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企业如何规避女性员工生育的难题

(2009-02-27 09:19:32)
标签:

杂谈

分类: MSN搬家
    人才市场报约稿,仓促中写了此文,不料反馈回来的信息不错,自己再读读也的确不错,就沾沾自喜地黏贴上来,与大家分享一下。

未雨绸缪  构建和谐 

女职工“三期”受法律绝对保护,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法律条文。之所以还会有如此多的纷扰,还是利益各方为自身权益的博弈。之前的各位嘉宾已经就女职工三期内工资发放标准的问题和审判实践的问题充分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我就站在企业HR的角度。来谈怎样合理规避用人尤其是用青年女性员工的风险。

生存是第一的,对企业与员工来说都是如此,只是可以凭借智慧去谋取最适合自身特点的生存方式。

首先,是要根据企业自身的行业特点,来框定男女员工的大致比例。比如我所在的软件企业,因为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一定是男性更合适些。但是女性也有细致、耐心、稳定、容易沟通等各种有利因素。

其次,对框架测算内的女性员工,从招募开始就拉开年龄、职务的层次,注意生育年龄、婚姻状况的错层安排。这样不至于产生一窝蜂待产的状况而影响经营。

第三,通过企业文化的软性操作,使女员工分外珍惜自己的岗位或职务,怀孕期间良好关心,产假以后即刻上班。哺乳时间给足,岗位效能保证。即便有些特殊情况需要请假的,只要周边环境良好,不会因为灵活处理而影响团队与本职工作。

第四,大家都喜欢用女青年,其实生育过后的女性是职业生涯真正的黄金时段。经验、处事都十分老练,需求十分现实,十分了解工作对象的需要,用起来更为顺手。国外航空公司、餐饮业小姐很少,大妈甚至外婆更多就是这个理。

当然知识型企业也有自己的特点,女性往往结婚晚、生育更晚。只要总体比率恰当,人文关怀适度,是可以避免“危机宝宝”之尴尬局面的发生。即便是危机宝宝来了,企业与员工也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的,谁也不能做沙漠中的鸵鸟,撅起屁股蒙了眼睛就万事大吉了。有这样多的纠纷产生,企业有责任:一味要求降低成本,忽略了社会责任与团队建设;员工也有责任:短期内利益最大化,功利心太切反倒两败俱伤。

未雨绸缪,疏导得当,还是能够构建和谐环境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