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调味品板块:品牌优势引领成长

(2013-01-25 16:20:51)
标签:

潜意识

就是

比重

地域性

如何看待

杂谈

 昨日沪深两市出现了震荡中重心继续下移的态势,显示出短线A股有切入调整模式的可能性。但百临全息金融博弈模型显示出调味品板块依然强势震荡,有资金利用调整而加仓的态势。比如说恒顺醋业在近期突破圆弧顶再度出现新一波主升浪的走势。加加食品、中炬高新等个股也是反复活跃,逆势抗争。那么,如何看待当前调味品板块的如此走势呢?
大行业,小公司,高成长
我国调味品行业发展迅猛,总产量已超过1,100万吨,是典型的“小产品,大行业”。随着我国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调味品市场消费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市场空间不断扩容。2012年1至9月,全国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业实现销售收入1673.23亿元,同比增长27%。2003年至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复合平均增长率达到26.8%。
与此同时,从细分市场来看,调味品中酱醋行业占比最大,且增速高于整个行业增长。酱油、食醋和味精产业目前位列我国调味品行业市场规模的前三名。近年来上述三个细分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占调味品行业总收入的比重一直在60%以上。其中酱醋子行业增速最快,占调味品行业收入比例逐年提高,2011-2012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分别为30.98%、32.81%和35.71%。
但是,从行业内上市公司情况来看,却又存在着“小公司,大行业”的特征。以恒顺醋业为例,2012年前三季度的销售收入尚不足9亿元,相比较行业千余亿的销售收入来说,这些行业的龙头企业,仍有着广阔的产业成长空间。也就是说,此类个股在业绩成长趋势上,并不存在着成长的天花板,而且也意味着此类公司拥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
品牌集中度提升或引领产业高成长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愈发明显,虽然一些知名品牌也卷身其中。但是,就概率来说,知名品牌持续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概率并不大,毕竟品牌的经营者是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才培育出的品牌,不会因为贪图蝇头小利而刻意做假。所以,就品牌调味品来说,安全系数要远高于散装的、无品牌优势的调味品。而且,居民们在未来的购买过程中,也会渐次形成品牌调味口的安全系数高的潜意识。正因为如此,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持续发酵,品牌调味品公司的销售收入有望持续增长,从而形成典型的马太效应,优质品牌的上市公司市场占有率有望持续提升。
二是调味品的全国化趋势较为明显。调味品是从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一个行业,其区别于其他行业的最大特点是受制于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部分子行业集中度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比如,我国酱油市场的规模近600万吨,海天、李锦记、美味鲜等全国知名品牌销量占比仅30%左右,海天、李锦记在南方地区、加加在华中,均具备一定优势,但都未完成全国化过程。但在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区域品牌的相关企业积极在各区域布局,从而以在当地设生产基地的方式迅速从区域内企业走向全国性企业。加加食品在今年1月9日就公告称完成了对王中王食品的工商登记,意味着公司已切入到四南区域。而在此过程中,就是品牌优势进一步巩固的过程,也是规模收入持续增长的过程。
关注优质品牌公司
有意思的是,正是全国化的这一诉求,目前调味品企业加大了IPO的过程,因为在异地开设生产基地,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而资本市场则可提供强大的资本力量支撑。所以,海天酱油准备IPO,而加加食品、百润股份、佳隆股份、恒顺醋业等个股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凭借着资本市场的融资平台优势,加速全国化快张,从而驱动着业绩的高成长,进而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所以,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品牌优势突出的调味品,其中加加食品、恒顺醋业、百润股份等个股可跟踪。而中炬高新、星湖科技等隐形的调味品也可可跟踪,尤其是中炬高新的厨邦品牌经过央视的反复广而告之之后,品牌影响力渐增,有望成为全国性的品牌,未来的业绩成长性将更为乐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