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整合浪潮或驱动估值复苏
(2013-11-01 16:06:36)
标签:
杂谈 |
整合浪潮再起
对于券商股在近期的抗跌走势,业内人士与宏源证券的停牌有着较大的关联。因为在周三午市后,宏源证券停牌,立马引起了市场的猜测,甚至有观点指出不排除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的可能性。而且,在申银万国(香港)发布澄清公告之后,该股的股价仍一度大涨13%,后有所回落。如此的态势就说明了申银万国证券吸收合并宏源证券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虽然宏源证券的停牌诱因仍存在着诸多分歧,但是,从绯闻产生的市场氛围来看,说明当前A股市场参与各方对于券商的整合有着极大的期待。事实上,这也得到了其他券商整合信息的佐证,比如说方正证券停牌吸收合并民族证券,再比如说前些年的西南证券吸收合并国都证券,虽然此合并无疾而终,但是,毕竟向市场传递出当前券商之间整合的确是一个大的趋势。
之所以券商出现整合的趋势,主要还是因为券商的经营模式只有规模效应才可以做到资源共享,能够达到收益最大化。而且,在融资融券等资本密集型业务的大背景下,也需要券商的规模实力提升之后才可以释放出融资融券等创新业务的利润成长威力。故在近年来,券商的整合趋势开始形成。
产业空间乐观,估值有望溢价
正因为如此,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券商整合趋势的形成,意味着券商的盈利能力、成长趋势将更为突出,因为券商的规模优势将显现出来。所以,券商应该获得更高的估值,有利于股价的强势。
与此同时,券商本身的业务空间也是极为乐观的。近年来,券商的创新业务持续出现,在去年,甚至有券商在摸索券商证券资金账户的支付功能。这就意味着券商可跳过第三方银行托管,其证券资金账户将由虚拟账户转变为类银行账户,如此不仅仅可以盘活券商的隐形资产,而且还可以拓展券商的业务空间,比如说前文提及的光大证券的资金帐户就可以在线上通过ChinaPay以及支持ChinaPay的购物网站消费,进行信用卡还款、便民缴费、机票预订、商城购物、充值、以及其他线上增值服务;另外,客户还可以进行线下消费支付,通过银联商务POS商户、自助终端及其他支付方式,或进行消费类交易、预授权类交易以及其他线下增值服务。所以,一旦券商的类银行业务得以实现,券商的业务拓展空间以及盈利能力就会迅速提振,从而打开证券公司的成长空间。
更何况,券商股的创新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以融资融券为例,2012年12月31日沪深两市融资余额562亿。截至本周三的10月30日,沪深两市的融资余额高达2909亿元。由于融资的利率接近10%,所以,这意味着券商将新增300亿元的利润,这对于券商股来说,无疑打开了新的业务成长空间,自然应该获得更高的估值。
所以,我国证券市场的空间极其广阔。在十年前的2003年,怎么会想到A股市场会拥有2400余家上市公司,日均成交金额1400余亿元呢?又怎么会想到券商还可以经营融资融券、股票质押等业务呢?所以,随着未来IPO的重启、多层次证券市场的构建等信息的明朗化,未来券商的业务空间仍然积极乐观。既如此,目前拥有200、300亿元市值的券商股,仍然有着较大的市值成长空间。而对于中信证券、海通证券等券商龙头品种,也会因为金融创新业务以及我国证券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而出现天高任鸟飞的成长格局。
低吸优质券商股
所以,随着券商整合趋势的形成以及券商创新业务持续推出的背景,A股市场的确有资金开始关注券商股的演变趋势,从而赋予券商股的抗跌能量。
据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可以从长线的角度寻找投资机会。一是关注全国性的、龙头、品牌券商,因为金融创新业务对于这些拥有完善营业场所、品牌的券商来说,更具有业绩贡献力度,所以,海通证券、中信证券、广发证券、华泰证券等品种可积极跟踪。二是拥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券商股,比如说在三板市场竞争实力雄厚的西部证券,再比如说经营灵活、市值较低的国金证券、太平洋、东吴证券等。另外,大量拥有券商股权或控股券商的锦龙股份、辽宁成大等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