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佰农,被证明了是耶稣传教布道的地方

标签:
基督耶稣传教布道伽百农以色列 |
分类: 旅游 |
6月26日(4)
以色列、约旦之行,最早震撼到我的就是伽佰农。之所以被震撼,是因为2000年前耶稣居住的地方,他岳母的房子居然都在我们眼前。当然所谓房子也就是黑乎乎的大石头,但是可以看出屋子的轮廓。
卫导在讲述的过程中我没有听得很仔细,因为注意力完全被不远处黑黜黜的建筑所吸引。在中国,原汁原味的古迹非常少,要么是破烂到不能产生一点想象力,比方说郑州城中的商代古城墙,要么就是修缮到飘着油漆味的虚假。你不能从中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洗礼。而眼前的2000多年前的建筑与村落,就这样真实地呈现在你面前,不由地产生迅速走近它的冲动。
作为两千多年前耶稣居住、传道的社区,伽百农每一块石头都是有出处的。而我也因为以色列之行,开始努力弄明白此宗教与彼宗教之间的关系。卫导左一个一个犹太教,又一个基督教,再来一个伊斯兰教,而且这三个教的源头都在耶路撒冷。那么耶稣又是谁?
耶稣2000年前生于以色列。现代文明把时间分为公元前(即基督前)和公元(即主年)的纪年方式来纪念耶稣的诞生。耶稣是基督教创始人。在基督教中,也称为耶稣基督(Iēsous Christos或Iēsous Christos)。基督为意为受膏者,指上帝敷以圣膏而派其降世的救世主,本为尊称,后常与耶稣连称。也有人称他为拿撒勒人耶稣。
耶稣最受争议的就是他一直声称自己就是上帝,直接干扰了律法。因而宗教领袖要求罗马政府处死他。罗马当局几次审讯都没发现耶稣触犯了罗马的法律。就连犹太人的领袖也承认,耶稣除了自称为上帝之外,完好地遵行了犹太人的律法。但他们还是以对政府不利为由,说服以色列南省的罗马总督彼拉多下令将耶稣处决。 耶稣残忍地遭到严刑拷打,然后双手被人挂起来,钉在一根水平的木梁(十字架)上。。。
伽百农,公元前140年时曾是塞琉古帝国下哈摩斯(犹太人国)的一个小渔村,公元前63年整个地区都被罗马帝国所征服。它位于加利利湖西北岸,约旦河西五公里。经过考古发掘,这里发现了村落和犹太会堂遗址,现在已经成为圣地一个很著名的地方。
伽百农(Capernaum)的正式名称应当是迦弗农(Capharnaum),前者的名是直到主后第五世纪才出现的。伽百农(Capernaum),是圣经中的地名,系加利利海附近一域,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今已成废墟。据称耶稣开始传道时,即迁居此地。
伽百农的犹太会堂,典型的罗马建筑风格。在一片黑色玄武岩废墟中耸立着这个白色大理石建筑非常显眼,显示着这个会堂的与众不同的地位。这也是当年主耶稣在伽百农传教的会堂。
“伽百农”这个名字,虽然不曾在旧约圣经出现,但这地方在新约时代甚为重要。主耶稣在自己家乡拿撒勒不受欢迎,就下到迦百农去,是他传道、事奉的一个中心,有不少神迹和重要的事情在这地方发生,例如治好彼得岳母的热病,在会堂赶逐污鬼,医治百夫长的仆人,呼召彼得、安得烈、雅各、约翰和马太,设立十二门徒等。但在后来,耶稣也提到了伽百农的灭亡,并得到了应验。那里提到:伽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将来必推下阴间。迦百农是现在的Kefar Nahum (希伯来文)或Talhum (阿拉伯文),Kefar 是乡村,Nahum 是那鸿,所以迦百农的意思就是“那鸿的乡村”。
至于“迦百农”这名字到底是纪念旧约先知那鸿,还是另有其人,至今仍难以查考。总之,“迦百农”如今已经成为圣地一个很著名的地方,1968年至1986年,两位法国考古学家Virgilio Corbo和Stanislao Loffreda发现一座犹太会堂的遗迹,证实是第一世纪的建筑,很多人相信这就是当年主耶稣在伽百农教导人的地方。
看着伽百农的古迹不由产生这样的联想:但凡领袖,在初始阶段大都不为舆论或社会所接受,因此一定是先在百姓之中活动、布道,被广泛接受以后有了群众基础后才能渐渐有影响力。而门徒就是耶稣的中坚力量。那么门徒在基督教中的含义是什么?
门徒(Disciple, Discipulus)一词,在希伯来、希腊及拉丁文,皆出自「学习」一字,在旧约中少见,且没有现在门徒或学生之专门从师的意义;先知、司祭及立法者不是「老师」,而是「证人」,是天主意旨的传述者。他们为尽这一职务主要的不是个人的天资或口才,而是天主的召选。他们的弟子并非真正的「门徒」,而是先知们的侍役。在新约时代,师傅及门徒的关系渐为明显,且有不同的意义:
1、普通说来「门徒」是指由某一位师傅受教而言。
2、较为狭窄的意义是指接受某人的道理,并按照道理的指示而生活,如法利塞人或若翰之门徒(玛22:16; 谷2:18; 玛9:14; 11:2)。
3、狭义的来说是指耶稣的随从者而言,格外是那十二位门徒。除了这十二位左右不离耶稣的门徒之外(惯常称之为「宗徒」),有更大的一批间中追随耶稣,以受其教的人。在这一批人中,提及七十二位门徒,曾被耶稣两个、两个地打发出去传教。
4、在宗徒大事录不时提到「门徒」,是指那些回头入教信奉耶稣的人而言,亦即是现在所说的「教友」或「基督徒」。他们应不时追随主耶稣的芳表,克己苦身,并甚至有时离弃自己的亲人,甘心接受他人的凌辱及恼恨。他们昭示世人的特征,是彼此之间舍己为人的爱情。若他们忠心耿耿,持久到底,将得到莫大的赏报,末日参与审判。
以色列的文化之旅在信徒来说是朝圣,对我们来讲是将努力清晰西方的宗教究竟是什么。诚如卫导所言:这是一个不断清晰又不断混淆的过程。。慢慢来吧。。。先还是请您看看我的摄影记录。
下面这张照片是伽百农犹太会堂的根据考古以后的还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