏,古老的紫藤萝缠绕着银杏树,凌空而上,蜿蜒曲折,美妙奇绝。亚圣殿前的露台两侧各有一小门。东名礼门,通往东路启圣殿院;西名义路,通往西路致严堂后院的祧主祠寝殿西侧亦有一小门,通往西路的最后一处小院焚帛池。孟庙总计建有各型殿宇64楹,碑亭2座,木门坊4座,石坊1座。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这是一口大钟!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这八个字大有讲究:重臣千秋,皇帝万岁。据说这个臣字是故意写错的。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孟庙里面的古树历经沧桑!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历经沧桑,笑看世界。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这个亭子的顶冠是仿造皇家风格的。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亭子里是乾隆写的碑文。他老人家可是哪里有中国名胜哪里就有他撰写的碑文。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各朝各代名人撰写的碑文,可惜都已经风化了,基本都已经看不出上面写的什么内容。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孟母三迁的故事耳熟能详。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这是孟母的故居。。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我来到庭院之中。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朋友们都说这张照片极好。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作为一个经常为人上课的老师,我是很看重这两块匾牌的份量。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希望自己在经过孔庙、孟庙的洗礼之后,能够更有老师的风范和底蕴。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孔子与孟子有什么区别您知道么?为什么孟庙是亚圣庙?孔庙就是元圣庙了吧。。。


雁南归:从孔庙到亚圣庙——孔子与孟子的距离

孔子与孟子的区别西风颂孔子与孟子同为儒家文化的大师,都推崇的思想,都讲求仁者爱人,但是二者却有着较大的区别。  

首先,从两人的人格来看。孔子偏向敦厚,而孟子则偏向愤世疾俗。孔子作为儒家的创始人自然要以身作则,要别人大气,自己就得是个敦厚的儒者长者。这与孔子的人生经历有关,孔子早年家贫,作过吹鼓手,也放过牛羊,他是自学成才,因而他自然就养成了谦逊的性格,他向长者请教时也总是恭恭敬敬。成材后,他也将这种恭敬的习惯一以贯之,所以才有有教无类的思想,他要让年轻人少走弯路,对年轻人的教诲总是不厌其烦。他是老师,也是长者,所以,脾气暴躁的子路都会受他的影响,并拜他为师。宽恕始终是他的人生信条,如在陈国,被别人形容为丧家之犬,他都不生气。但在原则上则义正词严,毫不妥协。当他发现鲁国国君的臣子享受了不该他享受的音乐时,他也会说是可忍,孰不可忍。所以,孔子的敦厚中是蕴藏着凛凛正气的。 

孟子则不同,孟子更偏向愤世疾俗。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在那个时期内诸侯们交相攻伐,仁义早被抛诸脑后,兴灭继绝的传统也烟消云散,然而,神仙打仗,凡人遭殃,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孟子把个人与社会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他以解民倒悬为己任,自然是看不惯诸侯们的那一套的,百姓的血流在他的眼中,哀号回荡在他的心中,这更激起他的愤世疾俗。孔子也愤世疾俗,只不过他最大的愤怒也就是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孟子则不同,他是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孔子的愤怒是出世,孟子的愤怒是入世,是一股豪迈之情,自信之气,他越愤怒越要入世,正如孟子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从对后世文人的人格的影响来看,孟子的影响超过了孔子。  

第二,从他们对的看法来看,孔子是大厦的奠基者,孟子是大厦的建立者和完善者。孔子针对春秋无义战提出了思想,他并没有将的思想形象化具体化,还只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孟子则在的基础上将其形象为不忍之心,并建立性善论来对其进行论述,进而提出仁政的概念。由仁政是一种从社会道德到社会政治的一个飞跃,这种飞跃将能更好的巩固的观念,并能更好地施行仁政。第三,从具体的施政来看,孔子的施政纲领比较简单原始,孟子的施政纲领则详细具体的多。孔子治理天下,不外礼乐二端,他的礼就是不僭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的乐就是浴乎沂,风乎舞雩,沐而归,简单说来就是简政施仁。孔子也赞同发展经济,他很赞同管仲,他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他也赞同用适当的刑罚来惩戒,不过,他不赞成滥施刑罚。  

孟子则不同,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可诛杀独夫,虽多了点杀伐之气,却表现出其朗朗正气;他认为乐也当用来治理国家,古之乐犹今之乐,为君者当与民同乐,以此来教化百姓。孟子不赞同刑罚,只因战国时期各国刑罚太甚,他认为施刑是网民,他倒赞同教化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而他最赞同的是发展经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无夺其时,十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孟子的经济就是教养二大端,毕竟仓廪实而后知礼节。总的说来,孔子和孟子的不同大概就这三个方面,他们的不同主要是时代使然。

离开邹城孟庙已经是下午两点多钟,我们重新启程向着徐州进军。终于在下午五点到达,市区交通的拥堵与混乱实在是超出想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