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之吊裆


标签:
吊裆行步窦老师 |
分类: 太极之窗 |
学生们只有看着摇头的份了。
问:这个动作怎么讲?
答:吊裆。
问:掉下去的掉?
答:不,吊起来的吊。
学生:老师啊,您不是要我们蹲下,蹲下再蹲下么,简直就是不断有掉下去的感觉,怎么是吊起来的吊呢?
那么到底什么叫吊裆呢?
窦:指练拳过程中,马步的大腿低于膝,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以及弓步后腿的大腿低于膝,大小腿夹角小于90度的形态。吊,指的是头顶上的百会穴与裆部会阴穴如有一线串,提顶可携起全身,吊裆后犹如井中打水,上面提起绳子,下面水桶即被吊起。要求胯根松开,臀部自然顺溜,既不前挺,也不后突,裆部松垂,腰肌宽舒,尤如悬吊一般。如此动静做势,轻灵而不漂浮,沉稳而不重滞。全身产生一种虚实交相运用的弹性,发放时才能做到力整。能提顶吊裆,就易做到“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拳友们懵里懵懂、七辛八苦地照着做。
打开双膝,两跨下沉,在腰胯与足下形成一个四边形谈何容易。两膝盖内侧有被撕扯的痛楚,自以为已经很低沉的跨被窦老师的一指禅略压,人立刻有塌陷的坠落感,身形开始前后摇晃,能坚持六十秒的就是大拿了啊。
这还不算变态。接下来的行步训练,窦老师要求继续在每一个步伐中贯彻吊裆之要求。哎,静态还没有搞掂,怎么又动态了啊。他什么也不说,就站在众人面前一个一个做给你看!顺步,右腿弓屈到有下跪之意,这个时候也要求吊裆,手臂还必须向前到极致,亲啊身体还要往后仰,要如临深渊稍纵就倒。窦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了,大家咋舌之余就东施效颦,习而仿之。尽管都没有做到位,但也一个个性命交关,一个击剑场馆犹如二万五千里长征,怎么也走不完了。
窦老师啊,为什么要吊裆啊?
窦:松膝吊裆时大腿根要松沉,膝也随之自然放松。臀部向前微收谷道上提,腰胯及脊背上肢各节劲力通畅、顺随,力达梢节。吊裆可使裆部开阔,胯容易圆转,身体总重心下沉,上虚下实,动转灵活,会阴部松中有紧,紧中有松,丹田之气聚而不散,裆胯随拳式做轻灵圆活运动。
“吊裆”是臀部前送,裆部有向前上翻之势,初习太极拳由于屈膝蹲腿,最易犯弯腰突臀等毛病,如能做到吊裆,自然就能克服了这些弊病,上能提顶,下能吊裆,头顶的“百会穴”和裆的“会阴穴”,一下一下,遥相呼应,可为日后畅通任、督两脉运行百脉创造条件,身法上掌握了提顶、吊裆,就易做到尾闾正中,支撑八面,也为气沉丹田奠定了基础。
在陈氏太极里扣裆也叫吊裆,就是裆口吊起,配合提顶,还有含胸拔背,将力量发出去。正所谓“牵动往来气贴脊”。扣裆时须双膝脚尖内扣,守住中门,小便处有上顶之意,屁股肌肉加紧,不可松懈,这样才能站得稳。同时要注意,裆口也不是一直扣着,该放时放,该扣时扣,要扣成活裆口才行,不然则成死裆口。
太极拳,咱们跟着窦老师亦步亦趋,从单式到行步,从形似再到吊裆,一样一样来,等能够真正神似,那就功夫自然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