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收紧,A股再紧张?
(2013-11-13 16:19:54)
标签:
杂谈 |
多头挣扎未能引起共鸣
就周三的A股市场走势来说,多头其实不可谓不努力。因为市场参与者心里都明白,随着改革时间表、路线图的明朗化,一大批改革红利受益品种均会出现利好兑现后的大量抛盘。但是,多头仍然逆势而上,在海南橡胶等土改概念股下重手,逆势拉升,驱动着此类个股在盘中一度崛起,A股市场也随之企稳。
但奈何大市值品种一改前期的维稳态势,而出现了持续震荡走低的态势。尤其是金融产业股,比如说在周二一度充当维稳先锋的银行股在昨日节节走低,充分说明了改革正在触动着银行业的产业蛋糕,从而意味着银行业的未来盈利能力有下降的趋势,至少有下降的预期,在此背景下,银行股固然有着低市盈率、低市净率等优势来抵冲盈利预期下降,但是,大量的长线资金仍然不断逃离银行股,驱动着银行股在昨日成为下跌的做空先锋。
与此同时,乐视网等文化传媒股在盘中虽然也一度挣扎,但同样由于市场对文化传媒股的产业发展脉络重新审视,发现文化传媒股的产业空间也不宜过分期待。毕竟目前文化产业的政策瓶颈依然清晰,未来改革能否缓解产业发展瓶颈,市场的争论与分歧依然较大,所以,部分资金也倾向于认为文化传媒股尚不至于过分乐观。故此类个股缺乏后续跟风买盘,无奈震荡下行,创业板指也随之低下高昂头颅。
资金面紧张预期再成多头紧箍咒
更为重要的是,当前A股市场所处的资金面有再度收紧的预期。这也得到了两个信息的佐证,一是国债期货在近期持续下跌,说明市场参与者普遍认为在通胀压力增强的背景下,进一步资金面宽松的氛围并不乐观,相反,资金面中性偏紧的预期较强。在此背景下,整个国债期货出现了持续杀跌的K线形态。二是国债逆回购利率在近期持续尾盘异动,这说明市场参与者的资金链较为紧张,往往会A股收盘前一段时间,会大量拆借资金,从而导致国债逆回购利率出现波动。
而资金面紧张往往会使得A股市场的走势出现宽幅波动的态势。比如说在6月中下旬,就是因为资金面紧张,不仅仅使得国债逆回购利率大幅飙升,而且还使得A股在6月24日出现急跌,探至1849点,如此惨烈的走势就成为市场参与者挥之不去的阴影。所以,每当资金面紧张之际,A股市场参与者的心态也随之紧张起来。看来,昨日A股市场的下跌除了利好兑现是利淡的传统炒作思维的惯性作用之外,与当前A股市场所处的资金面再度紧张也有着较大的关联。
再跌跌,就更安全
所以,短线A股市场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压力。但是,就操作层面来说,笔者却倾向于认为风险随着指数的下跌正在加速释放。一方面是因为改革时间表、改革路线图均较为清晰,A股不确定性因素目前只剩下IPO重启。所以,市场的风险是越跌越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相关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进程或者产业洗牌等诸多因素而赋予此类个股的估值已经低企,因此,股价的下跌并不是风险的聚集,而恰恰是风险的释放,意味着中长线机会的来临。
故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对A股的短线走势可以适量谨慎一些。但在股票仓位配置上,则可以采取越跌越需要提高仓位配置的策略。其中,国际化进程较为明显的浙江龙盛(收购德司达)、中化国际(橡胶产业的国际化布局)等可积极跟踪。与此同时,量能充沛的苏交科、长春一东、麦捷科技、煌上煌、宜安科技、奥瑞金等个股也可跟踪。
前一篇:抛压虽重,希望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