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访忆】“飞刀华”李纬:演员要有活儿
[资料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作者,剔牙望景编辑整理]
http://s12/mw690/0022uLyMty6SYqGhOfV7b&690
我们这一代人,现在都七老八十了,见面总会聊身体状况,长我几岁的见我总会说:“小孙,你身体状况还不错、蛮精神的。”我会告诉他们,我得益于前辈演员李纬的教导。上世纪六十年代他曾告诉我锻炼身体贵在“坚持”。我有腰疼病,每年都会犯上一两次,一发病就得在床上平躺十天半个月,才能慢慢恢复。2009年8月又犯腰疼病了,不知怎么搞的,左腿也发麻了,走路一踮一踮的,在爱人催促下我去龙华医院请骨科医生诊断。拍片一检查,说我的腰椎1至5节都有病变,因此左腿会发麻。后来我去徐汇中心医院找老朋友沈俊大夫,他让我做理疗——牵引,整整三个月,左腿不发麻了。我问沈大夫该如何解决这腰椎疼痛的病,他给我一个建议:“老孙,去游泳!要不然就等着开刀换腰椎。真的,没什么好办法。”我听从他的忠告:一坚持游泳,二睡硬床、不坐沙发,不提重东西,不突然弯腰捡东西。这样腰椎病大大改善,人也精神多了。六年来我一直记住李纬的教导:贵在坚持!像我们这种老人,要找个理由不去锻炼太方便。李纬的“坚持”一直鼓励着我。真的,我也想把李纬的事儿跟大家说说,让我们共同来怀念这位敬业的老演员。
互补
李纬和张莺这对夫妻都是上影厂的老演员,他们为中国电影事业作出了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我进上影演员剧团后,通过接触,发现这是一对性格互补的夫妻。李纬是内向型的人,寡言、好静;而张莺是个外向型的,好动、直筒子,这个脾气至今也没改。去年我去南翔众仁老年公寓见她,仍然这样。他俩也有一个共同点——好强、好胜,在演戏上都很努力,演的人物不管戏多戏少一定要出彩。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影厂演员都集中在永福路52号学习活动。一上午开会学习张莺有感发言会有三五次,而李纬一上午会一句话也不说,只有逼得每个人非得谈看法时,李纬才言简意赅说上几句,句句都说在点子上。
http://s15/mw690/0022uLyMty6SYqGkPP8ee&690
http://s4/mw690/0022uLyMty6SYqGoKmnc3&690
李纬张莺夫妇
有一件趣事我一直没有忘记,1964年吧,剧团领导想让大家有空锻炼一下身体,买了两条健身垫子。一天学习中间休息,我们几个年轻演员起哄,让我同学姚德冰、祁明远两个人在新垫子上比试比试。他俩都爱好体育,是摔跤运动员,就让他俩比俯卧撑。张莺、汪漪、保琪、二林几位女演员也来看热闹。俯卧撑对姚、祁二位来说是小菜一碟,两个人在垫子上一口气就是几十下,把我们都看愣了。演员任申突然起哄对张莺说:“老大姐,你要能撑两下,我请你吃饭!”张莺一看俯卧撑挺轻松,又好强:“小兔崽子看不起老娘,我撑两下给你看看。”大家很起劲:“好好,看张大姐表演。”任申对张莺说:“两臂要直。两腿也要绷直,像他们一样,你撑两下我就请客。”张莺涨红了脸一下也没撑起来:“嗨,还真有点难度。”“任申你这小兔崽子别高兴得太早,等我练练再和你理论。”把大家给乐的。我当时稍留意了一下,只见李纬站在不远处靠着柱子在吸烟,什么也没说,之后摇了摇头,笑笑进去学习了。
没想到两个月后一次学习休息,张莺拖着任申:“小兔崽子,上次说的俯卧撑还算数吗?”“大丈夫说话哪能轻易收回,你只要撑两下我就请客!”大家一起哄又来到垫子前,张莺对任申说:“看着我双手直吗,腿绷得直吗,数着!”蹭、蹭、蹭就是三下,张莺起身冲着任申:“服不服?”“大姐,我服,服,我请客。”“那好,去买两箱雪糕回来,今天参加学习的每人一根。”记得是我陪任申骑自行车到乌鲁木齐路冷饮店买回两箱雪糕,回团后发给大家,而且言明是张莺老师的胜利果实请大家共同分享。
1997年我去北京领政府奖,见到任申又提起这件事儿,任申也乐了:“渝烽你还记得这事儿。当时我太傻了,忘了张莺家里还有个坚强后盾李纬,张莺回家后肯定让李纬教她,猛练了两个月,不然女同志是很难俯卧撑的。”
冤案
“文革”中李纬不明不白在干校被隔离审查了三年,一场典型的冤案。
1969年年底,上影厂(当时是天马、海燕两厂)全部下奉贤五七干校劳动、大批判,去后不久就宣布李纬、陈述有严重政治历史问题隔离审查,不许回家。当时天马、海燕两厂分在两个营地,有一河之隔,工军宣队宣布纪律,互相不许来往,怕串联。李纬编制属海燕厂,张莺属天马厂,夫妻俩分开在两个营地。李纬隔离后,每个月张莺要为他送钱,送粮票、衣服之类的日用品。一开始这些都得交工宣队,他们不能见面,那些日用还要认真检查后才交给李纬。直到后来由我接待张莺,也允许他们见见面,互相之间也就报个平安。李纬对张莺说:“我一定让工军宣队把我的问题查清楚,还我一个清白。”张莺对他说:“多注意身体,家里的事你放心,有我撑着呢!”
当年在干校每月只能返回上海一次,休四天。李纬、陈述隔离审查没资格返回上海,大部队休息,开始是工宣队留人看管他俩,后来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了,大部队返回上海休假,我留下来陪他们俩,等大部队回来我再回上海休息。我帮陈述带回粮票、钱和一些生活用品,因此我跟陈述家里人也挺熟悉了。
这四天我们也比较清闲,早上可以多睡一会儿,也只能睡到八点,食堂八点半就关门,不起来没得吃。上午我们三人去我们三连的菜地浇浇水,下午可以睡个午觉。刚开始李纬、陈述跟我讲话很谨慎,陈述因为跟我比较熟悉,话还多些。后来更熟悉了,也就聊得比较多了,基本上陈述说得多,李纬说得少,偶尔插上一两句,笑一笑,在干校那些日子很少见李纬有笑容。两个人的所谓严重政治历史问题,现在看来尽是些莫须有的罪名,简直是天大的笑话。工军宣队说陈述干过特务、干过很多坏事。陈述多次告诉工军宣队和他同名同姓的人很多,解放后他知道的就有14个人,这14个人在何处、干什么他都知道。当然还有其他同名同姓的人,陈述并不知道。有一次批判会说陈述不老实,说他曾经在《集邮》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放毒,陈述如实汇报:这个陈述住在上海某地,是个喜欢集邮的人,也常常在杂志上发表文章,我跟他曾经联系过。
还有一次批陈述,让他交代1948年在东北干过什么坏事,陈述又如实汇报:我知道沈阳有一个叫陈述的人,他1948年干什么坏事我不知道。1948年我整整一年都在上海,白天在邮局上班,晚上演话剧、报幕、当体育解说,没有一天离开过上海,我不会分身术,请工军宣队调查。把工军宣队说得一愣一愣的。
李纬也是莫名其妙,说他在重庆参加过国民党特务组织,而且领过津贴,有花名册为证。工军宣队每次找他谈话,让他老实交代,李纬的回答就这么几句话:“我在重庆演戏拍电影,没有参加过任何组织,更别说领什么津贴。我相信党、相信组织一定会把我的问题调查清楚,而且我恳求组织一定要帮我查清楚,还我一个清白,不然我无法向妻儿交代,无法向家庭、亲朋好友交代。”
工军宣队为此去重庆外调过多次,只见一份特务组织领津贴的名单,上面有李纬的名字,其他什么也没查出来。当时工军宣队找我去分析案情,我曾提出过:李纬当年在重庆演话剧拍电影有点小名气,也许是特务组织为了向上峰多要点津贴,虚报了人头。工军宣队批评我头脑简单,说这不可能。李纬就这样不明不白在干校隔离了三年,最后又宣布解放,理由是查无实据。简直荒唐之极!
后来大队回上海休假,三连就留下我们三个人,我们常常会聊起以前拍电影的事儿,陈述会跟我们聊解放前上海滩的事。那时我才知道上海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那些事。陈述记忆力特好,讲很多老上海的事,听起来很扎劲。李纬你不主动问他,他不会夸夸其谈。我问他拍《飞刀华》,那些飞刀是真练出来的吗?他告诉我拍戏那会儿整天和杂技团的演员在一起,向他们学习飞刀、甩鞭子,每天起码练上六小时,的确练到八九不离十的功夫,不然拍戏心里没底,当时牛犇、朱莎都跟着练。我说,我看你演的好多戏,身体一直都很棒,这是长期锻炼的结果吗?他深有感触地说:干演员这一行,手里一定要有活儿,那就必须坚持练,除非你不想干演员了。现在在干校我不能明着锻炼,可我一直没有放弃过练身体,坐着、站着、去地里干活我都有意识地锻炼身体各部位的肌肉。我从小就喜欢体育运动,在北京市又常常去天桥玩,那些卖艺的都有绝活,我很羡慕他们,也偷着练。小时候还偏爱看京戏,特别是刀马旦的武功戏,爱看!反正有绝活儿的人我都挺佩服。要说锻炼,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主要看你意志强不强,能不能坚持。他这个教导我一直记在心间。
http://s3/mw690/0022uLyMty6SYqFZCf0a2&690
《飞刀华》剧组合影,左起:程之、李纬、李保罗、徐苏灵(导演)、牛犇、张贵福(摄影)、朱莎、魏鹤龄、王蓓
实际上李纬只要真正打开话匣子,还是非常健谈的,主要看他愿不愿意跟你说。他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告诉我1937年“七七事变”他离开北京赴四川求学,在途中结识了导演孙瑜,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孙瑜看他体格健壮,又一表人才,介绍他进了电影界,他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沈西苓导演的《中华儿女》,接着又参加了孙瑜导演的《长空万里》,和白杨、金焰、王人美、魏鹤龄一起拍戏。1948年他又在费穆导演的《小城之春》中主演章志忱,这些戏让他收获不小,开拓了戏路,而且从中学到不少表演的技能。1953年又和石挥一起拍《我这一辈子》,得到很多教益。谈这些事儿,他往往沉浸在深深的回忆之中。他十分感谢很多前辈帮助他成长。李纬是一个十分重情义的人,在干校那一段时间里,我从他身上获得不少知识。如今我能坚持游泳就得益他的教导,今后再老些也要坚持走走路,散散步,让自己活得更健康些。
敬业
李纬在我心目中是一位非常敬业的演员,看他演的电影总会感到十分过瘾,他塑造的人物总是十分精彩,令人叫绝。他能文能武,在上影演员剧团是一位多面手,能独当一面担任主角,又是很多戏里不可缺少的硬里子,为影片添彩加分。李纬的弟弟李农也是上影剧团的演员,小弟弟李志舆是上海戏剧学院的教授,也参加过多部影片的拍摄,因此他们被称为沪上影坛李氏三兄弟。
在我和他的接触中,他在表演上有很多精辟的见解值得我们回味、深思。
“演员要有活儿。”这是我常常听他讲的一句话。什么叫“活儿”?“活儿”就是有真本事,表演上有一套,塑造不同类型的人物有不同的“活儿”,符合人物身份、性格的“活儿”。实际上这“活儿”包含着生活的阅历,塑造人物的手段,表演技巧的运用,一个演员能展示多种性格人物内心世界。
他演的电影太多了,我举几部印象比较深的电影来看看他塑造人物的功力,也就是他说的“活儿”。在电影《飞刀华》中他饰演华少杰,一个身有绝活的杂技演员、街头艺人。李纬不仅展现了人物的绝活“飞刀”“甩鞭子”,还生动地刻画了人物善良、正义的品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这个人物塑造离不开李纬扎实的生活功底。北京天桥那些艺人的生活在他脑海中扎根很深,生活赋予他扮演人物充分的养料。他在影片中为了出彩,每次演出的出场亮相十分帅气,电影放映后,很多杂技演员都来向他请教出场亮相那种帅气劲儿。
在电影《舞台姐妹》中李纬扮演唐如龙经理,一个戏霸。对于这个反面人物他不作脸谱化表演,而是衣冠整齐、西装笔挺,打扮成上海小开的模样,风度翩翩,表面上对女演员们十分关怀亲切,而骨子里满肚子坏水。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谢芳十分称赞李纬的表演,说他一举一动都有精心设计,那手臂往上一伸,扇子一扇,动作漂亮极了。谢晋导演也十分欣赏李纬的表演,他曾对我说,年轻演员要好好向李纬学习。李纬对人物的行为都有周密的设计,人物行动线十分到位,李纬的眼睛很会演戏,瞟一眼、瞪一眼都是人物内心活动的展示。有一次我跟李纬聊天,他告诉我上海滩这些洋场小开,戏院子里的戏霸、经理人我可见得太多了,我把生活中见到这些人的特点都融进唐
如龙这个人物中去,所以这个人物性格展示得比较丰富多彩。
http://s9/mw690/0022uLyMty6SYqG8M1G48&690
《舞台姐妹》剧照
1985年李纬又在吴天明的《没有航标的河流》中饰演主角盘老五,这是一个长期生活在木筏上漂泊的船老大,演得十分动情,李纬的表演常常令吴天明激动不已。那场光屁股在河里游泳的戏,就是李纬精心设计表演的,充分展示出人物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当时这样的裸戏是有争议的,李纬从这个具体的人物出发,大胆地表演了这场戏,让人们看了十分动情,这就是李纬的“活儿”。因他出色的表演,荣获当年金鸡奖表彰奖。他在《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中也因表演出色,同时荣获金鸡表彰奖。这是对他表演的那些“活儿”最大的肯定。
http://s1/mw690/0022uLyMty6SYqG5Z0A50&690
《没有航标的河流》剧照
http://s10/mw690/0022uLyMty6SYqGf2PL79&690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剧照
更让人惊讶的是1990年,年逾八旬的李纬在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菊豆》中饰演一个性无能而又是虐待狂的染坊老板杨金山。这个角色几乎没有台词,李纬全凭眼神和丰富的内心感受将人物恶狠狠的变态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看后不寒而栗。这个人物充分展示了李纬的精湛演技,也是他“活儿”的最高展现。影片中有一场从楼上滚下来的戏,当时剧组考虑到他的高龄,准备为他找个替身来滚楼梯,他坚决反对为他找替身,他拍了一辈子的戏,从没有用替身这种事儿。他说,演员演戏不能找替身,从楼上滚下来这中间有戏,怎能让替身来演呢?这是充分展示演员“活儿”的时候。他硬是从楼上滚下来,中间还停顿了一下,展示人物的倔性子,这场戏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动情,充分展示了一个老艺术家的勤奋、敬业精神,让人肃然起敬!这就是李纬一辈子追求的——演员要有“活儿”。
http://s8/mw690/0022uLyMty6SYqG3dcj77&690
《菊豆》剧照
李纬对电影这份事业的热爱还表现在他从来不挑戏,不管戏多戏少,只要戏里需要,他就会努力去完成。什么名啊、利啊他从不去考虑,他就知道“要出活儿”。所以在上影演员剧团中他也是一位多产的演员。
有一件事让人十分感动。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贝尔托鲁奇来中国拍《末代皇帝》,他曾经看过很多中国电影,他让助手来中国找到1948年主演《小城之春》章志忱的演员,还要找到1985年《没有航标的河流》中扮演盘老五的演员,没想到相隔近四十年的这两部戏的主角竟然是同一个演员李纬。贝尔托鲁奇到中国后见到李纬十分激动,一个年逾八旬的老演员还那么精神,还在为中国电影作出自己的努力。后来李纬在电影《末代皇帝》中扮演一个老旗人,两场戏、几个镜头,可李纬演得十分生动,一个没落、凄凉的老旗人让人看后难以忘怀,我现在脑海中还能浮现这个穿得破破烂烂、敞开上衣露出胸脯的老人孤零零地站在那里……
李纬年过八十之后还先后参加拍摄多部电影,电视剧如《少爷的磨难》《佛光侠影》《当代小侠》《神禾塬》《风雪夜归人》……
1997年李纬拖着病体从上海坐着轮椅去北京参加《费穆导演电影研讨会》,他忘不了这位前辈对他的关爱,是费穆导演选中李纬出演影片《小城之春》的男主角“远方来客”章志忱,为他开拓了戏路子,李纬绝不会忘记和他共同拍戏的老一辈演员,他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演戏的“活儿”。他敬重张翼、金焰、石挥等一大批演员,他们都是有“活儿”的演员。
http://s2/mw690/0022uLyMty6SYqGbQtP11&690
《小城之春》剧照
李纬好学习好琢磨也是出了名的。有一次他跟我聊起译制片配音的事儿,他说在译制厂配音是学习外国演员表演的绝好机会,他曾经到译制厂参加过多部影片的配音工作,如《黎明前的战斗》《不可战胜的人们》《偷自行车的人》《罗马——不设防的城市》……他看了美国演员史泰龙主演的几部影片后十分感慨,对我说:人家美国演员,那才叫真有“活儿”。他十分钦佩史泰龙。我跟他开玩笑:“你是中国的史泰龙。不!你是中国的李纬!”他不停地摆手,“差远了,差远了!”他敬业又十分谦虚,我想真正的好演员都会有这样的素质,这样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出“活儿”。
有一次我见到张莺老师,她告诉我,李纬2003年中风了,都是气出来的。李纬是个充满血性的人,年轻时就见不得欺侮人的事,路见不平之事他就会拔拳相助,肚子里搁不下事儿。那时候年轻气盛,脾气也暴躁过,随着年龄增长慢慢收敛了。可是很多看不惯的事还是会常常让他生气,他这种性情到了老年也常常会失控。他是一个在艺术创作上十分严谨的人,到了摄制组,很多现象让他看不惯,他生气,生闷气:怎么能这样拍戏?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塑造的角色?最后气成中风。2005年8月21日上午,他告别了亲人,告别了他一辈子喜爱的电影事业,离开了我们,享年86岁。
这就是一个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李纬,一个一辈子爱电影、一辈子敬业的李纬,一个永不间断出“活儿”的李纬,一个为中国电影事业献身的李纬,一个值得我们永远怀念的李纬!
[2015-06-08
上海采风孙渝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