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爱娟的作业-让低年级的班规“活”起来-国培计划-2010年“知行中国”
(温爱娟老师的,给自己看看,希望能用到)
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童谣很喜欢,往往在入学两三个星期,就能够接受一些初始班规了。
一、童谣让班规的形式活起来。
童谣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尤其是孩子们的喜欢,许多人都是说着童谣、唱着儿歌长大的。在一代代人的口耳传诵中,简洁明快,朴实风趣,琅琅上口的童谣已成为孩子们最初的快乐体验和相伴一生的温馨记忆。用童谣编写班规,往往很容易地让孩子喜闻乐见,班规的记忆、推广也就轻松自如了。
比如,节约用水,我就编了一首:
水龙头,哗哗哗,
小朋友们爱惜它,
不用水时关掉它。
上下楼梯时也编了一首:
上楼梯来靠右走,
下楼梯来靠左走,
遵守规则好队友。
课堂纪律也编了一首:
铃声一响,要进课堂,
身体坐直,眼看前方,
学习用品,摆放桌上,
老师来了,问候响亮,
不吃零食,专心听讲,
可爱玩具,不进课堂,
回家以后,再去赏玩。
读书写字的姿势也有一首:
坐时身挺脚踏地,
读书写字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书桌一拳远,
手离笔尖一寸远。
这些班规编好之后,我利用课前5分钟、班会队会、早读、课间休息时间带领孩子们朗读背诵,还让孩子们说说是什么意思,应该怎么做等等。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童谣很喜欢,往往在入学两三个星期,就能够接受一些初始班规了。
为了让这些童谣式的班规深入人心,我还把这些童谣式的班规印成一张张小卡片,过塑之后用绳子穿起来,发给孩子们。因为读起来有趣味,小朋友们在课余时间都喜欢拿出来背诵。童谣式的班规内容使学生明白了班规里的每一个小要求,心中有了底后,执行班规再也不是盲人摸象了。
二、游戏让班规的内容活起来。
在小学生教育中,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几乎是每一个孩子,都十分遵守他们自己的游戏规则;即使是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一旦到了游戏中间,也变得中规中距。
我曾经看见一个调皮的孩子,独自一个人站在操场上。我问他干什么,他说他被敌人俘虏了,地上一个圈是牢房,他不能够走出去。我说,他们没有看见,你为什么不能够走出去呢?他说这是规定,如果他不守规定,以后就没有谁跟他玩了。所以,他得“守住”自己。
这件事情给我影响很深,可以说,孩子们的规则意识,就是在和同伴游戏中获得的。不守规则,他们就要失去朋友,失去活动的机会。如果我们的班规赋予了游戏特色,那么,孩子们认识班规、遵守班规不是更容易了吗?于是,在此后的工作中,我就尽量想办法,用游戏来推广我们的班规,结合游戏,让班规的内容深入人心。
比如说“勤洗手脚,讲究卫生”这条班规,我联系到“手口足病”防疫实际,给孩子们设计了一个游戏——苍蝇喜欢谁的手。我把孩子们排成一个圈,然后要孩子们闭上眼睛,把手举起来,一个小朋友抓着一只纸糊的苍蝇,发现谁的小手不干净,就粘着他不动。然后他发布号令:“一、二、三,睁眼看!”有苍蝇的孩子就要开出出圈子,除非他洗完手脚之后再回来,否则就要挨边站。大伙谁到不愿意挨边站,都想当侦察兵发现苍蝇,所以洗手特别快。当班上最邋遢的张杰脸儿手儿脚儿都洗得干干净净的,变成了一个漂亮的小帅哥时,我和同学们对他竖起了大拇指还夸道:“小张杰现在多干净呀!‘手口足病’不会传染到他了!”小张杰听了嘿嘿地笑了。此后再也没见过他龌龊的样子了。
三、“加法图章”让班级评估活起来。
在小学低年级中推行班规教育,最难的就是如何建立一个良好的舆论发展方向。因为孩子们小,个性天然,不太愿意受班规约束。如何让天性率直、淳朴的孩子学会规则意识,养成与人合作的社会习惯呢?我觉得“加法”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郑学志老师曾经说过:“好习惯的养成靠加法,靠的是一步一步地积累;坏习惯的改掉靠减法,一点一点的消除。”“加法”给我在小学低年级中推行班规指明了道路。
我在班上设计了一个“加法方案”,具体做法是:我买了一些小印章,里面刻有“奖”字样,然后把班规分别印成卡片,开学初每个学生分发一张。卡片正面是班规,后面是空白。每天下午放学时,根据学生一天的表现为他们在空白处盖上印。如果那个学生的卡片连续盖够了十个“奖”,就发一支铅笔或一本作业本;盖够了二十个“奖”就给家长发一张表彰通报;盖够了四十个“奖”,就能够参加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了。
低年级的小学生极渴望别人的认同和欣赏,都渴望自己做好,渴望老师表扬,当他们看到同伴因为遵守纪律,或者积极回答问题得到了奖励,其他孩子也就会纷纷效仿。我充分地给孩子们表现的机会。比如,课堂上小杰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符合了课堂纪律的要求,我按班规给他一个“奖”的印。看到小杰因为遵守了这条班规可以得奖后,其他小朋友会跟着效仿,那么这条班规也就很快落实了。
这样的奖励我从来不吝啬,我觉得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正面的舆论宣传,引导孩子的精神不断走向高处。所以,一般的孩子,每个学期都能够从我这里盖上二三十个章子回去。
一枚不起眼的小图章,孩子们把它当成一种荣耀,慢慢地把遵守班规内化成一种习惯,从他律走向自律了!
童谣,游戏活动,加法图章,三件宝贝让我的班规像春雨一样洒落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他们从一个懵懂的孩子变成一个遵守纪律的小学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