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阅读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二)
(2011-07-08 08:29:08)
标签:
杂谈 |
分类: 教学随笔 |
主题阅读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二)
主题阅读实验研究课题组
二、“整体识字”课型
所处位置:低段以识字教学为重点,处在单元教学的前几节课。建议一年级4节;二年级3节;3年级2节,4年级1节;依次递减,高段不开“整体识字课”。
课型特点:先读书,后识字,读中识字,整体识字 ,使识字不脱离特定的语言环境。“语言环境是水,生字新词是鱼”。
课堂结构分为3个基本“模块”。
1、读书模块:15分钟左右。通过多种读法,反复接触生字。读
2、说话模块:10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将生字、生词运用到说
3、写字模块:15分钟左右。只写一类字,每个字只写四个。其中选择边旁部首或结构有代表性的字分析其间架结构,每堂课解决写字教学中的一个问题。
一上五单元11—13课的集中识字(第一节)
第11课——13课共34个生字,将其整合,浓缩在一句话里。
我告诉妈妈,我想我能走路到北京天安门广场看升旗。
我问你答: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半空中的云彩里飘落到什么地方?
13课
平平搭了很多间房子啊!这些房子都给没房子的人住呢!
要求会写的字共11个:广升足走
这些字都是独体字,重点解决在田字格如何找准字的中心。
说话练习举例:
同样的生字,调换它们在句子中的位置,既进行读说
训练,又提高了学习兴趣。例1:第12
云彩里数不清的雨点儿从半空中飘落到草地上。
从半空中云彩里飘落到大地上的雨点儿数也数不清。
数不清的小雨点从半空中的云彩里飘落到花园里,让花更红了,草更绿了。
数不清的大雨点从半空中的云彩里飘落到没有花草的地方,长出了红花绿草。
例2:二年级第八单元30课《安迪生救妈妈》
浓缩课文内容,涵盖所有生字:
妈妈/痛得/床上/直打/滚/
检查/得了/急性/阑尾/炎/
要做/手术/房里/暗/
大家/急得/团团/转/
爱迪生/一溜烟/找镜/子/
爸爸/斥责/委屈了/爱迪/生
房里/亮堂/看得/见/
爸爸/恍然/大悟/好高/兴/
儿子/救了/妈妈的/命/
医生/夸奖/爱——迪——生
例3:二年级第五单元20《要是野外迷了路》
要是野外迷了路,
别乱闯来别慌张。
太阳忠实当向导,
中午树影指北方。
黑夜北斗是盏灯,
高高挂在正北方。
碰到阴天看树叶,
南稠北稀辨方向。
沟渠积雪有秘密,
化雪快的是——北——方。
声律启蒙(节选,随文识字)
“开” 韵
朝对暮,
盛对衰,
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
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
雨花台,
晴日对阴霾。
碧桃和露种,
红杏倚云栽。
天外黑风吹海立,
浙东飞雨过江来。
我能行——学生自学
1、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先画出来;
2、凭自己的想法,猜一猜,是什么意思?
3、查字典,看看你猜的对吗?
对照一下,你认对了吗?
朝对暮,
shèng
舞榭对歌台。
风清对月朗,
戏院对书斋。
桃叶渡,
雨花台,
晴日对阴霾。
碧桃和露种,
红杏倚云栽。
天外黑风吹海立,
zhè
浙东飞雨过江来。
考考你,认识吗?
朝暮
晴日
读一读,背一背
我会读:对一对,变一变
绝 句(读一读,对一对,变一变)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以文带文”课型
所处位置:在整体识字课型之后,每单元5节课左右
课型特点:“大单元教学法”的核心课型。一篇精读文带一篇或多篇略读文,阅读量大,效率高。
1、精读文与略读文的关系:
1)得法于精读,用法于略读;
2)将精读文和略读文进行比较学习(对比、类比)
2、精读文与略读文时间比:一般为3:1。
3、策略:精读要突出重点, 优化整合,取舍得当。
“以文带文”的课堂结构
变“线性设计”为“模块设计”,一般为三个基本模块:
——读的模块(15分钟左右)读中认字;读中释词;读中品句;读中析篇;读中悟理……基本上不提问。
——说的模块(10分钟左右)说自己喜欢的词句或段落;说心得体会;说学习方法……围绕一个问题展开。
读——语文教学的回归
读可以解决语文教学90%的问题!
一读解千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