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钝资金在挖掘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品种
(2013-10-16 16:39:36)
标签:
杂谈 |
这主要体现在房地产、教育传媒、医药、化工化纤、银行类板块。其中,房地产板块居资金净流出首位,净流出21.76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张江高科、外高桥、陆家嘴,分别净流出2.64亿元、1.66亿元、1.63亿元。教育传媒板块居资金净流出第二位,净流出19.68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华谊兄弟、博瑞传播、凤凰传媒,分别净流出2.85亿元、2.83亿元、1.79亿元。医药板块净流出13.92亿元,净流出最大个股为复星医药、健康元、江苏吴中,分别净流出0.66亿元、0.61亿元、0.57亿元。
由此可见,在今年以来成功运作文化传媒的相关主流资金开始大肆减仓。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隐隐约约地嗅到了一系列的不佳信息,比如说IPO的时间窗口愈发临近所带来的挑战与压力,再比如说年底资金面紧张的压力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获利也较为丰厚,但文化传媒股也并不具备长期持有的价值,因为他们的分红派现能力不佳,故他们想到了减持套现,如此就驱动着今年以来的主线轰然倒塌。
不过,一些反应迟钝的资金在今年9月份方才放胆进入A股市场,因此,他们只得另辟蹊径,在近期加大了对三季度业绩超预期品种的挖掘力度,比如说火电股在第三季度的业绩特别辉煌,引发了他们的投资兴趣,长源电力、上海电力持续涨停板,内蒙华电等个股涨幅紧随其后。与此同时,三季度业绩表现尚可的汽车后服务概念股的亚夏汽车、进军光伏发电的江苏旷达等个股也有一定的资金关注的特征,此类个股的逆势或相对抗跌的K线形态,可能会成为近期的盘面亮点,短线仍有进一步活跃的可能性。
另外,医药股虽然出现了资金净减持的迹象,但一些业绩弹性相对乐观的品种仍然有着资金加仓的态势,比如说马应龙等中药类个股,再比如说现代制药等个股在下跌过程中,也有大手笔资金吸纳筹码的态势。所以,拥有确定需求且估值相对乐观的医药股,中短线的走势仍可期待。
前一篇:狼来了,该躲起来休息了
后一篇:反抽无力,压力犹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