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窥海昏侯*纵览大汉风

标签:
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刘贺其人海昏文物刘贺墓园 |
四月底去南昌,接连几天淅沥沥缠绵绵的雨
去哪个自然景区景色都会大打折扣,令人扫兴 ……
百无聊赖翻看手机,忽然“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跃入眼帘,对呀!下雨天逛博物馆真是最佳选择了,阴雨连绵雷鸣电闪何奈我也!说走咱就走,于是便有了以下行程。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大塘坪乡观西村东南,遗址大门口的“西汉遗韻”主题雕塑金光闪闪,王侯座驾四骏奋蹄,迸力勃发,彰显大汉雄风,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
No.1 No.2
王侯座驾四骏奋蹄
No.3
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全景图
海昏侯国遗址全景图显示,考古遗址范围很大,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目前已经开放可以参观的有:海昏侯国遗址博物馆、海昏侯刘贺墓园。此外还有海昏侯国国都紫金城遗址等其它大片区域正待发掘,尚未开放。No.4
No.5
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进入博物馆,大厅正中是第一代海昏侯刘贺的塑像,整面背景墙上那巨大浮雕像一幅铜质画卷,描绘呈现出海昏侯国2000多年前的往昔盛世,威仪气象。No.6
No.8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2011年开始发掘,是中国迄今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好、内涵最丰富的汉代侯国遗址,堪称一部反映汉代鼎盛时期璀璨文化的百科全书。截止2019年2月,海昏侯国遗址共出土珍贵文物1万余件(套)。随着大批珍贵文物重见天日,消失了2000多年的海昏侯国逐渐清晰重现人间。我们也有幸撩开神秘面纱,一窥2000多年前的国度,翻看西汉214年历史间的短暂一页。
博物馆设有金色海昏、书香海昏、丹漆海昏、遇见海昏四个展区,展览陈列海昏侯国遗址各类出土文物1200余件。No.9
No.10
紫金城——很好听的名字,它是西汉海昏侯国的都城,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分为内城和外城,双重墙体,保存完整,建造年代明确。No.11
博物馆的出土文物种类丰富,技艺精湛,流光溢彩,令人惊叹。No.12
No.13
鼎是古代最重要礼器,夏商周秦汉延续两千多年,被视为传国重器,也是王侯贵族等级、身份和权利的象征。
此鼎铭文清晰“昌邑籍田铜鼎,容十斗,重四十八斤,第二”,它是刘贺父子任昌邑王时举行“籍田礼仪”的实用礼器。籍田礼是西汉最重要的礼仪活动之一,每年春朝廷都举行盛大的籍田礼,百官贵族均须参加,皇帝祭祀先农后亲自耕田,意在“祈年”和“劝农”。No.14“昌邑籍田”青铜鼎铭文
考古发现确定,海昏侯主墓的墓主人是西汉第一代海昏侯刘贺。在他的墓中出土了数量惊人的黄金和金器,包括金饼、马蹄金、麒趾金等。2000多年光阴逝矣,唯有黄金依然奕奕生辉,光耀夺目。No.15
No.16
棺内琉璃席下有100枚饼形金(5列 ╳
20行)
No.17
No.18“马蹄金”和“麟趾金”
这种底部椭圆,内部中空,形如瑞兽麒麟之足,故得名“麟趾金”。“马蹄金”和“麟趾金”主要用途是帝王用来赏赐效忠的皇室宗亲和功臣。No.19
No.20“刘贺”螭纽玉印
棺内发现一枚印章,阴刻篆书“刘贺”二字清晰可见,正是这枚貌不惊人的和田白玉方寸之印,最终成为揭示墓主身份和准确断代的最直接证据。No.21
“西汉皇帝世系表”清晰地记载了西汉始末。中国历史上的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是汉高祖刘邦击败项羽之后建立的王朝,定都长安。西汉上承秦朝,下续东汉,共历14帝,享国214年。西汉在汉武帝时期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对外开拓疆域,奠定汉武盛世局面。自汉元帝后,西汉皇权旁落、开始走向衰败。公元8年,外戚王莽废西汉末帝,西汉灭亡。西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
“西汉皇帝世系表”中那个圆形标识“8
刘贺——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是西汉的第8位皇帝。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无子。年轻的昌邑王刘贺被拥立为帝,但刘贺确实不是块帝王料,据说他不学无术,不务正业,整日饮酒作乐,荒唐无度。见刘贺如此不堪,难以担负国之重任,大将军霍光联合众朝臣将刘贺废黜。刘贺在位仅27天,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遂得名“汉废帝”。难怪在位时间是“公元前74年”没有年代时段呢。No.22
刘贺被废后,削帝为民,幽禁于昌邑(山东昌邑郡)故地,但享有食邑(即古代君主赏赐臣子封地,以此地租税作为其俸禄)。公元前63年,刘贺迁居豫章(江西豫章郡)汉宣帝刘询封他为海昏侯,形成海昏侯国。公元前59年,刘贺病逝于海昏侯国,终年34岁。刘贺一生历经了王、帝、民、侯四重身份,起伏跌宕,史上绝无仅有。No.23
有关海昏、海昏侯国、海昏侯,似乎有些混乱,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海昏:是西汉豫章郡县名,豫章郡范围大致包括现在南昌市新建区北部,周边的六个县,以及鄱阳湖西南部。
海昏侯国:受封在海昏县境内,位于现在南昌市新建区北部,紫金城遗址就是当年海昏侯国的都城。海昏县与海昏侯国是两个并行的体系,海昏县是汉高祖刘邦时期的一个行政区,而海昏侯国是西汉分封制体制下由皇室成员在海昏县建立的侯国。由此可见,海昏县比海昏侯国地域大很多,侯国不能干预县的行政管理。
海昏侯:海昏侯国的国君,是西汉所封爵位,后世承袭,共传四代,一直延续至东汉。刘贺就是由汉宣帝册封的第一代海昏侯,食邑四千户。
博物馆展出的海昏侯墓及车马坑出土文物,真实再现了西汉时期高等级贵族的生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下面随我一起慢慢参观,细细品鉴吧,保你移步流连
……No.24
No.25
焚香器具,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No.26
青铜釭灯
No.27
No.28
No.29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500多年的诗歌300余篇。先秦时被称为《诗》,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
这些“海昏简牍”是出土文物中学术价值最高的,共计数千竹简和近百木牍,使多种古代文献2000多年后重见天日。竹简中发现有《论语》、《礼记》、《诗经》等现代人知晓的内容,非常珍贵。No.30
海昏侯刘贺,皇室贵胄,出行豪驾,钟鸣鼎食,食不厌精,器不厌羙,衣佩华贵,好古赏珍。从物质生活到精神层面,处处彰显大汉雄风,尽展王侯威仪。透过展出的众多稀世珍宝,可一窥当年海昏侯国的殷实财富。No.31
No.32
No.33
西汉礼仪制度基本沿袭了秦朝礼制,其中的车舆(车辆,车轿)制度也是一项重要礼制。车舆制度目的是规范用车,拥有等级分明、易于管理的用车制度,规定了上至天子下至大小职官车舆使用的不同等级。《后汉书
海昏侯刘贺是王侯,出行驾四符合礼制,这从车马坑出土的20匹马5辆车来看,正好是4匹马一辆车,更证明墓主人身份是王侯。
实用车马陪葬坑出土了大量工艺精湛的青铜车马器,雕刻纹饰精美、鎏金错银,显示出西汉手工业高超的工艺水平。No.34
No.35
No.37
这件让人眼前一亮的叫“当卢”,是古代系于马头部的饰件,放置在马的额头中央偏上部,也就是马鼻革与额革部位交接处,其形式各异,西汉时期多为铜质。当卢也是权贵的象征,纹饰越繁复工艺越精湛,主人的身份越高贵。
出土的80多件当卢中属这件最精美,保存最完好。采用了铜质错金工艺,整体布满神兽吉鸟和美丽花纹,其中有白虎、交龙、凤鸟、鸾鸟、祥云、山等。这里共展出4枚当卢,其它几枚上面还有太阳、月亮、玉兔、蟾蜍、鱼、麒麟、羽人等,其内涵深奥,反映了汉代人对宇宙的认知及渴望长生不老、死后升仙的愿望。No.38
No.39
海昏侯的日常生活
No.40
No.41
整套的铜编钟
No.42
整套的铜编磬
No.43
No.44
漆器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绵延已近八千年。出土的海昏漆器两千多件,蕴藏着西汉工匠的卓越智慧,折射出当时的审美情趣、人文精神、社会风情。反映出西汉漆器制造高超的工艺水平。No.45
No.46
No.47
No.48
No.49
No.50
此樽纹饰由金箔贴成,两侧有对称的青铜衔环,银扣黄耳,是汉代的贵重漆器,为高等级贵族专用。No.51
No.52
龙形剑盒
No.53
漆画盾(兵器)
No.54
漆画盾(兵器)
No.55
椭圆形漆盾(兵器)
No.56
海昏侯墓还出土了一件奇特的神兽玉饰,原是主椁室内一个圆形漆盒上的配饰。在汉代它叫做“方相氏”,是驱疫避邪的神仙,此前从未发现过。看这“方相氏”的独特造型和表情,是不是很有喜感呢?No.57
海昏侯刘贺墓园也向公众开放,这是史上保存最完整的西汉列侯墓园。从墓园到墓葬区,再到都城遗址,将内涵最丰富的西汉海昏侯国展现在世人面前。No.58
刘贺墓园入口
No.59
刘贺墓模型
No.60
No.61
墓园内可看到还有很多长满绿草的封土堆,那些都是海昏侯家族的墓,保存完好,从未发掘。这里还有多少历史秘密尚未揭开?还有多少文化瑰宝未见天日呢?
再见了西汉海昏侯国,能一睹你的真容不虚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