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有故事的教育》有感
(2019-10-18 09:45:13)读《做有故事的教育》有感
之前听说过王维审老师的书很值得一看,说的话很有道理,于是就利用假期拜读了一下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读完之后觉得深深地佩服他。
王维审老师说:“故事是一种柔软的教育,故事中的温暖可以带给学生爱和鼓励,在不知不觉中作用于学生的心灵;故事是一种无痕的教育,故事中的细节可以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一种暗示,甚至是一份解决方案,从而让学生的行为发生正向的转变;故事还是一种教育艺术、智慧和策略,故事中的隐喻被充分发掘并科学设计以后,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认识、改善行动,获得专业上和心灵上的双向成长。”我非常认同用故事去记录学生的一点一滴,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用爱心去教育孩子。对于品行端正、成绩优异的学生,我想每个老师都是爱的,但是对于一些总是惹祸、成绩不好的学生,老师们也都是头疼的。对于后进生,我总觉得是个巨大的麻烦,有时会想他要是不在我们班该多好啊,但这样的想法是不切实际的,也不对,正因为有了后进生,才有我们教师存在的意义,如果每个孩子都是聪明伶俐的,那还要我们老师做什么呢?
还记得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孩子“小灰灰”,个子不高、大眼睛、白皮肤,看上去挺可爱的一位小男孩。但是没过多久,我就发现,我被他的外表欺骗了,他上课没听几句便蠢蠢欲动起来,左戳戳右捣捣,一会儿把后面同学的书偷偷藏起来,一会儿抢同桌的橡皮,有时还会大喊大叫,毫不顾忌正在讲课的老师;下课更是为非作歹,经过别人身边手一甩,别人不小心碰到他,他一定要还手;今天捉麻雀,明天捉蜜蜂;下雨了就去外面踩泥巴玩;打了上课铃还在外面溜达,别人迟到了就使劲关门……要说他的“劣迹”,那是数不胜数啊!
要说这么一个小孩,身上这么多坏习惯,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家庭因素肯定有。通过了解,小灰灰是由爷爷奶奶带的,平时对孩子是十分宠爱的,也可以说是溺爱,他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事事顺着他,长此以往,就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凡事他最大,什么都听他的。
但是学校不允许啊,不是你想怎样就怎样,于是他这样的性格使他与其他学生格格不入。不是今天你打小报告,就是明天他打小报告,小报告的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小灰灰把我怎么了。一开始我苦口婆心,耐心劝导,但于事无补。当我从书中看到“无端招惹同学、偷拿别人东西的孩子都是缺少集体归属感的表现”时,才恍然大悟,是呀,还记得有一次,没人和小灰灰玩,他委屈地跑来和我说没人愿意和他玩。我拉着他的手,走到其他小朋友身边说:“小灰灰想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大家欢迎不欢迎呀?”小朋友都是健忘的,才不会记得之前小灰灰欺负他们的事,个个都说好。事后,我找小灰灰聊聊天,我说:“你看,平时你经常欺负别人,但他们都没放在心上,还是愿意和你做朋友,和你一起玩,以后,你还要欺负你的朋友了吗?”小灰灰默默地摇了摇头。
在各科老师眼中,小灰灰是一个肆意地扰乱班级纪律,给老师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的“捣蛋鬼”,但是,他内心很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许和赏识。有一次,我让全班坐好,看谁坐得最端正。没过多久,小灰灰就插嘴了:“老师,你怎么不看我呀?”我这时才看向他,发现他坐得很端正,因为他插嘴,我就没理他。于是我转眼再看向其他同学时,他又插嘴了:“老师,你怎么又不看我了?”我这才意识到,他多么想引起我的关注,多么想我表扬他、肯定他。平时我总是听到其他小朋友说小灰灰这不好那不好,连我自己都给他贴上了“捣蛋鬼”的标签,却忽视了他其实也有闪光的地方,他也想得到老师的认可。
从那以后,我只要看到小灰灰表现好的地方,就及时表扬。有一次上公开课,幼儿园的老师要来听课,我们几个老师给小灰灰做思想工作,说幼儿园老师来看看小灰灰上课是不是有进步了,是不是比幼儿园乖了,像不像一年级的小学生了,还是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那一堂课,他坐得比谁都端正,听得比谁都认真,举手也积极了。课后,我当着全班面表扬他,大家给了他最热烈的掌声,他笑得大牙都露出来了。
对于后进生,我们更要用真诚的爱去教育他们,把他们当做朋友,去了解他们,或许你把他们当朋友时,他们也愿意敞开心扉和你交流,告诉你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你对学生的关爱,学生是能感觉到的,只要真心付出,学生也一定会真心喜欢你的,利用你的人格魅力,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该以王维审老师为榜样,做一名有故事的老师,做一名会写故事的老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