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这主要体现在券商、保险、银行类、交通工具、房地产等板块获得了新增资金的关注。其中,券商板块居资金净流入首位,净流入18.69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分别净流入7.77亿元、4.73亿元、1.30亿元。保险板块居资金净流入第二位,净流入13.01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人寿,分别净流入5.41亿元、3.76亿元、2.93亿元。银行类板块净流入11.30亿元,净流入最大个股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分别净流入5.77亿元、2.86亿元、1.63亿元。
不过,医药、计算机、教育传媒、旅游酒店、酿酒食品等板块出现了资金净流出的态势。其中,医药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3.15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恒集团、海正药业、同仁堂,分别净流出0.63亿元、0.44亿元、0.43亿元。计算机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2.30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中国软件、立思辰、航天信息,分别净流出0.78亿元、0.54亿元、0.48亿元。教育传媒板块净流出1.86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百视通、东方明珠、华谊兄弟,分别净流出0.66亿元、0.42亿元、0.29亿元。
由此可见,短线资金的流向出现了新的特征,有重归券商股、银行股等大蓝筹的态势。这一方面是因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改革深化的表述让市场参与各方感受到我国经济发展的潜能仍有进一步释放的空间。因为改革一直以来是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因此,传统产业股成为市场新的关注标的。另一方面则是此类个股估值低,且均是我国核心产业,因此,具有较强的估值复苏能量。
与此同时,前期具有一定防御性特征的医药股、旅游酒店股等则成为热钱减持的对象,尤其是医药股更是资金减持力度在持续加大,主要是因为医药股的基本面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比如说医药价格的降幅超预期等信息,说明医药股的估值需要重新评估,故医药股在近期的走势的确不宜乐观。
只是由于传统产业股的回归,意味着A股的做多能量依然充沛。毕竟银行股、券商股、保险股一直是A股的权重股,此类个股的股价回稳,的确将成为驱动着A股强势行情的源动力。
前一篇:蓝筹归位,A股再掀波澜
后一篇:跟风买盘意愿减弱,A股或将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