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2024-08-04 10:19:17)
标签:

殷墟宫殿

妇好墓

甲骨碑廊

甲骨窖穴

甲骨碑林

参观完“殷墟博物馆新馆”,还有“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不能忽略,前者是精品荟萃的博物馆,后者是考古发掘现场和遗址。二者缺一都不敢说对殷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 洹河对岸的殷墟博物馆新馆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距离“殷墟博物馆新馆”非常近,在洹河两岸各据一方,可清晰对望。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 殷墟——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位于安阳西北郊,横跨洹河两岸,是商代后期的都城遗址。公元前约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今安阳市西北小屯村一带,史称殷。殷历经八代十二王,共255年。

殷墟定都安阳距今已有3300余年的历史,其更重要的历史价值在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被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4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正门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5 遗址导游图

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又称为宫殿区,为殷墟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考古发掘始于上世纪30年代,目前,已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80余座,这里既有宫殿、宗庙、祭坛,还有手工作坊、甲骨窖穴、祭祀坑、车马坑、王陵贵族墓、陪葬墓等。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是中国考古学发展的摇篮。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6 甲骨文发现地、殷墟博物苑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7 司母戊鼎(后母戊鼎)

眼前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司母戊鼎,现称后母戊鼎。你看它形制巨大,雄伟庄严,工艺精湛,气势非凡。商后期铸造,1939年出土于此地,真品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商代高度发达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属国家一级文物,镇馆之宝,名副其实的大国重器!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8 “妇好英姿

在殷墟宗庙宫殿遗址附近,伫立着一尊妇好的汉白玉雕像,只见她一身戎装,披甲执钺,目光炯炯,傲视前方,威风凛凛,英姿飒爽……

妇好是殷王武丁的配偶,是中国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巾帼将军,受人尊崇的女英雄。在古代,斧钺主要用于治军,是军事统率权即王权的象征,这也说明妇好在殷商时期地位之高,权力之重。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9“妇好”铭文(甲骨文)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0 妇好墓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1 入口侧面外墙上有“殷墟妇好墓”介绍

妇好墓1976年发掘,它是一座墓主人身份清楚、没有失盗、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随葬品有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陶器、象牙制品等,共计1900余件,此外还有货贝6800余件。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异常精美,其中多件青铜器上面铸有妇好的铭文。

妇好生前是带兵打仗,驰骋疆场的女将军,生活于公元前13世纪后半叶商王朝武丁时期。妇好的逝去,令殷王武丁痛惜万分,予以厚葬。为祭祀妇好,还在其墓圹上修建了宗庙建筑,即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妇好庙号为,铜器铭文中又称司母辛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2

现在从那个灰石建筑的小门进入妇好墓,沿阶梯而下,去探访3000多年前妇好的长眠之地。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3 妇好墓随葬器物列表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4 妇好墓内布局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5 妇好墓内布局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6 遗骸证实殷代实行殉人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7 妇好墓内陪葬品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8 妇好墓内陪葬品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19 司母辛铜觥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0 象牙杯、铜鼎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1 妇好墓全景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2 毛主席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一日来此视察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3 殷墟博物苑甲骨碑廊

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的西部区域,一眼就能看到那一排排朱红色配有黑色纹饰的廊柱,这些廊柱和布满甲骨文的墙壁形成了走廊,这里就是殷墟博物苑的一大景观——甲骨碑廊。甲骨碑廊全长302米,整体呈L型。

漫步在长长的碑廊里,望着那些镌刻在墙壁上的甲骨文字,仿佛穿行在遥远的殷商时代,殷商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深邃的殷商文化触手可及。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4 殷墟博物苑甲骨碑廊

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鼻祖,它反映了我国古文字会意、象形、形声等造字规则,开后世汉字之先河。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5 甲骨文写意书法展

碑廊里以整面墙壁展示着牛元英先生的“甲骨文写意书法展”。所谓“甲骨文写意书法”就是在保持甲骨文原来字形的前提下,使用毛笔书写,尽量用象形的手法表达出甲骨文字的本意。书法展将展示的甲骨文分为四个单元:人体、人体器官、自然、人的行为。

对于没有专业知识的普通人,甲骨文难懂如天书。而把甲骨文用象形的法书写出来,并附加释文,题写诗句,镌刻在墙壁上,甲骨文就变得形象逼真,妙趣横生了。由此可窥见汉字演化的最初样貌,使人能直观地认识甲骨文,了解殷商时期的社会背景与文化。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6 与人相关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7 人的行为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8 动物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29 自然、日月星辰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0 甲骨文十二生肖

看看您在甲古文中的形象吧。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1 甲骨文姓氏对照表

对照表中找到您的尊姓了吗?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2 殷墟YH127甲骨窖穴

在殷墟博物苑YH127甲骨窖穴展厅,可以看到1936年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这里出土了万余片甲骨,是殷墟历次考古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弥足珍贵,意义非凡。YH127甲骨窖穴被称为“中国最早的档案库”、“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3 YH127堆满甲骨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No.34 YH127甲骨保存很好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5 甲骨占卜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6“卜辞用语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7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8 甲骨文发现的重大意义

甲骨文的发现不仅将绵延了近600年的商代历史清晰呈现于世,更重大的历史意义是将中国有文字记载、有据可查的历史向前推进了约1000年。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39 甲骨碑林时光穿越3000年——殷墟宫殿宗庙遗址

↑ No.40 甲骨碑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