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如何判断一个APP的价值?我的项目是闪传。作为一个创业路上的实践者和探索者,我也一直在努力思考这个问题。。。
下面是我的一些心得和总结,《六度理论》(原创的,注意是六度理论不是“五十六灰度”理论)来分析一个APP价值和发展机会。
我定义的六度是: 刚度,广度,频度,难度,烈度,跨度——《六度模型》
——最有价值的永远是思想,我同意之!
第一度:刚度
刚需胜过好产品(创业工场麦刚说的),任何产品都是要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任何产品和设计都是耍流氓
做任何产品,一定要深刻的思考和体会用户需求的强弱程度,是刚需?弱需?还是伪需求?
《打造Facebook》的作者王淮hurry也说过:
创业第一就是要发现真实存在的需求,不要创造和意淫需求。
360的老周在其书中《互联网方法论》中也对于360发展历史做了反思:360在做安全卫士之前,曾花了3000W美元2,3年的时间做社区和BBS搜索,希望能够帮助用户能够更好的搜索到有价值的论坛帖子,这个需求不是没有,而问题是,它不是一个刚性需求仅仅是一个弱需求,用户可以有也可以没有。
大家可以自己判断如下几个项目是刚需?,弱需?,还是伪需求?,括弧里面是我的判断
——《陪我看电影》APP,(伪需求)
——《女神叫我起床》APP, (伪需求)
——《空气果》墨迹天气做的智能硬件,(弱需求)
——《约你》APP,无需网络的近距离社交(弱需求)
——《闪传》APP,手机之间无流量传文件,传电影和歌曲。(刚需)
——《微连》APP,解决手机和PC之间互传文件的事情,(刚需)
第二度:广度
目标用户的受众大小,大众?小众?还是特定用户群?
墨迹天气就是个大众型的APP,人人需求。
Camera360是个大众APP,照相人人需要
大姨妈APP,相对小众一些,仅仅女性是潜在用户。
美图秀秀APP,相对小众一些,女性用户
小恩爱APP,仅仅情侣会使用的APP,同时还是情侣在恋爱阶段使用的产品,更为小众。
航班管家APP,特定人群,商旅人士是目标用户。
Solo桌面APP,大众产品,智能手机都需要一个好用一点的桌面。
闪传APP,大众产品,全球智能手机用户都是目标用户。
第三度:频度(和粘度)
我定义的频度,实际上有三个具体的角度看待用户对于APP的使用:(1)用户的使用频次,(2)每次使用的时长,(3)用户的粘性。
一个APP是高频属性,还是低频属性。用户使用APP时候,每次打开的时长是多少?是多少分钟?还是多少小时?用户粘性如何,用户如果使用别的类似产品,是否会有切换成本?
上述三个具体指标是我们分析一个APP的单个用户价值的关键点。
下面是案例分析:
新闻类APP,就是一个高频应用,在用户很多碎片化的时间,人们都会看看新闻,比如《今日头条》。
社交APP是高频应用,微信你不会不用吧?
Solo桌面,锁屏类APP都是高频应用。
视频类APP不是很高频的应用,但是它是一个使用时长高的应用。每次看视频,看电影总是需要不短地时间的。
网盘类APP,笔记类APP,不是一个高频使用的应用,但是用户粘性很高,用户使用其他产品的切换成本很高。
我们的闪传和微连,就是一个低频应用,用户仅仅在朋友之间有传输需求的时候,才会使用一次。
第四度:难度
难度指的是APP产品技术开发的难度和创新程度。
作为创业公司开发一个工具APP,一定要有“创新”,同时也要有“技术难度”。因为创业公司一般都是资源“极为”有限,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所以我们必须“创新”,但是要理解,创新一定不要理解为发明创造,任何微小创新也是创新。
360老周定义的微创新:1、把收费的变为免费,2、把复杂的变得简单。
下面是几个案例APP,我对于其技术难度的判断:
墨迹天气APP,技术开发难度不高,墨迹现在的成绩是因为先发优势。
Solo桌面,开发难度一般
Camera360,相机拍照特定领域,有技术难度
今日头条APP,新闻的服务搜索和聚合服务,有难度。
闪传,有一定的技术开发难度,同时各种手机型号的适配工作很苦很累。
第五度:烈度
现在和未来,面对竞争的激烈程度,潜在的竞争威胁的大小。
我们做的产品,要思考下是否是巨头的必争之地?还是巨头不关心的边缘地带?
若是巨头所属城池,我们是否能通过柔道战略,反制巨头可能的进攻?
我认为:桌面,浏览器,应用商店,这些都是巨头绞杀的战场,是巨头的必争之地。创业公司做这类的产品,面对竞争的激烈程度会很大,发展不明朗。
豌豆荚和应用汇就是比较明显的例子,豌豆荚和应用汇曾经虽有很好的先发优势,但是其领路人没有居安思危,没有深谋远虑,现在情况看起来也很麻烦。
对于,最近比较火的创业公司,solo桌面。
桌面是巨头必争之地,solo桌面如果没有站队,投靠某家巨头,它又没有好办法可以反制巨头的话,我判断,不远的将来也会遇到很大的麻烦。
正所谓:大树底下寸草不生;大象打仗小鹿遭殃。
陌陌虽然切入的是社交领域,社交本是腾讯的帝国之地。
陌陌它之所以能够逆袭成功,是因为它是通过柔道战略,反制QQ(微信)进攻。陌陌主打陌生人社交,QQ(微信)是不敢跟进的。
第六度:跨度
我们做的产品是否是跨行业?或者跨系统么?
跨行业基本就是现在很火的概念O2O。跨系统就是跨平台,比如drop box等就是跨平台软件。
创业公司做产品,做工具建议要多思考下跨度的问题。如果没有跨度,未来可能就会遇到巨头正面和推土机式的进攻,就会很危险。
豌豆荚和应用汇遇到的困境就是典型案例。
未来的solo桌面,锁屏APP等都会遇到这类的问题,因为产品没有跨度,面对巨头的竞争可能会束手无策。即使是融资很多的《今日头条》未来遇到的威胁也不小,因为没有跨度,和巨头之间是正面冲突。
如果创业的产品有一定的跨度,我们就可以思考巨头之间的产业缝隙,为自身赢得更大的产业空间,这是其一。同时对于有跨度的产品,巨头内部做类似竞品的话,就一定会遇到跨部门甚至跨事业部的情况,任何大公司都有弊病,就是跨部门的内部沟通成本非常高。这样,我们就能够相对的制约巨头的发展速度,从而为自身赢得很好的生存发展的时间。
下面是有跨度的案例,我的简单思考。
58到家=移动互联 家政服务,跨行业,跨移动产业和服务行业
大众点评=移动互联 线下商铺,跨行业,跨移动产业和零售行业
京东=B2C 物流。跨行业,跨零售业和物流行业
Evernote=安卓 苹果 PC,跨平台。
闪传=安卓,苹果,PC,MAC,跨平台。
老姜其人——作者简介
幼小家境贫寒,嬉戏玩耍于农田莽野,故、喜好吃,不拘小节。自知家无权贵,朝无官人,只得奋发求学,贰零零零年,终成正果,毕业北航工学。 误打误撞,遂入网站行业,沽名软件工程师,倒也得过且过。
贰零零贰,受雇他主,领命建设一行业门户,技术、管理、运营一人全权负责。 贰零零叁,渐感才疏浅薄,又回学府读硕,主修MIS专业。
贰零零六,再次毕业,思户口所制,混入大学,教教学学,努力工作,并力承科研,得一软件著作,和教育部部级成果,但壮志未泯,死灰不灭,携此成果开始创业,无奈资源有限,人脉不多,到头来两手落落...
前思后量,上老下小,油盐酱醋还得过,只得再而受雇工作。
人生路,漫漫也...
此番创业,随立志拼搏,已心淡平和,事、成在天,谋在我。但时时扪心鞭策:既启程,当坚持,终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