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仁堂商业集团的现在与未来——同仁堂研究之十

(2012-11-10 14:29:48)
标签:

田教授

b股雄鹰

同仁堂

600085

同仁堂科技

分类: 田教授作品

同仁堂商业集团是同仁堂集团旗下的最大公司(按职工人数算)。它是同仁堂股份的控股子公司,同仁堂股份持有一半以上的股份,估计剩余股份迟早也会全部或者部分注入同仁堂股份。它与同仁堂科技没有股权关系。我以为,同仁堂商业是同仁堂旗下资产最差的公司之一。它的现状与未来会直接影响同仁堂股份和同仁堂科技两个上市公司。我们来研究一下同仁堂商业集团的现状与未来。

一、 现状

2012年的3月28日,商业投资集团隆重召开了成立大会,集团公司董事长殷顺海发来热情洋溢的贺信,总经理梅群等集团公司领导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
   2012年的4月18日,商业投资集团召开了第一次董事会,全面落实集团公司党委、董事会决策和部署,坚定了集团化发展方向,确定了“十二五”规划目标。并达成了四项共识。

家底:

截至到今年5月,商业集团所属96家子公司,353家门店,2家中医院,近百家诊所,分布在24个省市自治区,91个城市,员工总数达到8600余人,向“企业集团”管理转变,领导班子达成了四项共识:1、强化管理职能,提升管控能力;2、健全制度体系,夯实管控基础;  3、强化信息化建设,保障管控能力; 4、强化人才建设,打造高素质队伍。

点评:

看到这份家底,我吓了一跳:8600人,这个负担可是像山一样沉重。人员工资是刚性上升的,而且同仁堂商业是老企业,同仁堂的传统是善待职工。指望同仁堂商业能有好的效益是不可能了。当然也有亮点,那就是2家中医院,近百家诊所。这是战略性资产,未来如何整合值得期待。

至于四项共识,我以为,都没有说到关键处。关键是人事及管理体制的改革。应该借鉴同仁堂健康药业的做法,非常简单。可惜同仁堂商业做不到。未来也做不到。

二、 未来

具体目标:商业投资集团到“十二五”末终端门店将达到600家,年销售达到70亿,同仁堂的自有品种销售达到30亿元。

点评:这个目标是符合商业集团的现状的。因为商业集团的僵化体制和同仁堂健康药业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目标相差也是极大。健康药业的目标是2020年销售收入破千亿。

具体路线图:

提出了“一个目标”,即:巩固对标成果,争创全国行业领先的目标;发挥“两个优势”,即:发挥同仁堂品牌文化和终端网络优势;明确“三个定位”,即明确“名店、名药、名医”功能,“大型店、精品店、旗舰店”店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扩大覆盖”网络的定位;提升“四个力”,即提升“管控力、规模力、运营力、品牌力”。在同仁堂厚重的文化底蕴支撑下,商业投资集团这艘药品零售航母将披风斩浪,扬帆远航。

具体做法:

一是主攻“三大经济圈”。在巩固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的同仁堂零售终端网络建设基础的同时,发挥同仁堂品牌的影响力,继续扩大同仁堂网络规模。

  二是培育区域连锁。巩固重要地区的区域连锁的管理成果,重点挖掘具备区域性拓展优势和条件。坚持区域投资主体清晰和资源配置最优;坚持区域先规范后发展,提高集中度,扩大覆盖面,形成区位优势。
  一方面对北京、山西、河北、山东、广东等省市加大终端网络拓展和区域连锁管理升级,发挥区域市场优势推进资源整合共享,打造区域市场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培育成为区域的领头羊。
  另一方面选择已在重点城市取得突破、品牌管控好、运营质量优良的子公司,向周边辐射,连点成网,形成新的区域连锁,占领区域市场的制高点。同时,加大空白省市城市的网点建设步伐。

   积极创新经营模式提升运营力
   1、突出品牌优势,进一步做强同仁堂品种。依托同仁堂系内品种资源,抓住“十二五” 300个新品上市,与系内产品公司密切配合,努力探索销售服务的新模式,积极构建同仁堂自有品种的销售平台。
   2、发挥资源优势,优化采购策略。随着零售网点不断扩大,商业投资集团强化质量和价格两个重点,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力量,提高采购话语权,降低采购成本。一是强化总部集中采购。采用总部集中谈判、整体受益的商品采购策略,和集中配送、区域配送和第三方物流“三者合一”的物流配送模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二是巩固区域联合采购。整合协调区域子公司结成区域采购联盟。三是实施区域物流配送。根据区域网络规模,建立区域物流配送分中心,强化现有配送及批发功能。
   3、坚持“名店、名药、名医”的定位。突出同仁堂中成药、高档贵细参茸、中药饮片、系列化妆品等以及全国名优新产品。同时,加大开办中医诊所、中医坐堂医服务项目,展示“名店、名药、名医”的社会效应。
    贯彻集团文化战略突出品牌力
    根据终端网点多、分布广、地区差异性大的特点,按照“经济实体、文化载体”发展战略,发挥好品牌文化的核心作用,构建强有力的品牌管理和保障体系。
        强化党工团组织作用,形成集团化发展的合力。

 

点评:

这是典型的国企做派。同仁堂集团善于罗列一二三四,表面文章花团锦簇,实际成效有限。

同仁堂商业是同仁堂旗下典型的保守派子公司,和同仁堂健康药业、同仁堂药材不可同日而语。

但是同仁堂商业的药店由300多个发展为600家还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销售是同仁堂的短板,未来600个销售点对于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的药品销售有重大意义,也是这两个上市公司销售额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同时,加大开办中医诊所、中医坐堂医服务项目既可增加药品销售,又是重要的战略性医疗资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