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高校两次院系大调整

(2012-05-22 07:42:39)
标签:

高校

院系

调整

教育

分类: 教育

中国高校院系调整已在中国大陆进行了两次,分别是1950年代初期将大批综合性大学拆分和1990年代开始的大量高校合并。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国外模式的发展历程。一般所说的院系调整仅指1950年代的那一次,而1990年代开始的高校合并尚无同用说法。

第一次是在1950年代初期,中央决定重建教育体系,于是将大批原有综合性大学内的院系拆分,并重组成为新的专门学校。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习借鉴了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且受其正反两方面影响。狭义的“院系调整”通常仅指第一次。  

第一次:苏联模式的调整

1950年代初期,由于政治气候和实现工业化的压力,也由于苏联教育模式(一种国家集中计划、中央政府各部委和省级政府分别投资和管理的体制)与中国传统教育价值的某种相容性和一致性,新政权通过改造旧教育,重建教育体系,否定欧美式教育制度而移植苏联模式,院系调整即其产物。调整方针是撤去综合性大学中设立的专门学院,建立独立的专门学院,以适应当时国家经济建设急需专业人才的现实需要,这使原来的综合性大学被拆分,若干重要组成部分或者与其他院校的系科合并成立新的学校,或者调整出省(市)与外省(市)部分学校的系科合并成立新的学校。例如四大工学院——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例如现在北京学院路上的八大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原北京钢铁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原北京地质学院)、原北京医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又如,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合并创建不久的武汉大学医学院,重新命名为“中南同济医学院”。又如,整合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海洋学科而组建的山东海洋学院(现已发展成中国海洋大学)。

此次院系调整,中国的高等院校数量大幅增加。本次院系调整造成了诸多问题。原综合大学成了文理学校,与新建的学校,在本质上与原来高校的传承在实质上并无差异,然而继承了原来校名的文理学校常以原来院校正宗继承人自居,造成了校友归属混乱不清等问题。南京工学院更名为东南大学,与南京大学争夺校史校友便为其中一个经典案例。而后来所谓的综合性大学,实质为文理学校,新建大学,多数也属于专业性较强的文科或者理工科苑小,全国大学多数学科单一,发展不均衡。

第二次:欧美模式的调整

1992年起,由于观念上的转变,以及苏联解体等影响,中国逐渐开始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布局结构调整,即由原先的苏联模式向欧美模式(主要是美国模式)转变。

高校合并实际是一种教育资源的重组,是联合办学、优化资源配置的最高形式,是体制改革中体制变动最深、涉及各方利益最深的一种形式。于是许多专门学院更名为大学,并将学院内部分科系扩建为学院,以完善大学的综合性。教育部也开始批准将部分高校并入原有的部分学校,或由若干学院合并而成立新的大学。如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并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医科大学并入复旦大学,杭州四所校区分散的高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华中理工大学与同济医科大学合并,更名华中科技大学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