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陈则航教授:成功的英语绘本教学设计应该体现SQ3R原则

标签:
prt项目北京师范大学陈则航深圳龙岗 |
英语阅读一直是英语考试中的“重头戏”,无论是英语教师还是学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寻求突破阅读瓶颈的方法。
“在课堂上,如何给予学生良好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老师似乎很难有太多发挥的空间。”一位老师说。
“培养学生阅读素养和能力的首要条件是要 read for fun,教师具备好的阅读教学方法也很必要。”陈则航教授指出,老师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动机和兴趣问题,培养学生自己提出假设和疑问的探索欲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一节成功的英语阅读课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悦读”?
2018年4月27日,PRT项目组在深圳市龙岗区实验学校举办“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主题工作坊活动,PRT项目组特聘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陈则航教授针对绘本阅读的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这一主题,为龙岗区300多名小学英语老师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讲座。PRT项目组副组长林宏新老师、龙岗区教研室教研员司雅琳老师和龙岗区实验学校校长丁峰出席了讲座。
在讲座上,陈则航教授以“绘本阅读分析、教学设计与思维培养”为主题,在绘本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指引下,以绘本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
1.态度(乐读、悦读)
让孩子们喜欢上阅读,这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
2.行为(参与、分享、思考)
从阅读教学延伸至孩子们的行为引导,让孩子们进行分享和思考,提升英语思维和理解能力。
3.知识(识词、理解、联系旧知、构建新知)
从绘本中汲取知识点,新的单词、新的句子、新的表达方式,也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4.技能(预测、猜词、抓大意、分析言外之意)
通过绘本阅读中图片内容的展示,让学生进行预测和上下文结合的猜词,融会贯通整个故事的内容和寓意。
5.思维(观察、注意、分析、推断、想象、评价)
通过绘本阅读课程,让孩子们爱上阅读,形成阅读习惯,再加上大量的阅读,帮助孩子们形成英语思维。
二、绘本的文本解读方法
陈则航教授指出,What、why、
how
1.看梗概
看梗概的时候需要关注:故事讲了什么?脉络是什么?有什么寓意?老师自己先将故事梗概、脉络梳理清楚,体会出故事的寓意,才算是做好了教学设计的基础工作。
2.看细节
看细节的时候可以关注:作者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故事情节有哪些细节?图片中又有哪些值得注意的细节?教师可以通过关注细节分析文本主题是怎样呈现出来的,并且一定要将绘本的图、文结合起来看主题是如何呈现的。
3.看背景
看背景主要是了解故事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意图。并不是每个故事都有背景,但教师要有了解故事背景的意识,可以通过集体备课、网络搜索来了解作者还写过什么故事。
4.勤联想
勤联想主要是指将故事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My
Dad
5.补空白
故事中的留白(包括人物对话、心理活动、情节等)有哪些?如何补充?老师需要留意的是这个故事里哪里是作者留下的空白,然后想办法让学生去填补空白,这就制造了学习机会。比如,可以让学生去思考故事中人物的所思所想、可能说的话、可能会采取的办法等。
6.多提问
教师在解读绘本时要多提问,比如,看看故事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还可以有哪些不同的理解?老师自己一定要有提问的意识,才能在教学中提出有质量的问题,学生才能基于问题拓展思维。
http://s8/mw690/0022sFQczy7kFHkjXFR97&690
三、绘本阅读教学的设计原则
陈则航教授还提出了
1. Survey
Survey
2. Question
Question
3. Read
Read
4. Respond
阅读之后要有
5. Reflect
Reflect(Review),是指在读完文本,有了自己的感受之后,再反思整个阅读过程,包括作者写作的手法,学生在阅读过程当中学到了什么,帮助学生去呈现自己的观点等。
陈教授强调,一本优秀的绘本读物,语言形式仅仅是最表层的,绘本背后包含的情感、文化、价值观,才是它珍贵所在。一个绘本故事,到底要带给我们什么样的情感?引导学生通过对绘本的观察有所感受,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批判性思维,才是教师应该要教给学生的一种阅读能力。
陈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 、干货满满,与会的老师表示获益颇丰。龙岗区教研室教研员司雅琳老师表示,通过这次研讨活动,老师们在绘本阅读教学的方向上有了更清晰的教学理念作为指引,希望PRT项目组能够为学校提供更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让教师们能够不断地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增强教学技能,更好地帮助和培养学生成为国际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