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十大经典电视剧之《血疑》(日本)
[资料文章、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创,鲁西北编辑整理]
上个世纪7、80年代,大量优秀的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在中国各个译制片厂,一部部优秀的电影在我们的配音老师演绎下变成人们心中永恒的经典,做为一个生于60年代的人,很有幸能欣赏到这样来自各个国家的优秀杰作。而且这些电影的音乐或歌曲,也同样成为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美好记忆......
http://s6/mw690/0022uLyMgy6GFtD4Lprd5&690
《血疑》拍摄于三十八年前,在中国首播也快三十一年了,真的是“阔别”!
上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年轻人也许很难想象一部电视剧的播出所造成的万人空巷的轰动效应。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看了《血疑》,第一次知道世界上有白血病这种(当时的)不治之症;不知有多少人,因为看了《血疑》,第一次想知道自己和家人的血型,并且对自己是否父母亲生突然心怀疑窦的也不乏其人
因为看了《血疑》,神州大地开始流行“幸子衫”和“光夫衫”;因为看了《血疑》,大江南北都在传唱它的主题歌《谢谢你》,不懂日语,就用汉字注音学唱,“瓦踏西露,这一瓦拿”,当年我手头也有这么一份别致的歌词;我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报纸(那时的新闻媒体绝不像今天的媒体这么“八卦”这么“娱乐至死”)曾经报道过一位少女观众因为剧中的大岛幸子最终被病魔夺去了生命,悲痛过度而自杀。由此可见,该剧的剧情发展和人物命运,是多么地牵动、打动观众,演员的表演多么具有艺术感染力了。
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的影视作品,最早被引进到中国的并非《血疑》,在此之前有电影《绝唱》和《风雪黄昏》,但是,对于当时的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正是《血疑》在中国的播出使他们广为人知,几乎家喻户晓(不排除个别年纪大记性差或者不识字的人虽然早已熟悉,却叫不上他们的名字),并深受喜爱。
那个时候似乎还没有“专业”的追星族,如果有的话,绝不仅仅是年轻人。据说,山口开始对三浦有特别感觉的萌芽,也发端于拍摄《血疑》的时候。山口的自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一次,在晴海码头拍外景时,有一个我把头埋在他怀抱里的镜头,透过他厚厚的毛衣,我听到响在耳边的他的心跳声,我想,‘假如我成了以特别的感觉能够倾听这跳动的女性……’这是千真万确的恋爱的体验。”
而相良光夫这个名字至今能带给我们的最具象的记忆,便是他穿着高领毛衣微笑着的形象。是的,正是通过《血疑》这样优秀的影视作品,使我们认识并熟悉了三浦友和与山口百惠这样优秀的演员。事隔二十多年,当中国的电视台又将播放《血疑》,我们对于这对当年的金童玉女,如今的恩爱夫妻,有的不仅仅是喜爱,更多的应该是敬意,还有深深的祝福!
80年代的一部《血疑》,在黑白电视年代可谓家喻户晓,而此后20余年的时间里,开山之作之作被数次借鉴模仿,以家庭伦理和血缘关系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也纷纷延续了《血疑》式的人物命运模式:“医院掉包”、“兄妹之恋”、“不治绝症”、“绝望爱情”成了电视剧中屡见不鲜的桥段,而这些永恒经典的“相似形”,也惹得无数观众潸然泪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